事实上,郭家学可以申请破产。曾有破产专家帮他出主意:“你破产,企业保留,最多给银行还2%的贷款。”郭家学很干脆地拒绝:“如果我们破产了,未来整个市场对我们就不信任了,我郭家学就是一个骗子,这条路咱们不能走。” . B: g! n, F) m: Q& ~% N很多人不理解他的活法。事实上,明代宋应星在《野议·盐政议》中论述:“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作为中国经济制度早期实践地之一,忠厚为本、诚实不欺、不尚空言是秦商的底色。郭家学与搜狐张朝阳、万通冯仑都各有其本性色彩,却又能恪守秦商关于商信的纯与真。 & k3 w, K6 U0 q' Q5 w3 J 所以宁愿打掉牙往肚子里吞,他也要坚持下去。甚至,在破产重组的8年里,郭家学“没有少交过一次税,没有向政府要一分钱”。 8 S; H/ R/ j+ S8 b# d" h 尽管债主们在东盛集团大门口卸土挡住出入口,甚至在东盛集团大楼内随地大小便,郭家学的态度依然决绝。为此他还曾连续召开过3次紧急会议,拒绝破产。 u" m% X* k9 _/ Z 不破产,那么首要解决的是要堵住汩汩流出的血。 9 u2 j. h- ^6 b% E4 s/ n 改变往往都来自于走投无路,改变更是系统性地纠错。郭家学要直面的是证监会关于他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调查。' T. \+ ` R& u) b# Q
所幸证监会调查的结果是,郭家学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后,一没生活腐化,二没把资产转移到海外,更没收购不相关的产业,而是一直把资金用于东盛发展。商信让郭家学躲过了牢狱之灾,更得到了投资者和管理层的谅解。) q, J5 b* z0 b
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大股东资金占用的问题。从2006年年底开始,郭家学陆续变卖东盛旗下资产,以此清偿上市公司共6.4亿元的债务;2007年初,东盛集团又将包括山西广誉远在内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资抵债共8.13亿元;2007年年中,东盛集团、东盛药业分别用以10送4所得红股抵偿占用资金共1.72亿元。 4 C$ n: F4 w3 M* a' ?2 U1 x 在连续消化掉数亿元的银行贷款和利息后,除了6 000多万元的占用利息,东盛的清欠问题基本解决,剩下就是高达9.5亿元的对外担保负债,其中8亿元是为国企担保负债。 . q2 \5 i) ]$ _6 D* D, y9 K8 _# q 用一个比喻描述郭家学的这种“还债”风格,那就是别人都想施展浑身解数,借风借水,他却是两肋插刀。甚至可以说,是在自己心窝子上狠狠捅了一刀。 % C+ h3 O9 A8 r5 U. q 为了彻底还清债务,直至最后一刻,郭家学不得不亲手卖掉自己一手打造的明星产品白加黑(关于郭家学卖掉白加黑的曲折故事,请参阅《商界》2008年9月刊的详细解读)。完成了这桩当时中国医药领域最大一起外资并购案。 1 B6 D% j) H4 N2 j- u 交易达成的那天夜里,这个西北汉子喝了两斤多白酒。用他自己的话说,“女儿嫁出去了我永远是她爸。白加黑嫁出去,就跟我没任何关系了。”- Y) |: h% S. L$ V# K+ O0 F
最困难的那段时间,郭家学养成了一个读历史书的习惯,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最终,他把自己“读”成了中国商业史上“为国企还债第一人”。许多人也把郭家学与史玉柱、褚时健放在一起,作为扭转乾坤、东山再起的英雄式人物。 5 T7 B T' Y( a0 p' O; v 但透过这些概括性的词语,很难窥到他们背后的苦难和担当。更准确地讲,他们的符号性在于,在失重后赢回了尊重,在尊重中,赢得了更多尊重。 4 c! I8 k. @4 S# U, T2 ^
下篇 · 再续500年
2017年底,百忙之中郭家学去爬了一趟云南高黎贡山。登山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11年。当年在他烦心事不断登门的时候,老乡冯仑为了带他散心,邀他一起加入王石张罗起来的登山队,一干好友13人,组团攀登陕西太白山。3天,海拔3 776米,一个来回。“膝盖磨破了,屁股磨破了,到了山顶非常激动,每个人都嗷嗷地吼着,表达喜悦。” ! F7 Q5 l6 J* I# S 喜悦之余,他看着一山还比一山高的连绵秦岭山脉,也悟出一点事情——不能走得太猛,要把大步分解成一个个小步伐,才能更快接近顶峰。登山没有回头路,你只能往前走,死都是要死在前进路上。人生美好往往就在险峰之后。3 H2 n. H8 k2 E& y& M; I5 k
假如这次登山发生在更早之前,郭家学的步伐可能就不会那么凌厉和莽撞。世事没有假如,但却蜕变出了第二个郭家学。 ' b" T. J! _ |2 ]% g" S4 P
500强算什么
2012年,经过“八年抗战”,郭家学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年轻时,最好的时光和最坏的时光都停在了这里。 9 C, O) h4 x- T) N8 X e* }3 J 如今,曾经跟他只有一步之遥的国药集团营收已经突破3 000亿元,跻身世界500强。在时光交错中,他还会偶尔想起当年的叱咤风云;想到如果怎样怎样,在北京某个繁华地段,也会耸起一座名为“东盛”的大厦…… % q+ }' P; O7 G$ D 胜利或者失败,都会是精神上的一块瘢痕。2 q8 q2 L- g4 B0 I* T8 C
有次,郭家学和同学会的同学一起到山西考察。了解了他的为人和事迹后,同学会中不少人想众筹资金帮助郭家学东山再起,比如搞山西煤炭相关行业等。有同学们的鼎力相助,几十亿元的资金可以让他随时调用,此时郭家学又萌生了世界500强的梦。 4 Y; W: ^, G/ L1 Y 但在考察的最后一天,当地旅游局带他们去参观山西晋城的柳氏庄园。那是柳宗元后裔的宅邸,初建于唐,后历代均有扩展,兴盛于明清两代,声名显赫。中国老话说,富贵不过三代。但这个家族却延续了四五百年的繁荣。 " E* @7 s: u* d! \$ R# }, ~- K 郭家学就想,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家族可以持续繁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已形成的家族文化的恪守与传承。”走在回去的路上,郭家学找到了答案。 v8 J, ?, i" k1 x O( K1 U8 ^4 _
就像是醍醐灌顶,郭家学突然想到自己一直在追逐的世界500强之梦,意义在哪里。“世界500强对一个人梦想来说,是六十亿分之五百的机会,人人都要做这个梦吗?即便你今天创造五千亿元、一万亿元的财富,500年后还会存在吗?” ) ], |7 _- v% E. ~% E6 X3 T' ? 这个思考直接否定了那个年轻凌厉的郭家学。而从另一种角度讲,那个曾经想要跳楼的郭家学最终还是跳下去了。' O) G# P" g% P" ]0 s8 {7 b
看尽才能看破。也只有真的看破,才能在世界500强门口走一遭,而又骄傲地回头去深挖商业的内涵。/ a3 M4 K' B% r( V4 ?6 B
但从另一面讲,世事总要有个目标。不再冲刺世界500强,郭家学的下一步、东盛集团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C; ~$ `+ n5 {2 n
婉拒过同学的邀请后,郭家学回望,在自己的产业布局中,早有一个身影,似乎冥冥之中在等待他这种“入定”——" [7 |5 N) I% M$ w8 M
郭家学与广誉远结缘,是在2003年。当时这家药厂的名字还叫山西中药厂。郭家学回忆说,当时收购广誉远的谈判是他自己去的。正是非典时期,有2次去的飞机上只有他一个人,相当于坐了专机。经过几轮谈判,终于敲定收购方案。: _0 P2 o1 Q2 Y9 P% [$ u
这似乎是个隐喻。始创于1541年的广誉远是中国最古老的中药企业,比北京同仁堂还早128年,为清朝四大药店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以广誉远为主体,以山西太谷为主要孵化基地,“太谷广帮”形成了遍布大江南北的中医中药商号。 6 v0 @( v$ l+ \0 D: [ 郭家学的父亲就是中医,郭家学能够做中药,让全家人都感到高兴。 $ M# @6 K+ p+ B! n2 z; | 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广誉远上,郭家学用了3年时间筹备广誉远的再出发。“我要复兴广誉远,复兴中国中医药文化,让广誉远走向未来500年,甚至更远。这就是我现在想做的。” & A7 Y+ H! I# F! x* l1 w1 e 更抽象一些,他说,“财富本身是没有任何生命的,我们创造财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把财富赋予一种文化生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生命,个人的血液伴随着财富、事业构建出文明,就可以延续上百年、上千年,从而让个人的血液在文明里不断流淌,个人的生命在文明里得到延续。” ! Y& w. j6 h- l# X! h0 [; f 这分明是另一个郭家学。这些表述似乎已经超越了一个商人,或者一个企业家对商业的定义范畴,而上升为对商业文明、商业价值的思考。 - A9 j" a; J' R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据相关数据统计,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 |* e" l* o% R+ z! K
我们在讨论一个企业价值的时候,往往以生命力作为最终考核标准。放眼到全球,前有松下、通用已经延续了百年,后有京瓷、微软、苹果也成了检验企业生命力的对标对象。 : N8 n' w: r. o7 `5 T/ r7 `* m 产品、技术、商业模式是解读他们活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面对消费更迭、技术更替、商业思想演变,这些公司延续的企业文化,又成为一处处隐藏的线索。 + {- q- ]( b1 L' l+ j* {* Z& } 因此,我们谈到这些企业生命力的时候,必然会讨论松下幸之助、威廉·杜兰特、稻盛和夫、比尔·盖茨、乔布斯等,在时间这一维度上为企业创造的企业文化。* M/ [3 K7 I _, `6 Q
文化是企业生命力延续的根。郭家学想为广誉远建立或者延续的,或许就是这种文化。$ `2 X( ]2 ]& }/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