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绵阳安州中学一个班两学期砸了近20部手机,家长:砸得好 [打印本页]

作者: fzcbw    时间: 2019-1-8 16:07
标题: 绵阳安州中学一个班两学期砸了近20部手机,家长:砸得好
3 _& X$ m7 k2 b" Q* G$ S( W& O
+ C, @3 W0 Y9 l* ]6 c
近日,一名高二学生通过网络爆料,称班主任两学期砸了学生22部手机,并且还配上一段老师课堂上砸手机的视频。记者了解,该班部分学生上课、就寝时耍手机情况严重,从上学期末至现在,该班共有18名学生的手机被砸,而班主任砸了4部(包括一部模型机),其余是学生家长及学生自己所砸。; Q  j# n9 f# Z+ ^* H6 @
/ i1 S6 \6 G8 X* v( a4 ]8 z9 b
涉事的绵阳安州中学表示,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但班主任的做法有些不妥,目前学校已召集所有班主任开会,将研究一个更好管理学生带手机的方式方法。
, `6 u% w% L: c6 A: i
9 j, r, f1 ~3 N) m: {8 S9 h与此同时,记者联系到手机(模型)被班主任砸掉的4位学生的家长,他们却纷纷表示“砸得好”。1 k# {+ c" o# P4 Z- q
) D5 P0 |) W5 J
“粗暴”的方式为何引来家长支持?  t; [- }2 j; V6 ]+ h6 _
, [( p+ {& O; z5 B7 L
学生举报班主任砸手机,学校:做法欠妥
& \9 n3 f% T0 O$ l# g5 x1 v' z5 U不久前,安州中学某学生在网上反映称,其所在高二某班班主任两个学期以来,共砸了22部学生手机。该学生还配了一段视频,内容为老师在课堂上砸一个手机。
+ Y0 V' B7 n9 N' t3 p该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生带手机进学校,老师收了后可以代为保管,然后放假再还给学生,不至于收了就砸。同时,该学生也称,班主任老师在上学期中途也明确规定,再发现学生耍手机,收了就要被砸。3 p: H$ k8 u0 S0 N9 ], M, Q
* ^: C& ]: w, u8 C% N
7日,记者联系上了该班班主任刘老师,他介绍,视频中的行为发生在两个月前,手机是班上一名学生的。当天中午,他发现该学生在教室里玩手机,然后就将手机收了,并将学生带到办公室进行教育。因为他在班上早就说过,发现学生耍手机就要砸了,于是,该学生及家长同意他将手机砸掉。
  w2 h" j( E- V3 f6 {2 b: s  _7 x  O7 E: n; @0 ?3 _. R
“当时我也想在班上起到一个教育作用,就给该学生说晚上上读报课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砸,该学生也同意,于是晚上上课时,我将这个手机砸了。”刘老师说。
1 x3 S! e+ [/ ~- A4 }" f$ U( J( r* s8 H/ B4 f0 O; v4 I  y
要求学生交手机,有人交模型机“忽悠”& D1 g% c7 y- Q2 m8 K% l! G
1月6日,又是一个星期天,该班晚自习时,18名学生将手机交由班主任刘老师保管到星期五放学,这个班上每周都会如此,这也是学校规定。而在刘老师的宿舍内,还有4部被没收的手机。这4部手机,已经收了一个多月,将保管到放寒假。' [2 _2 p: W, P5 g" a! z: `
% R& g2 R- C3 o6 g  L7 B
谈起学生上课、就寝玩手机一事,刘老师称班上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刘老师介绍,他2017年调入安州中学,接手了现在这个班,几乎每名学生都有手机,有的会带入学校,有的不带;有的带进学校后,会根据规定交由班主任保管至星期五放学,有的则将手机藏在身上,上网、玩游戏等。
/ X2 k+ z" B9 d% t3 ~( J7 W
9 @( o& H# h7 c/ k8 x# h/ N该班一名学生介绍,一个星期五下午,刘老师归还学生上交的手机时,有一部手机一直没人认领,刘老师喊了几次,结果引来了几名同学的笑声。后在一名同学的提醒下,刘老师才发现那是一部模型机。1 J1 C' B7 J: v  I: |& z1 o( j

$ J. [; i. h- E5 y7 }刘老师介绍,不仅学生拿模型机忽悠,而且在家长和老师之间打“太极”。刘老师记得,有一天他将几名上课睡觉的学生名单发在了家长群,其中一名家长给自己打电话,问孩子交了手机没有,翻看登记名单后,刘老师说该学生确实交了手机。; p0 \2 q# l! H8 L
& Y( h# F$ q! T& ^7 N* ?
“当时家长觉得很奇怪,他怀疑孩子没交手机,叫我再去查看,结果发现交的是个模型机,而他晚上就寝时,就通宵打游戏。”刘老师说。
' g; y( q8 W5 b- V  l  f# z
2 z3 a; g  }/ `  S- O上学期就规定“发现耍手机,直接没收砸掉”
7 F; l5 M3 s) {" I5 f  B$ j由于班上学生玩手机情况严重,刘老师在上学期下半期规定,再发现耍手机的,直接没收砸掉。刘老师现在还记得他砸的第一部手机,当时一名学生上课玩手机被发现后,刘老师请来了该生家长,经过交流后,该家长说直接将手机砸了,断了孩子的念想。( e' p0 _0 Q; [1 [8 H. ~! S0 W
3 B2 C6 D5 _7 H5 A
“我也想就此对其他学生起到一个震慑作用,就将学生叫到了办公室,学生家长先砸了一下,我也随后将手机砸在地上。”刘老师说,砸手机开始后,玩手机情况整体有所下降,但依然严重。6 c' k% A# ]* O3 }

1 d2 d+ K( H# u5 y& A经刘老师统计,从上学期到现在,一共有18部手机被砸,其中他亲自砸了4部手机,包括两部模型机,其他都是家长或者学生自己砸的。* S% i' B/ e- s
“其实,砸手机主要是想震慑学生们,有些手机没收后也通知家长到了学校。我和家长商量,干脆就给孩子说手机被砸了,其实是我一直保管。现在还有4部手机,保管在我宿舍,等放假了再还给学生。”刘老师告诉记者。
9 ^. K* d0 d, k* `4 _6 S# r" C
9 c* l. g+ j  Y& Z学校说:老师行为不妥,探寻更好的方式方法
; L9 x7 h2 c0 r7 D; G在采访中,刘老师承认,砸手机的方法有些简单。安州中学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刘老师有不妥。事情发生后,学校已经组织学校班主任开会,将探寻一个更好地管理学生带手机进学校的方式方法。2 Y+ o5 A8 Y" b7 f
6 ?' e' s/ {& R- |! B
该负责人介绍,一些学生以联系家长为由带手机,其实班主任的电话,也随时在借给学生使用。同时,学校还有很多磁卡电话,也宣传引导学生使用磁卡电话。
5 t3 h! `0 V6 J  }( \6 F9 \  |2 I8 B0 P% r
该负责人也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教育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成为了一个新课题,需要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共同探讨,这样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 v6 ?) k+ r8 ?
4 v* X$ v# S! R* t“面对智能手机进学校引发的上网成瘾、游戏成瘾、网购、浏览不健康网站、手机作弊等问题,教师应如何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加强家校沟通?”安州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作为一所区县中学,在留守学生较多的情况下,如何更好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需要各方共同想办法。
+ q% o1 Z1 Y0 r  H9 c6 e  P+ Q) K3 E) m3 v* h5 W/ x7 M# m) X
家长纷纷支持:管不住孩子玩手机,老师“砸得好”
) n0 k) l5 Y0 K; `令人意外的是,对于班主任砸手机的行为,4个手机(模型)被砸的学生家长却觉得“砸得好”。近日,记者联系上了4名学生家长,他们均称,自己很难管住孩子玩手机,同意老师砸,“断了孩子的念想”。
; h& \1 p" v* d1 \4 U+ H8 H6 z0 V
! D3 q& V4 f( m家长杨女士:虽然手机1000多元,但我认为刘老师没错
1 ~+ y8 S0 [+ b0 {' G# [杨女士女儿的手机在去年10月被砸了,也是被其他学生拍到刘老师砸的那部手机。杨女士介绍,她在桑枣一酒店当服务员,女儿父亲在省外打工,从初中开始,他们就给女儿买了手机,但自从换成智能机后,女儿就对手机入迷,在家就是玩手机,根本管不住,成绩下滑严重。
, O+ j2 d# H% T4 A/ t3 N0 }“我和女儿经过了多次斗争,最后她表态说到学校就按规定交给老师,结果她还是没交,后来被刘老师发现上课耍手机,手机也被砸了,虽然手机1000多元,但我认为刘老师没有错,砸得好,这样就断了孩子耍手机的念想。”杨女士说。
! T- p. C9 `. n9 j) {- `
5 f* g+ Q5 h9 x, d5 i家长黄女士:回家都是玩游戏,上网聊天,对学习影响太大了9 ^0 j0 C& [/ e
黄女士是一名男生的母亲,她在孩子上初中时离婚了,儿子跟随父亲生活,但孩子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儿子跟随婆婆住在一起,接打不来电话,因此,更多时候是她在管孩子。今年夏天,他们花800多元给儿子买了一个手机,主要是监督他是否已经回家、已经上学。
' p5 _) v1 A  g2 n! _4 C; H“他回家都是玩游戏,上网聊天,他婆婆也完全管不住,而且称自己到学校后交手机,结果当面一套背到一套,对学习影响太大了。”黄女士说,送孩子到学校读书,都想孩子成绩好一些,都想孩子都学习点知识,“手机砸得好。”6 r# C* @8 ?7 T" \
# f. ^5 I% t9 _: h/ W2 h
家长孙女士:为了玩手机,孩子和父母打“心理战”+ T7 Q$ o5 d3 ~& |! {* \8 [- S
孙女士的孩子是走读生,为了玩手机,和父母打起了“心理战”。孙女士介绍,她曾多次将孩子的手机没收,并藏在家里面,但孩子都能将手机找出来,偷偷带到学校玩耍。
+ @) o: ^# w, t0 s“孩子上课耍手机已经被老师发现很多次了,所以最近一次被发现后,我同意老师的做法,孩子自己就把手机砸了,让他自己死心。”孙女士说。
* b! V) U5 B: j- I2 }4 R# k  `2 R: B7 t1 L4 l5 f; R& p, N! B% ]1 R
家长张大妈:没什么文化,但我晓得手机确实把娃儿害了
8 z7 e2 c! B4 `$ d, ]张大妈是一名学生的奶奶,居住在安州某镇的农村,她儿子儿媳常年在省外打工,孙子就由她在带。刚开始孩子手机砸了后,她并不知道,一段时间后孩子才告诉她。
& m+ ~9 W; ?2 Q; h“听到孩子手机被砸了,我觉得老师做的对,我没什么文化,但我晓得手机确实把娃儿害了,天天没事就耍手机,成绩也不好。”张大妈说。
$ C4 l6 m8 b/ N, _9 l
6 H9 D' Q* X, W■专家声音
. g2 O1 P7 H" r$ X4 B3 W粗暴禁止不科学,重要的是避免孩子成为手机俘虏
0 F) X7 l* D  y儿童保护和儿童工作独立专业顾问(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专家暨项目官员),在国内从事社会发展和公益慈善类项目工作21年的杨海宇认为,学生们在上课、就寝时玩手机,这是肯定不行的,不仅影响学习,也影响健康发展。但是,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一味禁止,甚至用粗暴方式禁止学生用手机,无助于消除孩子对于信息世界的渴求与接触的。更重要的是,避免孩子成为手机的俘虏。# D* |" b* o+ [' ]% w

7 Q* P( ]; X# X% j* f( C% I2 B( v杨海宇认为,对于高中生,学校应该和在校学生通过参与式的讨论,和同学们一起来讨论手机使用的利弊,建立师生共同协商共同遵守的学校手机使用规则。学校应该和在校学生开设手机和网络运用知识与技能课堂,和孩子们一起来讲解讨论如何更好地运用手机,如何避免成为手机的俘虏,如何相互帮助,避免沉迷于手机游戏与网络社交媒体。9 G. g) M8 m4 q: S* E# Y: z( k

# U; {: O# t+ D7 j+ ^, e对于家长,也需要和自己的孩子以更平等和尊重的方式来讨论如何用好手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手机使用的利弊、如何使用手机更好地获得信息,帮助自己成长,如何一起建构规则来有效管理上网时间,确保手机不成为学习的负面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家庭和学校共同设定手机使用计划,共同监督执行。: U% D5 n! d3 l# l% f

; H& K2 d+ T+ ]+ k: \6 i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需要和老师、家长一起商讨如何更好使用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所控制。
5 V2 g  j/ s3 L( M4 I7 E' V9 a% f" O" v6 W3 ]( p/ X4 S
手机游戏和社交媒体是极具吸引力的,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和同伴、家长、老师的监督,很容易被手机游戏和社交媒体控制。其实学生也需要和家长、老师一起了解手机的优点和风险,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计划。$ B% q; C$ a7 a  ~4 Z

! q, A6 F9 B8 M( y1 h5 K2 D3 e, |杨海宇称,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在最近几年的迅猛发展,是信息时代智能进步的表现,同时也带来了干扰学习、甚至滋生网瘾等风险和挑战,社会没有现成的答案和应对之策,但靠堵不是有效办法。所有涉及的各方都需要参与探索应对之策。$ b$ a; z/ H: e% y( }

# n$ c4 O6 U2 A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