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周振华:厚德乃福圆 [打印本页]

作者: 雨荷    时间: 2019-10-28 13:31
标题: 周振华:厚德乃福圆
周振华:厚德乃福圆


, D) M- D0 D8 P! D4 j+ r, [


0 j) a! U% j* C0 j8 P# o, p

周振华,1957年出生。北京昌平人。文学笔名,原野、乐山。第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昌平区文联名誉主席。北京文联第七、第八届理事。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摄协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散文学会作家书画院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全国政协机关老干部局文艺顾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书画分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散文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协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荣获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第五届老舍散文奖,第五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中国散文学会成立30周年特殊贡献奖。

+ q/ \: t7 j+ Q* a. @1 M9 H" z! F2 {


0 Y2 G* U, c1 G: }  N' [/ f

, u& c0 w7 I1 f, S1 [5 `( J+ v. B


( Y$ t& i' d! U' f& l) {- s

“福”字的软笔创作,为自古以来书法中的至尊书写。上至皇帝,下到子民,无不乐此不疲。

- i' s1 ^3 _3 G6 w9 F+ K  @


" p4 y- j. ]' V* ]


0 r; T: L! ]4 E

写福,首先书家要拥有饱满的福相!气息顺和,举止端庄,仪表堂堂。而这些源自何来?那就是来自书家良好的德行,唯德乃具。当然,这要靠长期的积德累德,其真身方显尊贵福华,所书之“福”才可由纸背向外生发弥散浓郁的“福气”。


% n- u3 D$ J8 t- X7 u1 O8 x
+ X+ i, C" u) J* m7 R


  }- \! z( F0 |) m

自古至今,凡事不可“德不配位”。书法亦然。当自身的德行,无法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很难将事情做好,将字写好。“福”字的书写同为此理。古代书法大家的成名模式:其字,先是出类拔萃!凭此,步入仕途。而后,做了大官、好官、清官,一身正气!人更高,字更佳!于是,死后他的灵魂便镶嵌在这个世上,连同他的书作。人不高,德不厚,自然字无品。可见没有或缺少德行的书家,恐怕永远写不出与德相配的“福”字。

: Y- R1 H1 D6 `3 t

; V1 D7 W3 X" Z. O5 Z


/ q* A' r, c; l: I
3 U- C6 x+ N* y1 a! B3 f8 n6 a  T& m, g

书写“福”字,书者尚需徳的涵养、固化与沉积。厚德方可聚福,德厚乃福圆。无福之德尚未修至,无德之福不存天下。笔墨之福,源于骨血之徳。


: _8 A7 Y4 `/ {& r

/ G: |! z# ~: f& s! {

5 J1 n. p2 a9 ]) {

《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厚德载福,是要有厚重的品德,才能承载福气福报福果,洪福齐天,福寿无疆,这是所有人所祈盼的!但前提是要有厚徳去承载,方可福慧久矣!于是人们赋予“德”与“福”太多的辩证学说,德厚福自长。而后“福”才会带给人们无尽的美好!如意!欢颜!

/ L4 X. n1 ?" ]5 j# `

. W# L( A$ C( L  [$ K& T$ a1 d


: k: v- e8 m6 u, M! d7 n

书法将“福”字布施于千家万户。书福聚福,祈福得福,积福厚福。德亏福缺。书家书“福”,要了解“福”字,理解“福”字,揣摩“福”字,研究“福”字。要晓得她的来龙去脉,清楚她的字根笔意。“福”是一个极讲究、非同寻常的汉字,其间架结构每道笔画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故事。

5 L0 Z3 G8 O$ h( j! Q$ }7 M+ s


3 q6 V6 w7 h  K+ C6 O

' N3 [. R" O; ?

已有3000多年的“福”文化,是我国最古老的吉庆祥和文化的标志。《说文解字》中注:“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顺者之谓备。”百顺就是诸事称心如意。福由示、一、口、田,组联。示,古意指神抵。田,古指耕地、打猎,甚至是被赏的封地。一字,非同小可,按?《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也非凡,《说文》说:“口,人所以言食也”。无口不能说也不可吃。它还延伸成通道,如“门口”,如无口门何用,进不来出不去,居房成废物。《韩非子》说:“全寿富贵之谓福”。


; C  b& ?1 K) V2 C2 u$ z

8 j: k: y9 z) b- v+ F* m2 ~


8 S; W$ E- Q% o. g7 d7 a  W, \' \

“福”的字形演变过程,会意兼形声字。从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来看,“福”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万事顺遂)的意思。《说文解字》在解释“福”字的意义时说“祐也”,“祐”就是赐福、保佑的意思。古代祭祀是为求得上帝或神祖的保佑。祭祀后要把祭品(酒、肉)分别送人叫“致福”、“归福”,由此引申出“幸福”之义,用作名词,这是“福”字在今天常用的含义。古书中常说的“五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裕,三是康宁,四是修好品德,五是考终命。人们常讲的“五福齐备”就是指这些内容。

( g2 h( A- s: ]  ~/ I

0 Q6 C( T" O- z& |9 Y


* {( E0 J: J+ |9 m# ]( S

根据史书记载,清康熙年间,每年大年初一,文武百官上朝给皇帝拜年。之后,康熙皇帝就会为杰出功臣们御笔亲书“福”字。名额有限,唯少数人方得到康熙派出的敬业“福”。雍正皇帝上位,亦延续了这个赐福的传统,后来成了定例?。据说乾隆帝,每年大年初一去寺里拜佛之后,便回宫埋头写福字。嘉庆、道光皇帝自然也没例外。大清朝的15位皇帝都钟爱“福”字,书写“福”字。子民能捧着皇帝的福字,不只是殊荣,也象征着福气满满。乾隆年间在朝为官三十一年的尚书王际华,曾因得到过24张福字,而将家中的中堂命名为“二十四福堂”。


  W& W# k$ [6 y

3 G) i2 {9 p9 O4 |. O' L4 L) A

/ p$ y) M2 w$ |: D: s) E1 q
    福字有很多故事,字意也是丰富,历朝历代的帝王们都喜爱至极。那怎么才能将她的字意用书写的形式予以准确的表达出来,这是一件需要动脑子的事情。怎么写“福”字,怎么把“福”字写好,才有“福”相,才显“福”气,才尽“福”运。这是书家一定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书写福字真的需要好好研究一番,下笔之前要有想法,有思考,有对“福”的敬意,尊戴,至爱。字的书写要圆,要满,要厚,要重,要润,要阔,要端,要贵。正所谓“福圆寿长”,“福禄绵长”,“福星高照”,“大福大贵”。
; p4 `) Y/ D& u* |6 C


* Q/ r8 s) g& h' z4 Z  V


6 O6 w$ V% l% f5 U) S- y" y' e; }4 M

“福”意以至“福”字,在人们潜意识里,是一神圣而尊贵的字眼,其意连小孩子都意味的到。福泽、福音、福星、福气、福地、福佑、福分、福源、福祉、享福、口福、托福、祝福、幸福、鸿福每个词都会带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与欢欣。

8 G$ b' W8 e  x2 n4 I


/ {% v& `6 r8 L; }8 P

# {: z3 ?/ a2 p5 Y* J
写“福”字,为历代书法家的最爱,只要是会写汉字的人,也一定写过“福”字。因为人人都喜欢“福”。人人向往福,渴望福,祈盼福。福给千家万户带来吉祥,带来安康,带来圆满,带来美好!

, C; C& r, o. Y) P$ D# G* V( x

. H8 Z+ S, I% R; y1 Y8 F$ i

* K5 W- y) W' e: c

书写“福”字,需要书家良好的修养、修为、修炼,书家的内心世界有多丰满,写出的福字就有多福态,多华贵,多雍容。书写时书家要自然、专至、宁静、虔诚,心中要充满喜悦,欢愉,快乐与知足。境由心生,笔由心执,字由心设,好的情致,好的心境,好的气息,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提升书家的创作激情与水准,才能把“福”字写出“福”样,生发“福”气,显现福惠。“福”字的书写要求,远远超出一般汉字的书写,不仅仅字形要有福相,字意也要有福态。


' \/ y& B; r* W, V5 {1 P0 v% N


6 {: v9 m! T- T2 G


+ e$ k8 ?/ j" t  {5 m3 P  \

中国人的“福”文化,渊源深厚,“福”字在国人心目中,是一个最具魅力、最尚追求的美字!在汉字里可以说源远流长,享誉日盛。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青铜器铭文上,就有不同结构的福字出现。福字书体之多变,即其自身美化的过程;正、草、隶、篆,具备各种写法。后人集书的“百福图”,更是百体并举,美不胜收。古之骚人墨客,以其精美绝伦的书法,书“福”成幅,悬挂庭堂,示雅趣,呈福祉,易风俗。

; E! Q7 U6 |/ }2 p


6 V# H( b3 Q5 T" S; v4 g# M" d9 n


& H' o7 S, n% \1 b

福字成为人的精神追求象征,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常见春节家家张贴的福字斗方,以楷为本,墨、金并书,端庄平正,落落大方。随着百姓生活提高的需求及印刷术的发展,节日年货摊各式各样被美化了的福字,琳琅满目,洋洋大观。它们中有通体金色印刷的“天官赐福”,四角勾画蝙蝠、中嵌福字的“五福同堂”,以十二生肖镶福,构成“属相年福”,绘铜钱环成的“招财进福”,更有五彩印就、以松竹梅为背景的“富贵荣华”、“福星高照”、“福寿齐天”、“福禄寿禧”等等,福气盈门,金彩焕然!如“牡丹捧福”、“金鱼多福”、“有凤呈福”等等,贴之窗壁,福星光耀,吉庆祥和。

) @  w" g" Q' d/ x* c# m

# E) W2 s* d) D  w. R. y/ M7 i2 |

$ i2 |) Z2 a- ^! K6 x3 n% M3 Z

书福要字形如意。书写出浓浓的“福”气。字形围绕字意写得圆润、厚重、饱满、富态。切不可结构松垮、线条纤细、墨迹潦草、仪态呆滞。记得最早写福字是1967年10岁的时候。那一年父亲因出身富农从供销合作社被轰回老家,回乡后他仍发挥在供销社的两项特长为乡亲们服务,也许是为赎罪,或许是打心底愿意为乡亲们做事,于是为街坊四邻包面和写春联成了他的常态。坚持28年无偿服务乡亲,有时还要搭上纸墨。没人强迫他,他愿意做。这才许都化为了他的徳,所以乡亲都愿意找他,请他书写对联与福字。起初,我只给他当书童,研墨、裁纸,后来因他忙不过来我就分担了书写小斗方的“福”字,在父亲的鼓励下,越写越入境,越写越带劲。从那以后到现这几十年一直在书写福字,字也由半尺见方,写到最大的八尺整纸。写福字使我悟出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越写越放不下,估计大大小小的福字书写了足有万幅。

" l5 Z: S8 ?) V( X+ F0 P. a: M' f


) L) W* V7 ^& P

4 Y- v$ L( c: |* M: f

中国人的“福”文化,渊源深厚。近年来每年春节临近,书家们自发的三五成群或由各级书协组团忙碌起来,他们赴乡村,进社区,下军营,走学校,写春联,送福字。这一形式比在自己的工作室搞创作,似乎更乐意更激昂更兴奋更接地气。书家们面带微笑,真心投入,一个人一口气能为乡亲们书写100多幅福字。不管在哪儿,一会儿的功夫大红福字就会铺天盖地,营造一片喜气祥和的氛围。文艺要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我想,看一位书家是否优秀,是否有责任勇担当,就要看他如何积德行善,慈悲为怀,为社会多做好事,为百姓多理善事,只有这样写出的福字才具有福气,才可惠及广大民众!徳厚乃福圆,愿千家万户福蕴华堂、福星高照、福田花雨、福圆寿长、福缘善庆、福禄绵长、福如东海、福禄厚重、德茂福盛、洪福齐天。

/ ]" O0 U; j4 o2 S; @) d# C

8 R/ C0 |' r" S* c- _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