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2 x- Y% \9 X3 Z! I6 e. F$ r- ^* O: T4 o. d
另外,原被告之间建立的是教育培训合同,而被告已经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履行了教育培训启蒙服务,约定已经实现。被告在此过程中,也不认为是欺诈行为。原告应该知道在被告处购买的是一份学前教育服务,而事实上,被告向原告所提供的也正是以学前教育服务为主的幼儿启蒙培训,被告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服务内容、性质、质量均符合协议约定,无任何欺诈行为。 E, T3 O$ B7 n. I
a. U+ [4 E( M1 R- I+ R
! A& {: ?# e* O1 _9 m: c( }
对于无证办学的欺诈问题,被告代理律师称,被告从没有隐瞒未取得资质的事实,营业执照也已经清楚地显示了教育经营范围。另外,在协议的签订上,被告的签订主体是“有限责任公司”,不是“幼儿园”,“如果是幼儿园,签章就应该是某某幼儿园,而不是有限责任公司。”因此,原告一方在签署协议时,应已明确知道被告无资质的事实。" O; k+ F E' N5 U1 M" G
2 N# W. K/ ^0 C3 Y& P
8 l; R. g1 U) F7 G R “原告在选择被告幼儿园时,主要考虑的是幼儿园是否能够为其提供优质的学前服务,以及优质的托管服务。而事实是,被告已经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原告目的已经实现了。”被告代理律师称,被告提供的整个学前教育也不是欺诈行为。 # L+ c7 t2 N+ [: }6 g # g- b+ A6 Y/ j" l! I1 T3 g! A " ~. I7 M, S* q- g 另外,被告代理律师称,原告购买的是教育服务不是办学资质。“幼儿园是非学历教育,有无办学资质不影响原告所获的服务本身,过程中,原告也没有对被告的服务提出任何质疑。因此,办学资质与服务内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有无资质不能作为被告是否实施欺诈的依据。” ' e* J1 a' J0 Y7 S" C- F5 j! A! t0 f0 m7 n& f, Q1 p( O
/ P0 j8 x& J3 d* J) I: ~
原告代理律师 + t; w9 [$ E$ [: F+ x3 l5 S; Z3 n* e- Y# _. L% K2 \6 M' H
被告无证违规办学 1 \ B# P0 |( }/ j1 ?0 X) j9 c7 R8 j% \
以幼儿园名义招生 % L5 h6 Q2 N2 C, m& k* L; r! @% t+ S- b4 D- g% X* y
但从未隐瞒该事实, R# n. b0 @1 T& A
; v/ M5 w. o8 a6 y5 U3 L+ M% Y
" P; K Q" A& T i) u! [ 对于原告上述意见,被告成都英菲克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及四川成创世纪实业有限公司代理律师也在法庭予以了回应。被告代理律师称,本案属于教育培训合同纠纷,并不属于经济法范畴的消费纠纷,原被告的关系不存在物质载体,没有明确需要达到的服务内容和承诺,并不应该以消费者纠纷来审理,法院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n) i l, r% Z# Q" Q9 F; x4 M! S5 M
# Z/ v4 W" r* E/ t2 E( p. ~
对此,原告出示了多组证据以证明,被告在多种宣传资料中,均以“幼儿园”方式对原告进行了误导。原告自始至终都认为幼儿园已有办学资质,但直到幼儿园被举报,沟通无果后才发现其被举报的原因是无证违规办学,而被告则从未告知其有无资质。; o8 g& c" z6 v( ?
9 B. z" i# [3 v- f( e2 L$ i
9 @. K) J. \2 t* e
原告代理律师表示,幼儿园应当取得许可后再招生办学,办学即便是筹设,也需要有主管部门同意或不同意的批准书,而被告不能提供,且根据规定,在筹设过程中也不能招生。“无许可任何单位个人不能办学,许可是前置条件。而被告无证违规办学,招生过程中以幼儿园名义招生。”这即是一种误导行为。而被告则称,在招生办学过程中,从没否认没有资质,并不能说明在原告入学时被告对其有欺诈行为。9 V- _+ c+ o/ t6 m# t+ I
1 M# E2 p, Z; j0 ~( w$ E1 J d5 E" ]3 S) [( F1 P$ B. z' {- q2 P
目前,该案仍在审理中,暂未宣判。4 a: ?8 z9 n7 K7 }7 U5 c8 F
. I- h1 N' x \; k# w2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