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沙的一座12层高的建筑被在以色列的空袭中被完全摧毁,几名哈马斯高级指挥官曾在其中办公。
作为报复,哈马斯组织周三向以色列城市特拉维夫发生了130枚火箭,当天特拉维夫上空空袭警报响起,附近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停飞。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2号在罗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冲突发生后,增援部队被派往该地区。以色列国防军表示,他们已经杀死了两名哈马斯情报部门的高级负责人,包括哈马斯军事情报安全部门负责人哈桑·考吉(Hassan Kaogi)及其军事情报反间谍部门负责人瓦伊·伊萨(Wail Issa)被以色列战斗机杀害。
以色列军方已经对加沙地带进行了150多次的袭击,同时还召集了5000人的预备部队,用来增强在加沙地区的行动。
5月7日:斋月结束前的流血冲突
周六与周日两天,暴力事件依然在东耶路撒冷地区持续爆发。来自巴勒斯坦红新月(Red Crescent)组织的消息,当天共有121位巴勒斯坦人受伤,而以色列方则是17位警察受伤。
5月10日 “耶路撒冷日”武装冲突爆发
5月10日耶路撒冷日当天,以色列警察与巴勒斯坦人在清真寺大院发生了的冲突升级,导致了至少395名巴勒斯坦人受伤,其中200多人住院。
以色列方则表示,哈马斯组织星期二在加沙以北的沿海城市阿什凯隆(Ashkelon)的火箭弹,导致两人丧生。内塔尼亚胡则表示哈马斯组织已经“触碰红线”,以色列将做出“强有力的回应”。
冲突起源于宗教
从4月中旬的斋月开始,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警察的冲突几乎每一天都在东耶路撒冷的谢赫贾拉(Sheikh Jarrah)地区发生。斋月前后,以色列警察在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地阿克萨清真寺(al-Aqsa mosque)以及犹太教第一圣地圣殿山(Temple Mount)设置障碍,以阻止巴勒斯坦人进入这些地区,举办宗教活动。这让巴勒斯坦人异常愤怒,拿起石块儿等能砸的家伙,与以色列警察发生冲突。
此外,一宗在耶路撒冷的长期的法律诉讼判决结果出炉,以色列法院将几个巴勒斯坦家庭从他们家中被犹太人定居者所驱逐,也进一步激怒了居住在耶路撒冷老城区的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人开始举行规模更大的示威活动,称这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会导致更多的巴勒斯坦人被驱逐。
此前,一场由以色列民族主义所策划的“耶路撒冷日”游行已经被叫停,因为活动原计划要经过东耶路撒冷老城的穆斯林区。耶路撒冷日恰逢伊斯兰斋月的最后几天,这也让巴勒斯坦人认为是以色列的挑衅行为。
此外,犹太人的圣地哭墙(也是西墙Western Wall)与穆斯林的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同坐落在山顶大院,这也导致宗教冲突分分钟可能上演。
这里除了几千年的宗教冲突之外,也有着政治上的较量。巴勒斯坦人认为以色列在几十年间不断蚕食着圣城耶路撒冷。而实际上以色列也吞并了东耶路撒冷,并将整座的城市都视为国家首都,尽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并不承认这一点。而巴勒斯坦依然坚持,东耶路撒冷是他们所希望拥有的国家首都。
而美国政府在2017年12月正式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美国的大使馆也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美以同盟关系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如此,特朗普在内塔尼亚胡面临选举前,总是频频送大礼,包括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在特朗普任期最后一年,他还促成了阿联酋、巴林、苏丹、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除了外交,美国对以色列的铁杆支持还体现在了:钱!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常年稳定在30亿美元,2016财年曾位居所有接受援助国家的第一名,2019财年排在阿富汗之后。
与特朗普和奥巴马时期都不同,拜登上任至今,都没有任命一位中东特使;与克林顿时期也不同,拜登没有提出任何形式的巴以和谈会议,甚至没有提出新的和平进程计划。可能拜登最接近的一位总统是小布什,两人在上任之初都拒绝深度介入巴以问题,但最终发现这个问题无法忽视。
拜登上任后面对的局面是,以色列还没有走出混乱的选举结果,而巴勒斯坦即将要举行选举。因此对于拜登政府来说,巴以双方都没有准备好认真进行对话,美国此时介入也是徒劳。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今年1月的任命听证会上就很诚实地告诉国会议员:“两国方案是实现以色列作为一个犹太教、民主国家,巴勒斯坦获得国家地位的唯一途径,但现实中很难看到近期有朝这个方向取得进展的前景。”
不过讽刺的是,在历任美国总统中,拜登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化解巴以问题的美国总统。不仅仅是因为他几十年来丰富的外交经验,更关键的是拜登与巴以双方的核心人物私人关系都不错。即使是不惜一切代价希望挫败伊核协议的内塔尼亚胡,拜登还是亲切的称呼他绰号Bibi,拜登曾经告诉内塔尼亚胡:“Bibi, 你说的话我没有一句同意,但是我爱你。”
双标再现
还不等拜登作出回应,特朗普已经按耐不住了。他在11号发声明批评拜登的软弱、对以色列缺乏支持才导致了美国的盟友遭到攻击。特朗普是自己执政的时候是“和平总统”时期,因为以色列的对手知道,如果以色列被袭击,那他们将会迅速遭到报复。美国必须始终和以色列站在一起,并且明确告诉巴勒斯坦暴力必须结束,美国坚决支持以色列捍卫自己的权力。
迫于各方压力,拜登政府12号全面做出了回应,并且直接介入斡旋。这包括拜登与内塔尼亚胡通话;布林肯与内塔尼亚胡通话;美国派遣负责巴以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阿姆鲁直接飞往冲突地区进行调解。
跟拜登一样,布林肯在声明中也是坚定地支持以色列自我防卫。这样一边倒的立场,引发了美国记者、网友的声讨。巴勒斯坦死了十几个儿童,难道以色列不加区分的空袭是值得支持的吗?
在10号的一场记者会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就遭到了这样的“灵魂拷问”。
普莱斯:从广义上讲,我们认为自卫权适用于任何一方。
记者:以色列刚刚杀死了13人,包括5-6名儿童,你是否谴责以色列的行为?
普莱斯:这些报告是刚刚才发出来的,我们还无法确认。显然,无论是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的平民死亡,我们都是很重视的。
由于拒绝谴责以色列杀害巴勒斯坦儿童,这段对话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发言人小哥直接被网友的口水淹死了。
拜登政府其实从来都不是巴以冲突的旁观者。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东问题专家泰勒哈米指出, 历届美国政府对以色列每年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默许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扩大定居点,在国际场合偏袒以色列行动把冲突推到了如今的局面:以巴双方距离美国主张的两国方案渐行渐远。
. q& u$ f0 f% ]; [% x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