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22岁女大学生为500元房租,甘愿做男房东情人,这背后到底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1-9-29 10:24
标题: 22岁女大学生为500元房租,甘愿做男房东情人,这背后到底是什么
今天看到一则微博,讲的是一个叫依依的女大学生,家境贫寒,但是好在父母毕竟重视教育,从小到大为了培养她花了不少力气,最后砸锅卖铁也支持她上大学,为的是她将来可以学有所成,能够过上舒心有品位的生活。
- I) k. x+ [6 s+ o* N4 n父母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这一切并不如父母所想。
8 [" i; K  S: _( v4 w+ S, Y$ I自从依依上大学后,就被刺激到了。原来以为只需要好好念书就行,可现在看到同学们用的高档化妆品和服饰,自己就会感到自卑,心思也开始慢慢花费到这些行头打扮上了。$ c4 G& Q' A) v  h: O( r" p
转眼间,四年过去了,大学也即将毕业。依依开始为自己的住宿苦恼,毕业就意味着学校宿舍不会再向自己提供住宿,那自己如何在这个城市立足? 找房子成了她目前重中之重的事情,便宜、地段好、精品,这些要求成了依依的首选,当她看到网上一则租房启事,说房租只需600元,仅限女性,而且如果女性长的漂亮的话,房租还有优惠,看到这里,依依不禁动心了,她马上联系房东看房。3 G' b( s( M4 P" {" K" H6 F% {- Y
房东看到依依,马上说出自己的条件,要依依做自己的情人,这样的话可以减免房租让她白住,为了能够顺利留下有房住,依依还是答应了,因为她觉得自己也得到了好处,自己不花钱呀。7 r, U3 s9 g7 h% j' {
这种事情,现在真是不少见。! ]7 \5 O: U9 m2 W
有网友曝光了自己和女友关于租房的对话。这个租房信息标着“捡漏、仅限女性”的字样,男友质疑这房东怎么有这样特殊的要求时,他还遭到女友的谩骂,女友认为他没本事,连这样便宜的房源都找不到,为此,两个人还分手了。 直到这个女生住进去以后,才知道为什么房东如此要求,那是因为“便宜有便宜的道理”,人家有特殊要求,要她以性换租。而她没过多久,就被房东专卖其他房东,让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在一个微信群里,她竟然知道了另外一个女大学生一个月竟然陪房东睡了48次! 其实,稍微动脑一下,就知道这不合常理,天下哪里有免费的午餐?你让别人为你提供优质舒适又便宜的住所,那你就得接受别人对你的不公平的要求。这真的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那些愿挨的女性无一不具有以下特点:2 u8 u' B9 J, s0 }
1. 贪图便宜3 E( x, A7 `) F  `: l  a( D
明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还总是想着有便宜可占,有利可图,自己又不是商人,非得绞尽脑汁去算计一切。+ v9 o7 Z. ~8 d4 h
贪图小便宜的后果,就是丧失自我,让便宜把自己算进去,毁掉自己原本可以幸福的一生。+ c! {0 P, _( T% C2 Z( P# g4 V" B. t
2. 爱慕虚荣8 d" s" i' C! B# C1 c
就像那个和自己男友谈崩的女生一样,和男友谈崩以后,说的话也特别狠,透着一股子爱慕虚荣的味:说男友没本事帮自己付房租,为什么不让自己住这样又便宜又好的房子?自己还要和这个有房的房东结婚,以后房子都写自己的名! 这样爱慕虚荣,肯定会让有心人有机可乘,可是结局也出乎意料,她很快被另一个美女顶替出局,因为她当时连租房合同都没签,所以很自然地被房东扫地出门了。 想不劳而获4 R: d4 F4 [  @/ j) a1 b6 H' |1 K
就如案例中的依依一样,当她明确知道自己能得到免费入住的条件是什么的时候,她仍然点头答应,想不花钱还享受,想不劳而获,最后会得到什么,会对自己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只有当她在得到教训的时候才能明白不劳而获并不是什么好事。
5 t5 [$ j1 q8 M) O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放弃自己的自尊和底线,迷失自我。4 Q# A$ @0 O, C5 f: M7 y. Q& l& M
懂得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这才是一个女性的标配,没钱没事,可以自己努力去挣,没房没事,通过自己的双手可以去买,只有自己人格独立了、经济独立了,才会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才能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才可能找到心仪的人。2 C: _% S+ R. s  R. F
请记住,只有自己靠自己,山才不会倒,水才继续流,人生才幸福!
3 x9 o" ?4 u; m- Q8 H
! @, C. y) @( E6 U/ A! y3 ?( ^/ x: d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