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莲女士,毕业于西安美院,修业于中国美协高研班,结业于清华美术学院吴静初美术理论高级研究修班。现为洛阳女子书画院副院长,河南省美协会员。师从吴静初、霍春阳、郭石夫、甘长霖、王培东、何水法等名师,主攻花鸟,尤喜牡丹。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大展并获奖,牡丹作品多次入选省及全国花鸟画展大展并获奖,也连续多次被邀参加全国举办的《牡丹精品邀请展》及洛阳市举办的《洛阳牡丹精品邀请展》,多幅作品刊登在《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出版有《凤莲牡丹画集》、《凤莲牡丹白描》等书。牡丹作品《紫日》、《洛阳三月》被清华大学收藏。 & u. ~. \# _) `, k' p
张凤莲女士是我印象极深的一位钟情人文、酷爱自然、敬畏生命、缘物抒情的女画家。从童年老宅一株牡丹绽放的一刹那,就潜意识地悟解到了自然教化的种神奇之美,且引为肇始,一泄痴情,一以贯之地探索有人文蕴含的牡丹画创作。万物皆有灵性,当物象之灵性与画家自我之灵性相邂逅,那么一种传奇般的诠释生命过程的方式,便义无返顾地全部倾入其中。因此,张凤莲女士笔墨语言所表现的牡丹画作,气息饱满,情调典雅,意蕴隽永,色调明快,激情洋溢,活力丰沛。从而构成了自我独特的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的精神家园。 % \& C8 a" r d: }1 P& r
中国画道有“水墨最为上”与“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这种忌讳色彩运用之理念,但时至今日,艺术发展总会裹挟一些破法而立,法外求法之所谓“离经叛道”。于是水墨与色彩的同炉共炼,已被当今写意画家演绎得淋漓尽致。张凤莲女士的写意牡丹,不仅敢于运用明艳的色彩,还大胆依据色彩原理,融释水墨色彩对比关系,增强色彩力度,使画面水墨色彩互为映辉,令人耳目一新。 7 d' \" n7 k* O1 t) h/ O8 M
张凤莲女士的牡丹画作,谨循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不断“用心用眼流盼绸缪于作品全幅上下四方”,在顾及整体章法布局中,巧妙处理虚与实,动与静,枯与润,色与墨等构建关系而随机补充、修复,从而实现“全境的阴阳开合,高下起伏的节奏”。老子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为之道”。中国绘画阴阳之表述,妙在化解空灵与充实这一艺术精神之两元。“空则灵气能来”,“实则精力弥满”。张凤莲女士的牡丹画作,合阴抱阳,虚实互见,故而每幅作品虚处素纸空灵晶莹,实处物象洒脱淋漓。 1 J! z5 U y; `1 k# 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