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快则一两年,慢则两三年,中国一定能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4-3-6 11:59
标题: 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快则一两年,慢则两三年,中国一定能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报告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v/ T3 {& q- n$ q+ v
* T8 t/ t: ~# {- I
3月4日,围绕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人口拐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居民收入和投资、消费等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接受了红星新闻等多家媒体采访。 林毅夫, }6 O! Q# T4 x
: @# w9 {8 T. |( y
中国新经济有三个优势
& y+ z/ \" o7 g/ ?3 \9 k' V; A  e5 s$ g" X
实现5%以上经济增长完全有可能" a/ t; x; E7 m4 q8 q8 N* o9 s
2 c) c8 ~8 a5 c' r- d+ c% t" B( q
谈到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林毅夫表示,经济增长依赖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需要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经济体,还处于产业升级的阶段,跟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后来者的优势。世界上其他国家处在中国目前发展阶段的时候,经济发展都比较好,比如日本、韩国、德国处在追赶阶段时都实现了8%甚至更高的经济增长。如果他们能实现,中国也有实现的潜力。
9 F4 Z2 `% Z1 [, q
9 N7 R3 \2 i7 I7 o% `) a林毅夫认为,中国与这些国家相比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跟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并且中国在新经济上有三个优势:一是,人力资本丰富。中国有14亿人口,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技术能力的人才数量庞大。二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任何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都可以快速进入国内市场,达到规模经济。即便与发达国家一起竞争,也可以凭借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的赶超。三是,中国有最好的产业配套能力。这三者综合起来,能让中国的新经济在技术创新上显示出明显优势。; C& ]/ y' d% `& P: m5 g

- B7 X; Q, m5 O# H“综合来看,我们有很大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空间。中国储蓄率高,投资资源多,中国也有发展经济的意愿。结合目前国际国内经济状况,在有8%增长潜力的情况下,实现5%以上经济增长,完全有可能。”
2 J5 [) H5 t% _0 z% \5 }3 B. d$ p- @; l' \' B/ Q( H
回应“中国崛起见顶论”:) g  S* t0 i4 I1 [( ]  T) C+ D
+ p$ A+ f9 r5 H! r  ?) Q
中国有后发优势,不会发生日本当年的情况' Q& q# @! x; n2 R: i* [

  f# w' w' }" W3 N4 i至于外界有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无望超越美国。针对国外学者提出的“中国崛起见顶论”,林毅夫表示,这种论调主要是认为这些年中国经济增速从原来的10%逐步下降到去年的5.2%,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后,没有迎来更高的反弹,国内投资比较疲软,消费也没有出现预期的报复性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外界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乏力。
' [) d9 `7 B$ a
* A. v" J5 s- {5 r; k7 ?0 e. \! L( s林毅夫说,这也是来自日本的经验。因为按照购买力平价中国经济规模超过了美国,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目前是美国GDP的65%,相当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形。当时很多人都在谈日本经济会超越美国,结果不仅没超越,与美国的差距还一路加大,而中国经济近年来遇上的问题,日本基本都经历过,有人便预测中国将陷入衰退、增长停滞。
) ?" U8 M; S( Z' t% K
# z* b% Y  n: E; L林毅夫认为,日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生产力水平提高都处于相对停滞,没有新的产业涌现。但中国有后来者优势,可以利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来源。在新经济上,中国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还有规模庞大的优秀人才,大规模市场,齐全的产业配套。日本的情况不会在中国会发生。相信只要我们继续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高生产力水平,人均GDP提高的速度会高于美国的速度。6 R& ^+ z& q. Z% p2 {, k' ^
2 H; I1 g0 v+ X0 e# R8 `
谈“人口拐点”:
2 v( ?- N( a) n9 x# `; H6 u
4 k  j* l8 t. q# P过去是人口数量红利,现在是质量红利
+ ^1 S' K  ^1 j& }0 a  E9 J
  {* z1 \/ z- A, x9 h$ n谈到人口拐点出现,林毅夫说,上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现在也面临老龄化挑战,但对经济增长而言,劳动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效劳动,即劳动力数量乘以劳动力质量。中国由于预期到了人口老龄化,增加大量教育投入,现在新进入到劳动力市场的人群受教育年限显著提高。从有效劳动来看,过去是人口数量红利,现在是质量红利。7 h0 y. W8 ~0 i3 Z) @5 }; h- `

5 q" H7 _7 N2 J  T( B4 g4 H1 F林毅夫介绍,全世界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有53个,当中有27个国家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候,人均GDP已经达到美国的一半或更高,也就是已经是发达国家。另外26个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候,他们的人均GDP还达不到美国的50%,还属于追赶阶段,这就是未富先老的国家。前一组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前10年经济增长率只是略有下降,但人均GDP基本没有变化。因为第一组国家新进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与之前的劳动力相比变化不大,因为他们之前受教育水平就很高,人力资本提高有限。第二组国家,人口老龄化以后,经济增长率不仅没有下滑,而且还在增长。因为他们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在提高,有效劳动在增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 i4 h. p9 Z( v7 P4 _( r+ N, n* ]0 ^% g0 X, }# ^, A( G" A7 Y- Z" U9 \% ?
林毅夫表示,相信中国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把创新摆在第一位,生产力水平会不断提高,不会出现未富先老的状况。
2 P1 g  {: \# r; |/ D  S' i. y+ F( Z' o+ ^; p- G' e
谈居民收入:
1 n* j  k4 a3 k% \- j; n: d/ ~/ g8 q2 ^$ L3 l- O9 J. Z
一定能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0 L! s% Z: i9 z2 ^7 v
7 I! h. l5 ]+ C, U
谈到居民收入,林毅夫介绍,高收入国家是世界银行联合采用的一个标准,现在的标准是13000美元,如果跨过这个门槛就进入了高收入国家。中国现在人均GDP已经达到12500美元了,相信只要保持每年5%以上增长,快则一两年,慢则两三年,这个门槛一定能跨过去,成为高收入国家。林毅夫说:“只要利用好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有利条件,相信我们能成为高收入国家。如果2025年没有实现,我相信2026年也能够实现。”! x3 g" z3 c! }1 z1 _2 J0 ~' p

! p& W7 c& N3 @% P3 D: l3 N谈到经济规模,林毅夫表示,按照现在的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概是美国GDP的65%-70%。如果美国经济增长率相对稳定,中国在2035年之前每年有8%增长潜力,实现5%-6%的经济增长,中国会成为一个低水平高收入国家,仍处于追赶阶段,仍有后发优势,在传统产业上仍然有引进消化吸收的可能性。+ J. \& L0 h% }

0 ^. J) c5 H, I在新经济上,中国跟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人力资本多,国内市场大,具有产业配套优势,所以技术创新潜力会比其他高收入国家还要大。在2036年-2050年应该还有每年6%的增长潜力,实现3%-4%的增长。到2049年,中国人均GDP应该可以达到美国的一半,因为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届时经济规模会达到美国的两倍。中国会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 f+ u8 Y8 \# r: z4 e( j  r
6 V5 y9 o. k$ d9 g1 b6 v
谈消费与投资:5 N% X$ h- H# F! c
7 j+ P% w, S# k: f- _2 o
投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2 V3 @2 @, D' M1 i. |% X5 K( C' m. C6 L
才能提高收入提振消费
7 g4 Q; D, k$ X; [/ n5 x/ @
2 o/ o- B8 n% R: `谈到消费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林毅夫表示,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投资增长很快,长期来讲专家学者认为中国过去的发展是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曾经也有说法是,投资拉动经济不可持续,把过去几年经济增速下滑,归因于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改成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才可持续。  M2 }6 ~  c% W% w3 _0 N+ S: ?6 I

( [, g, }8 V0 s! Z! u0 J) u& m“对于这种说法,我一直持有保留的态度,我认为效益非常重要,因为消费是我们发展的目的。发展就是要改善民生,让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当然是靠消费,但是消费要增长的前提是收入水平要不断增长,收入水平要不断增长的前提又是要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生产力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都是需要投资。”林毅夫说。
) H2 n" E0 z  M; W! m$ F- w
' c2 e  H5 R" k, Y6 X“在经济增长下滑的时候,消费一直会疲软。没有了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机会不断增加,人们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不高的情况之下,消费很难可持续旺盛。”林毅夫强调,一个国家要长期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有比较高的投资增长。投资要能推动经济增长,就要投资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机会,进而收入就能增长,消费才能增长得快。林毅夫提到,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022年,年均经济增长9%,人均GDP增长达8.1%,消费增长每年也维持在7%,是全世界最快的增长。
5 E. b  ~6 e2 r- h4 f+ X7 ?4 N# V' P- w4 z5 d( f
林毅夫同样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要提振消费,最重要就要增加收入增长和收入增长预期。收入增长需要经济增长,需要生产力水平提高,要求不断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这就需要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投资提供必要的融资条件和政策环境,“相信这样,消费会非常有活力”。$ k* m! K0 X6 x4 @9 o1 n9 k2 d
9 j! _# f, O; n  F: N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