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知名早教机构头天促销次日闭店 金宝贝多家门店突然闭店 退款竟要等30年?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4-4-2 10:19 标题: 知名早教机构头天促销次日闭店 金宝贝多家门店突然闭店 退款竟要等30年? 近日,连锁早教机构金宝贝位于江苏南京的三家门店同时关闭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当地多位家长反映,金宝贝门店发出停止运营的通知十分突然,有家长到了教室门口才发现机构已经停止授课。 7 Z( F* O* V6 r S& M. r/ r* i n- G3 m1 ^3 p. \* u* @" ^ 还有家长表示,在关店不久前一些门店仍在推销课程,发展新会员、鼓励家长们续课。但实际上,一旦家长想要退款,则需要等上25年,甚至30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5 e3 h/ Q2 z4 f* y6 p
+ r4 C' C6 _. R+ m& i& J 停业前夕仍向家长推销预付费课程. C* i+ M0 ?- B! q
, C8 Z, n: r: E
金宝贝南京中心3月19日宣布暂停运营三家门店。去年3月底,吴女士在南京金宝贝江北虹悦城店给孩子办了卡,因为月龄小,上课的次数不多,到3月19日门店关张时,还剩93节课。吴女士表示,自己到机构时才发现闭店了,当时家长全部都在门口待着。 7 O5 f9 B \, b' e$ q : W& M5 H5 p y% M/ Z 可查公开报道显示,除了南京中心,从去年开始,金宝贝北京的直营店铺也大幅缩水,上海、重庆、山东济南、广东深圳、江西南昌等多地也出现了门店突然闭店的情况。! o- C2 o' u7 u8 U( {6 C8 K
, I$ @( ?! Z4 w7 }6 B n; A# g4 V 记者也查询了金宝贝早教的官方网站,网站显示,该品牌在中国近150个城市拥有400多家加盟中心,各中心独立经营,与品牌方为特许经营法律关系,主要为0到60个月的婴幼儿提供音乐、运动等相关课程。% }5 x' [- E) I" S; u8 x0 ]5 b
5 p3 m s6 W+ R( H1 _ P. _ h2 v
多位家长表示,金宝贝采取预付费制度,根据课时数量的多少,一次至少缴纳一万多元的学费。# j" B, m/ S( s6 T% @3 z
K/ E! C3 ^) U
据了解,在闭店前不久,还有不少家长刚刚购买课程。南京家长韩女士表示,他们在关店前两三天,还让家长追加课时,几千元几十节课的都有。 H& v3 n# Y4 _8 X1 r4 l2 l2 o' ]! a- I+ U' d" A
负债约2800万元$ \" @$ T0 t, }
完成退费或需25至30年 - L( N0 u/ Q! N7 R! v, h4 T# R# J- U: \# m' b3 H. f
家长预付费的钱款怎么办?近日,记者致电金宝贝早教客服中心,对方表示,南京中心为加盟机构,具体解决方案由中心自行决定。“南京的门店都是加盟的,独立运营,在当地成立了专人售后小组,售后方案要由他们给您。”! q4 I4 ]- x# {; U! j( ~) S
' J3 B+ Q: h1 b! \ y7 P* O
家长们提供给记者的多份文件显示,金宝贝南京中心负债约2800万元,如果家长选择退费,按照前后两份不同的核算方案,金宝贝方面预计花25至30年才能为家长们陆续完成退费。 8 m8 d: F4 \9 g1 }- l 8 N# e; H7 H$ K0 Y' e( ]* l+ E- P, S 据上海家长王女士介绍,金宝贝还提供了其他方案,用已购买的课在原店址附近的其他店铺进行置换,或者换郊区的课。王女士算了笔账,自己买课的费用是12800元,共55节课,平均一节课230元。异业置换,每次至少消耗两三节金宝贝课程,成本高昂。( w( c5 r' K& h3 }3 B% }
9 ~$ A4 X% K* Q( `' \- m6 H
江西南昌家长程女士表示:“有些机构的课根本就不是我们想上的,到他们这里上一节课要划两节金宝贝课,但是不划课也没办法,它也不给你退钱。”1 i' R/ ?: s6 a/ z8 n, v
^& v2 Y0 W0 m; v$ r
据了解,金宝贝南京中心三家门店关闭之后,目前由南京各区分别牵头处理后续问题。 & }8 c- e9 f& d. {8 D0 M2 {) [ $ t; w6 a* l& i) N1 ^ 如何根治预付式消费中的“退款难”问题?. l- @& @3 N) ~$ U' D6 V6 `
7 l0 N4 y# G" s7 \6 ~/ ^+ o4 g 即将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预付式消费作了明确规定,未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还预付款。经营者出现重大经营风险,应当停止收取预付款;决定停业或者迁移服务场所的,应当提前告知消费者,继续履行义务或者退还未消费的预付款余额。 / v: q8 v0 t8 ^7 M( g 3 t# @7 w; S( |* r# [7 Z( Q" v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目前有一些规定,比如像教育培训类的收费,一次性收费不能超过三个月,按课时不能够超过60个课时,但落实得并不是很好。 2 g9 \* Q3 L9 g) ^' n2 D2 F, l" _/ U9 ?" a: S$ B
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经营者存在经营风险,要督促经营者去整改落实。 9 E; a. V+ ^5 G & W+ k% X: E# r* E5 _* u9 Q9 F 要建立预付费安全保障机制,资金存在银行托管账号上,而不是将所有的经营风险都让消费者来承担。据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7 e, n+ U! W1 }
8 k/ y4 T6 I a; A4 K& [+ F 金宝贝闭店背后:被质疑有“职业闭店人”操盘$ }$ X8 O% l/ E2 H5 j3 M h
7 W# K% g6 t7 l. K( J7 f
闭店风波引发关注的同时,社交平台上,有消费者质疑金宝贝闭店背后,是由“职业闭店人”操盘。并总结了“职业闭店人”的套路:更换法定代表人、减少注册资金、搞活动促销收费、突然宣布关店。 2 A+ D3 {9 e9 k. k, K0 c# q8 x2 L! W; b
在上述质疑中,有消费者提出金宝贝多地闭店的动作,都与“职业闭店人”的套路类似。如据九派财经报道,金宝贝上海闭店风波后,在家长密集提起诉讼的1月份,金宝贝集团北京、上海、天津的三家子公司几乎同时更换法人。8 R% E+ q3 v/ q! F/ X8 z0 E
* K9 z' ], T0 S% ?( F. \; H; D 此外,金宝贝还被指不少门店关闭前仍在促销。据现代快报,一位金宝贝南京的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家长一节课都没上,闭店前夕的3月17日,销售还正常向家长推销课包。 / B8 `' r; j B% O; T7 j0 F) C3 r8 |- L+ z& a x# c
截至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金宝贝多地门店闭店背后由“职业闭店人”操作,但有关“职业闭店人”的讨论仍引发不少关注。 % X. K/ q6 L; k { - a' t y$ r- q& a 中介:“服务”过数百家机构,可让老板安全“落地” ! ^( }- s" d4 U# O3 O+ t+ ~/ p$ @( T * H" p: q; N, t- ~- m: E8 ] “职业闭店人早已是公开的秘密”,3月26日,王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他曾作为公司的财务代表参与了部分加盟项目的“收尾”工作。: e% `6 b) D5 c7 K3 K) \
* n: v: K$ f9 H/ a! { 红星资本局以“教培转让”为由,在社交平台上联系到一位自称“有300家校区低成本闭店经验”的人士,对方表示,可以提供机构对接、学员安置、部门协调等服务,收费为债务的5%-12%。 $ k! k$ b* E% l8 r) S7 e4 ]4 y7 i# T 7 y0 M* L# L2 n$ a3 e 从上述交谈中,该人士自称,2019年至今“服务”过数百家教培机构,其中不乏知名连锁品牌。甚至表示,可以让机构老板“安全落地”,提供法定代表人代持服务。6 i, a7 x- Q: P. ^2 P) s0 }
- a7 P7 C& r9 A8 q, q4 `* d 在其个人账号中,有短视频介绍闭店流程:“第一步是清算机构的未消费课时,这时候不要着急通知学员,要做足准备,第二步是联络校区周边的培训机构,以低价转让学员的未消课时,第三步是向有关部门报备,第四步是与学员进行沟通,第五步与物业沟通”,最后还表示自己有专业团队。' U* b) [0 G5 t2 `! E# \( U
% }1 x( n6 a. h 不止教培行业,王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职业闭店”这种操作一般集中在高毛利行业 ,如美容美发、整形健身、快消加盟等,这些行业均有预付费机制。 - s( G* `* \) a; N4 |1 W3 D' [ 9 y( X! ^0 p. V& m/ {! ]9 O2 l 据王先生介绍,“职业闭店”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业内人称之为“关门狗”。他们会在在商家加盟最高峰时期就介入,接管销售业务,到大量关门前,会进行更改股权比例、更换法定代表人、转移流水等操作,甚至在真正闭店前,还会不断搞活动促销,给消费者一种营业正常的假象,再次“收割”消费者。 + E' J2 w% q8 P; U% k+ {% z3 l5 u3 }) M+ c D
王先生称,“关门狗”分工很明确,前段“收”,收背债人收项目;中段“做”,销售、营销宣传、财务管理甚至法律咨询;后段有“通”,做假账、转账、甚至背债打官司等等。 C6 y3 N$ e) f. Z$ W& m2 k 5 p2 f% r' w+ e0 d R Q 律师提醒消费者辨别“职业闭店”套路 " n, s; L0 r3 Z q : A/ V, i) [- H) C4 k# M0 Q; J “职业闭店人的模式是游走在法律边缘”,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中消协律师胡钢向红星资本局表示。" p' w( b- r1 ^+ R3 l
8 F2 G% U/ W9 j0 n" ~
此前也有“职业闭店”的操作受到法律制裁。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某东部城市医美机构在倒闭前先更换了法人代表,随后又做了一次预售。消费者在掌握前任老板和“闭店团队”之间利益往来的线索和证据后,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后相关部门又顺藤摸瓜,抓到了从事安全闭店的中间人及若干团伙。经查实,新换法人代表为偏远地区老者,系身份证被盗用。该案件被定性为刑事案件,医美机构前任老板以及闭店团伙均获刑。- ?9 n, |0 l; a: I0 ^% [6 t" Q* D
1 U+ `4 b. j* M' X" @: h
消费者应该如何辨别“职业闭店”?胡律师和王先生均提到,消费者可以及时关注商家的经营情况,如股东是否明确、有没有相关的行政处罚和法律纠纷,近期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变化等。此外,王先生也提醒,当商家的预充值、预付费优惠活动明显偏离正常情况时,就需要格外留心,不要被促销冲昏了头脑。 . | I' T! ~' U, ]0 t+ p' E( V9 L* G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3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胡律师介绍到,该条例其重点提到了预付式消费。9 f; Q% g; w9 |0 ]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