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3 z1 Y+ p# c4 A2 h3 h. N1 z本次对华加征关税,新能源汽车的关税从25%大幅提高至100%,但由于特朗普时期25%的关税已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新能源车进入美国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向美国的出口份额很小。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中国出口美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6万,仅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1.3%。因此,在屠新泉看来,美国对华新能源汽车税收提升至100%并无实际意义,更像是美国对华霸凌的体现。- ~) y8 o! s" g0 E+ S1 K; p
a. E2 @2 b; F
不过从长期来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撰文分析称,美国对华新能源汽车征重税或促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投资建厂,促使供应链向海外转移,从而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 S! J9 a" O: L! P3 X/ F2 a [ S, P 3 `# }% a: l- W与特朗普关税政策有何不同: u5 ?+ }$ v% f, [9 G2 [
* p7 Y! a, S- x- C; i/ J2017年,USTR宣布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从2018年起对中国加征四轮金额分别为340亿美元、160亿美元、2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的关税,中方也相继采取关税反制措施,中美贸易战开启。直至2022年5月,USTR声明称,两张加征关税的清单将分别于2022年7月6日和2022年8月23日到期,相关关税可能取消,并随后对301关税启动了四年期复审程序。& @$ s. P3 ~$ g, f; t* t3 s) k
' u' I" s7 q- g& _' h5月15日,拜登政府在发布301关税四年期复审报告后,也开始了新一轮对华加征关税举措。虽然拜登在上台后的首次记者会中明确表示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的对抗,且多次声称“考虑削减对华关税”,但之后仍坚持特朗普时期的大部分关税。' W1 y( h; {4 y* U q' i( }, W
8 o) E5 K2 F+ Y; {7 g9 t1 `' p+ M1 M* ~屠新泉指出,拜登延续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一方面是此前的关税对扭转中美贸易逆差的效果并不明显,据美国统计局数据,2023年美国进口价值427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而向中国出口总额仅为1480亿美元;另一方面,USTR对301关税的四年期审查结果显示,加征关税对美国国内产生的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并不大。& q4 m% T- T8 _5 ]
* S7 p# N: T; C. f% P* k5 A* s/ Q Y
不过,与特朗普时期直接全方位与中国“脱钩”的策略有不同,拜登政府在本次加征关税声明表示,他们“谨慎地瞄准”战略性的行业和领域,并将此次大规模加征关税的重点放在中国出口“新三样”,即光伏、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行业。 ( H9 L+ ?0 e p# W2 I& E. r/ `7 R) I3 O C/ q, f3 H, D s! P% l
近年来,全球在清洁技术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拜登曾于2022年8月签署通过《通胀削减法案》,为美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税收抵免等补贴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与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竞争。2024年3月25日,中国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认为美国在《通胀削减法案》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措施上存在歧视行为,并就此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G' k" i3 h7 k5 ?8 C+ {3 W S7 }, z m
值得关注的是,欧盟在前段时间也对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开启了反补贴调查,要求自3月7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为期9个月的海关登记。一旦反补贴调查结果出炉,欧盟将对这些电动汽车征收追溯性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