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B$ J+ M+ y+ w, N' s湖南省吉首市人民法院于2020年7月6日作出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江某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宣告江某某无罪。宣判后,湖南省吉首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二审期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申请撤回抗诉。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1月9日作出刑事裁定,准许撤回抗诉。 : E, u* ~* [! x7 i# N A3 a, Z. Z- m4 k! m
裁判理由 + l; P) \$ ^5 Z 7 O) k |; i% y被告人江某某因遭受多名学生霸凌而携带折叠刀被迫前往现场,在面临多人殴打时持刀反击,综合全案情节,应当认定其行为构成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r% ~6 w. J! T5 |
( P( g: E3 Z! u3 o5 c8 c首先,江某某在遭受学生霸凌时被迫反击,具有防卫意图。面对孙某某等人的霸凌,江某某明显处于被迫状态。此外,江某某面对孙某某等人的霸凌,虽曾有不甘示弱的言语,但不能以此认定江某某主动挑起争端。考虑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结合江某某所处具体情境,不能仅以江某某个别言语就认定其有斗殴故意,进而否定其具有防卫意图。, e" m ^1 j/ Z
& T4 ^% i P% N
其次,江某某在被殴打时实施防卫,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江某某两次持刀反击,均处于不法侵害现实发生的时间段内:(1)面对15人的包围,被对方勒颈摔倒在地,并遭到群殴,不法侵害已现实发生。(2)江某某倒地并被群殴持续约一分钟后,群殴行为虽然暂时停止,但是仍被对方从背后袭击掌掴,不法侵害显然仍在进行之中,并未结束。总之,江某某在被群殴、被群殴倒地仍遭对方掌掴的情况下,借助工具防卫反击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 k) I4 G6 e9 w
: y' y9 Z1 W$ l& }2 ~( x' P5 K
最后,江某某因被殴打持刀防卫,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江某某系在被殴打的情况下被迫实施防卫,虽然不法侵害人未使用工具,江某某使用刀具反击,但是江某某防卫使用的折叠刀并非管制刀具,而对方多达15人,双方实力悬殊,且江某某先后两次被打倒在地并被群殴。江某某情急之下持刀自卫,在手段上合乎情理,反击行为限于对抗不法侵害,并非主动攻击对方,手段有所节制。故整体而言,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H: n8 C0 o; Z3 }3 o7 T; L
( y, o4 _- T; H- y2 u此外,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对于学生欺凌事件,被欺凌者及周边同学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并依法处理,监护人对实施欺凌的学生应当加强管教,并配合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处理。学校或者监护人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C/ Q9 i# n) x5 r$ L; I
! ]2 G: v; }! D2 N相关法条 $ z, v) q& x& i2 O* B ' E, \, \# M; ]% e1 b1 B n' R( u《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4 q4 G- L% Y* l1 ^3 O2 L3 U
4 y" @1 U' c; H4 d▶指导性案例226号 ; Y! h1 U/ h f4 h; J9 I) T" L3 M, A% n9 D* w, N
陈某某、刘某某故意伤害、虐待案3 m; G8 v8 Z3 L% m* a
% j% L0 ~# P9 C0 e5 ]1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2024年5月30日发布) 4 C7 S4 _/ K( W9 G; t& `" i8 J1 |$ { / h$ ~" }7 x. g e关键词 刑事/故意伤害罪/虐待罪/未成年人/家庭成员/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 K+ ?3 _( G. e7 W0 D
+ k- E. A% H+ w
裁判要点6 j3 d0 w! I* w+ \7 x) x3 E
: M, Z U: I; j3 k% D% \1.与父(母)的未婚同居者处于较为稳定的共同生活状态的未成年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的“家庭成员”。 9 e0 v2 }8 T$ ]' i" p5 _$ _6 f! W' Y: o3 B
2.在经常性的虐待过程中,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严重暴力,主观上希望或者放任、客观上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后果的,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如果将该伤害行为独立评价后,其他虐待行为仍符合虐待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故意伤害罪与虐待罪数罪并罚。 8 s+ z3 O: ^' u1 E6 H s, s _) J9 R# n) u- t+ v6 y; ?
3.对于故意伤害未成年人案件,认定是否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应当综合考量残疾等级、数量、所涉部位等情节,以及伤害后果对未成年人正在发育的身心所造成的严重影响等因素,依法准确作出判断。; r5 X# c0 t" S,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