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 m* C$ F4 F; l# {+ _2 f6月16日峰会结束后,与会各方发表联合声明称,各方就乌方提出的三点内容达成一致,包括同意扎波罗热核电站应在乌控制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运行、不接受任何威胁使用或使用核武器的行为;黑海和亚速海商业航运的安全过境对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乌农产品应安全、自由地提供至第三国;必须通过“完全交换”以释放所有战俘等。声明最后强调,实现和平“需要所有各方的参与和对话”。 / {# v7 _% |; G" H B+ S2 @ 8 }3 J0 v. K+ u7 ~8 ]. P0 C路透社称,声明忽略了更棘手的问题,如乌可能的战后解决方案、乌是否可以加入北约或如何管理俄乌双方的撤军等。此外,联合声明没有选择将当前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称为“侵略”,而是称之为“战争”。( G p( ?- P7 W4 D, R3 g
3 k3 G1 Z. |3 c7 s. e& P13日BBC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峰会联合声明的措辞直至当日仍在讨论之中,文件中部分措辞的“模糊”是为了让尽可能多的签署国、主要是全球南方国家参与支持。彭博社与路透社也均指出,说服主要的“全球南方”国家加入孤立俄罗斯的行列是乌克兰为此次会议所设下的目标。* E1 @# v% _5 z
4 ^ l! l2 O6 h* Z! {消息人士还向BBC透露,峰会组织者面临着两难选择:是讨论“乌克兰和平方案”的更多要点、牺牲签署这一声明的国家数量,还是讨论更少要点,但收集最多国家的签名。消息人士称,基辅最终倾向于第二种方案,并在今年3月底开始相关工作,瑞士在其中也“发挥了作用”。同时,与会各方最终达成的意见将由“中间国家”传达至俄。2 S3 c# _1 d" U. x5 P, x# G
3 G4 T, o+ r T: o2 C$ m不过,最终西方大国及其盟友并未说服一些主要的“不结盟国家”一同签署会后联合声明,包括与会金砖国家在内的14个与会方。* W. `# D R! j6 D7 v( z
- |8 u- t c/ K* f. h5 U. F% {
此前,瑞士外长卡西斯6月10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瑞士一再表示,没有俄罗斯就不可能有和平进程。“问题不在于俄是否会参与和平进程,而在于俄何时会参与和平进程。”瑞士正集中精力寻找几乎所有现有和平计划中重复出现的问题,并将其带到第一次峰会上,以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从而进入“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