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职业倦怠、懒政惰政现象是催生借调现象的重要原因 网络图 0 [! h! E" ~ K) {4 F: Z( q& O' [; ?: U6 ?' Y
年度考核的“边缘人” 5 c+ G5 l: _# Q( u I l9 f( W% M' @7 o s3 |
年度考核也是不少借调干部的痛处。- \, p# b* \! O% v; t
; U( r6 n8 N0 q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公务员晋升职级所要求任职年限的年度考核结果均应为称职以上等次,其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任职年限缩短半年;每有1个年度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等次或者不定等次的,该年度不计算为晋升职级的任职年限。- w! Y, x5 t/ T
/ b0 I( L/ ~" Y1 s. i6 e4 B) [1 A
目前,各地借调人员考核办法标准不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借调期限满6个月以上的,年度考核在借入单位进行;二是借调人员的考核由原单位负责,借调单位会将鉴定意见反馈给原单位,原单位以此作为考核依据。" D0 l- ? ^5 d# V
; V* }0 B H" n8 b8 ^" A但在实际考核中,王文杰和来自不同省份的多名借调人员都向澎湃新闻表示,未见到借调人员参与借调单位的评优。而原单位考核时,也一般默认不将借调人员放在优秀等次。- u1 ?/ [ C; w' K& Q
" B+ i. U6 B8 ]( Y. R' R
贾梅所在的乡镇政府年度考核优秀等次20%左右。与她同期入职的10人中,有6人2022年度考核“优秀”,有3人2023年度考核“优秀”,唯独她连续两个年度都是“称职”。在奖金分配和晋升职级方面,与同期入职的同事相比,处于劣势。 * K" m9 ?/ d/ L1 W" k- c. { i# |! A- p* w2 {9 r
贾梅告诉澎湃新闻,和她同样被“借”出去的六七名同事年度考核全部是“较好”。贾梅记得,有乡镇领导讨论年度考核时称:“如果把‘优秀’给借调出去的人,怎么对得起在单位里累死累活的人。” / K. q) f7 H! o4 h4 S! ^/ B7 G+ ]( g7 Y# K- X0 F
2022年考核结果出来的那天晚上,贾梅反复翻看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面记录了很多次她加班到凌晨的经历。“我上班不是为了躺平或者晋升,只是希望被肯定。”0 p8 x) B q: z2 K
. o( H7 _4 Z) M
在论文《乡镇干部借调现象研究》中,作者对L县综合发展考核办法进行了调研。其中,考核项目含有民主评议选项,需要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参与评议,不在原单位工作就先天丧失了与机关干部交流认识的机会,民主评议分数就会受到影响。0 ~1 v5 L8 w, \& B7 K
" m; e6 J9 U' X4 N4 e A
某市直部门副局长提到:“有位同志在我单位借调时间一年,表现很优秀,但是原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对其工作事迹并不了解,我向其单位沟通过,但是考虑到其他在岗工作同志的情绪,一等还是没有给到他,我看工作人员情绪比较低落。”0 g$ @6 o, k/ y$ L3 h: w2 t+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