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g7 y8 z3 f' D- {其实,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0 {% ?/ N6 l/ H0 m" F' n$ C8 j0 x6 F. E5 A4 k% i' z* d; v: o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9 s9 c' c# D( M) {* K # V, V9 _3 G: l1 c( w+ u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 v R" y. V' z# h. z3 r& B6 B4 m; l& b+ H ?$ ]
如何过好三伏?
伏天一定要:防寒!6 I; {. d6 D o
9 B) O( p, s' y/ k
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 8 @3 G6 x9 t2 J( j M1 { 5 f! h/ T3 X# Q. H4 B错,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 & @- G8 D$ D2 j7 O# q: m- h; \! P+ Z$ H* G S! T V
夏天不防暑要防寒?不明白的人,赶紧往下看!1 n+ e; {) _- f2 ?
0 M) E, \1 k1 n2 {5 n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7 a# f1 o! y w, R
7 A, A3 K9 N/ N, G1 c, f
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u/ C* Y, V1 l. K2 u0 C+ ~
& c% ?1 [8 l+ y
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9 s6 j) r2 C$ c2 W% p
0 I) T2 K- }, |8 s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P. e4 ~2 O/ x
0 n; B. X$ D* `7 T |
你没听过“冬病夏治”?或者“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吗?”1 q0 \( @& k1 `" c* U
% K0 Q8 v. X8 ~2 Q2 \3 `- F
这是因为你可能在伏天时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导致了寒气入体:受凉,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等,常吃冰凉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 8 A* {' X# u( M4 G! p- g 9 U( O* E8 U4 b/ R后果多严重呢? / g! `9 j6 d) r N8 ?' w 1 x1 T& L6 R) N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位30多岁的女性,夏季一天要吃5根冰棍,每天都要吹空调和风扇,两年以后,她得了硬皮病,全身皮肤变硬变黑,并出现内脏损害,这就是寒邪由表入里的严重后果。8 _: W' l0 X5 y" v, @
2 B k2 R* D; n1 u6 ^
三伏天防寒,就看这三招!
5 g8 I! z" o* m3 H瓜:入伏吃三瓜8 m. P, V& y9 v8 j. G$ \8 Y
* Q! ]' |2 m: Q$ W: j最热的三伏天来了,一定要吃三瓜! $ [( H5 d9 {$ M. W9 P2 {8 V) @$ b$ m
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帮助排除毒素,非常适合三伏天降温防暑:3 Y* S; {8 T. b7 V0 h
$ m+ u7 N+ T Z8 _4 b9 Z1、吃苦瓜7 O5 X b8 U! l9 D* J5 h0 X9 _6 Z
! {' H+ Z q6 R' s0 ?: J" i
苦瓜的“苦”,才是营养的关键和精髓。, t9 R, | U" E. ]
$ W9 x, c3 t7 I* R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 & w# N6 ]" ?! j+ n% Y & x, d8 l" Q" F1 L% q6 c Y+ F5 F2、吃丝瓜 6 _+ Z1 b& p. p + a/ f, i! q* p2 J/ q8 Y4 m1 l# b丝瓜含全身都可入药。而且丝瓜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 f+ T; O1 v: U8 y# @3 S! W) J- C; O
丝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 g F: W% ]! F3 J6 H
3 O( k9 {$ Y; i7 E3、吃冬瓜 3 t) ?4 N1 h; Y, b, T# j0 e 0 ~4 f% U3 s' I, ~1 ?$ v! C5 s“冬瓜”听名字就知道非常适合炎热的三伏天食用。! K+ w' F0 p! i
$ {* L! X; |1 i' i: Y3 S
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而且冬瓜含水量较多还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 @+ G" [( i z) T& L6 q- o9 M) g* }9 _2 r+ }1 ?) M
一年中最可怕的时候就要到了。三伏过不好,是要留病根的!8 x' `6 X0 |; E. ?5 S3 T
/ u9 G) E' l! L2 y1 E. \+ M( Z三伏到了,不论男女都要这样养生!避邪气、祛病根,就靠这些方法了,赶紧传出去,让更多亲朋好友都知道! 9 x8 b n% ^+ ]5 @5 u6 s7 w: O5 E, F. }8 R( P- W" o. R. ?
三伏天,贴“三伏贴”,调理身体 ; a g+ q- s0 {9 z/ \- s ! ?# |7 B& u. O6 p f4 n三伏天是一年之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K$ G; o0 ~- G! B* P- e4 r
0 D& T9 R; ]: e0 u a' E$ P( R《黄帝内经》里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很多人问:三伏天这么热,为什么还要养阳呢?因为“三伏天阳热盛于外,伏阴潜于内”也就是说:这时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而三伏天天气酷热,人们喜欢一切寒凉的东西:食冷饮,吹空调,洗冷水澡;总之怎么凉爽怎么做!不仅阳气耗损虚亏,并且埋下病根!体内阳气弱了,寒湿之气就上身了啊,不病才怪!特别是人体五腹六脏里的寒湿之气是万病之源! 1 y' R4 b3 a8 G7 M/ `! n" o! R, h3 l" O1 H/ {4 l7 L
在此时贴敷温散寒邪、扶助阳气或芳香走窜的药物(最常用的药物有附片、肉桂、细辛、白芷、荜茇、高良姜、生姜、白芥子、半夏、麝香、冰片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扶助人体阳气、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防治冬季易反复发作、加重的疾病,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 L4 Z9 s$ V' E; Z! e9 i( j5 p P& i
传统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炎热,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在“三伏”时节进行穴位敷贴(即“三伏贴疗法”),可以扶正祛邪,调补阴阳,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疾病。 ' O s2 M" e# O; S* K7 _3 V' _ % M) N; T# i h4 A' o0 n* S三伏贴冬病夏治缘由 . K e/ e3 `& f, W( [- J% W5 }2 U: Y; C0 y. L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因此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 ) \; V. X3 p( V) H 6 b* X# u$ _+ J& w9 Q [) k0 F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易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体质在这一时期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处于“不佳时期”,在冬天治寒症,就像在雨天晾衣见效缓慢。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 6 d+ s+ Q8 L& t- n2 v4 Q ( |, n1 w k6 k7 A6 C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地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天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w" ?4 k" S+ Q
8 _! x u" r4 S9 P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贴,是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中医的针灸、经络与中药学,通过将中药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的外治方法,通过这种穴位治疗法可以扶住人体阳气,驱散体内阴寒,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 z( b. @, g% h& w7 r% g. A9 X' \" ~& l
三伏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一些在冬季容易产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以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7 D" w/ D I; W' O6 K1 v1 Z
8 {$ {) e& d, w" S: B8 B8 \) S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 F, A' Z: W! R0 ?0 t) `. e: @/ s7 B6 l
夏季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最疏散,经络气血流通,利于药物渗透与吸收。是温煦肺经阴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此时贴三伏贴效果大于平日。0 {. N! N3 a! D- _
- w+ L/ a8 ^1 c9 B三伏贴的治疗原理和贴法6 c, S- y/ T |' L' q
" F/ _. ?; q7 z" G5 X: v- U+ |" H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学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治观和“春夏养阳”利用季节特点对抗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可收到标本兼治之效果。" o5 m7 p ~2 i& s
3 e/ J9 t' N; c: D具体而言,冬病夏治是指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特别是一些阳虚体质的人所患的虚寒性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调理,以温补阳气、祛除寒邪、温经通络、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从而使这些疾病得以治愈或减轻的常用治疗方法。* V @' P* e. k& {
6 B5 X9 N4 S, W2 d许多中医外治法对于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在其缓解期预防急性发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常见方法如穴位贴敷、穴位埋藏、刮痧、拔罐、脐疗、艾灸(艾条灸、隔姜灸等)、针刺治疗等不胜枚举,用以协调脏腑,平衡阴阳。其中穴位贴敷的穴位经皮给药方式应用较为广泛,“贴三伏贴”因为应用方便且疗效好,所以最易被人接受和应用。 3 f; ?0 p0 E, u7 ~, I+ ? ! ~- h7 C$ [% m0 L q: V- z; x: S" P" ]三伏天贴敷三伏贴,其实就是利用大自然的气候对人体的影响,顺时应势用药物改善体质,体质增强了,到了冬天就不容易被寒邪侵袭而生病了。! k+ A l1 T) m& b; v1 n
) i7 ^4 W) [. t# T" T1 F简单说,就是未病先防、欲病先治、养正祛邪。所以,才有三伏天“冬病夏治”这一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 [: B% g4 G9 G
: ~, ], ?" q% g! T/ U
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如今的三伏贴的应用范围很广。 - _3 q5 E& @' ^: g7 L- V* _" v# V z- e 2 n5 K! i3 U0 Y7 H7 R7 @比如冬季慢性的肺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儿童的哮喘、过敏性鼻炎都是适合的。( A3 a2 p2 r9 L; n6 ^2 O
2 X) `2 z* N3 y- D8 k) b
比如卫气不足体虚易感冒(抵抗力差)、脾虚腹泻、食欲不佳、身形瘦弱者都是合适的! J6 F2 e/ T3 i4 N! |5 U2 {: [4 y
& `# G x: g9 U4 ?4 K8 z8 k痹症类型的,比如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盘突出,还有肩周炎、腱鞘炎等等都可以敷贴。- T" z# P* J* D4 ?& d
9 K" R1 `5 B8 r妇科慢性病,比如宫寒、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等可以进行敷贴。 # c* ~$ j, O. G+ h! M) B* r - W- a+ ]' x. Y, R m除了论述疾病方向,从体质这块出发,亚健康人群比如阳虚体质、湿寒体质也特别适合敷贴。9 Q* ~5 |9 _# W3 x
3 W) a5 W) A' _0 J* j
①三伏贴最开始的应用场景就是关于慢性咳嗽等问题,很多肺性疾病里都有咳喘的症状。对于此类病症,主要以大椎穴、肺腧、膻中穴、关元穴、天突穴这5个穴位最为主穴。
; i; R4 m3 M! c$ {5 ~1 m/ W肾俞穴的详细取穴位置在后背正中线上与肚脐平齐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命门穴,肾俞穴就位于命门旁开1.5寸的位置上 ! _% I7 _( X7 R) B% g+ K& S. }+ W$ R- ~. N- h v
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三个椎体,下缘旁开% _" U$ y7 p" k8 L% M0 E3 O
* g" v. d. R# G9 C* b) m. n2横指处! C0 v7 z( K" Y" f1 ~5 B
" Y+ P+ [3 |( C" j8 W1 x
④月经不调等症,属于寒虚型的人,表现为经期小腹疼痛,胸胁胀满不舒,经量少,颜色淡,有血块、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尿频,痛经,早衰,耳鸣,耳聋,脱发,头发花白。 7 ]$ O* N! q' A0 Z 6 ^ Q. b8 o8 k2 B. \6 a8 J主穴:血海、脾俞、肾俞、三阴交、中极、归来、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