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等三罪表面证供成立(资料图)4 F% V/ c5 K8 }4 P, [4 L
乱港分子黎智英及乱港媒体《苹果日报》公司涉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及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等罪名案,25日在香港特区高等法院审讯。3名国安法法官裁定黎智英于本案面临的三罪表面证供成立。延伸阅读% ~3 I3 a, D7 a. K, ], k. Y
) A" M6 |8 g5 d5 E( S' U起底“祸港四人帮”首犯黎智英:75岁的他如何一步步成为阶下囚: n D9 N, o; y4 p" T
- J* U# ?2 C& }
(2023年)12月18日,香港“壹传媒”创办人、反中乱港分子黎智英涉嫌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在香港西九龙裁判法院正式开审,其有三项控罪受审,包括两项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以及一项串谋刊印、发布、邀约发售、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罪。审理过程预计需要80天。1 C c( K* q+ D& j* S' y
从偷渡客到乱港者 8 d5 E0 S5 B! ]2 x) X8 S" H+ Y1 E3 f# s4 H* R
黎智英,1948年出生于广东,今年75岁。小时候家境贫困,只能到车站帮人扛行李赚生活费。一天,一位港商给了他一块巧克力。巧克力的甜蜜味道让他觉得那是人间最美味的食物,而巧克力来自香港,香港也必是人间天堂。9 m' S) O T8 r
$ }6 }6 d/ `( E! s于是,在12岁那年,黎智英只身一人,携带1元港币偷渡到了香港。 ; \' c! Z* J& G# T' v# t) ] . T. I3 l* `+ ~2 H) ?3 A0 u6 ^. {偷渡客的身份让他从小受尽了白眼和歧视,只能靠做童工养活自己。2 L# }% I. L' T4 k
) f; f9 V9 h+ C$ c: G* }$ y
做童工时,黎智英认识了一位看仓库的退休英文老师。在这位老师的帮助下,没上过学的黎智英开始自学英语。没过多久,其英文水平突飞猛进,甚至能假装ABC了。. I% F) q( P4 ^7 Q9 v
9 ~5 x. h8 ?% p( k7 E* v* n
由此,黎智英过上了与以往不同的人生。很快,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并在后来成为一名经理。 h0 S! G* L. b* M
5 o9 ?# j0 i% _& ?2 i7 r6 E7 @$ @/ X
1973年,香港股市遭受股灾重创,黎智英在此时将省吃俭用攒下的7000元港币投进股市,没想到,一年之后就赚了25万。这笔钱在日后成为他创业的“第一桶金”。 ; f4 B& a; c! l* x% |% { ) X! T$ X5 \2 r g5 s; r1981年,黎智英在香港创办了“佐丹奴”服装公司。 v. k$ |9 M+ [# }1 b( k; j " z; O; @# z6 k“佐丹奴”的成功,让黎智英成为香港知名的服装大王。不过,他的野心可不止于此。1990年,42岁的黎智英将营业额高达16亿元的“佐丹奴”股份全部售出,创办了《壹周刊》和壹传媒集团,转做“传媒大亨”。 3 t( N' H! B- @9 n8 G * S# D# W ~1 y [为了让《壹周刊》在众多港媒中占有一席之地,黎智英采用了走偏门的方式:满版尽是夸张的标题、耸动的图片,以及不设下限的内容。如此一来,《壹周刊》迅速打开销路,占据了周刊市场的大部分江山。后来,黎智英更是将“只要是读者要的我们就给”“没人性才能做传媒”作为办报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