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伊顿纪德官网 $ J, h1 K$ @# ~2 H; x0 Z. ^ : M* `6 c$ r7 I7 I$ I0 a越来越多集团化品牌的入局,也在一定程度推动校服行业格局向品牌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前述《白皮书》提到的行业趋势之一。5 J3 u! s% p' O6 P
( k J) \8 r* v7 m/ m$ N5 ]
姚滟若告诉界面新闻,大型服装企业往往可以利用其供应链和研发优势,提升校服产品的品质和性价比,由此带动行业竞争。这也呼应了消费者端的变化,即家长们对校服要求也在提高,不再是一味追求低价。/ u: ^: B/ z" h) ?6 w
* T {% b# ?( ?% h
“现在的学校对校服的要求越来越多了,无论是美观程度、面料品质,还是功能性,都有零售化和常服化的趋势,不再是原先那种宽宽大大的款式了。”姚滟若说。举例而言,如同常服的细分化程度更高,一些学校也会在校服中加入防晒服、泳衣等品类,以便覆盖校园外的穿着场景。 : p9 N8 }8 ^# R7 t- a/ U% U. j3 ?. ?, z
除了供应链和产品外,服务质量、拓客能力对校服企业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竞争力。2 d$ q* l' y( x" l$ w/ Q
' [) X1 I& ]" T5 u P$ f由于校服采购的季节性强,交期集中,所以服务质量的关键一点是要定期交付。这对工厂的产能稳定性和信用度要求较高,自有供应链的企业优势自然更大。, n2 Q7 N# S H& s' Z
9 {; H+ i$ w) U3 M( t7 E9 F
而拓客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优势,相较于地方企业,集团化企业通常更有能力协同内部资源,做多点布局。例如据姚滟若介绍,衣俪特校服就与报喜鸟旗下职业装品牌宝鸟共享办公资源,在全国设立了200多个办事点。5 @+ Z8 p) B& x% M( m- R. F8 }0 G
3 r( E4 \ g8 u, m ?" M/ \值得提到的是,近年来生育率下滑也可能成为改变校服行业格局的催化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18年开始,中国出生人口数明显萎缩,到2023年出生人口数为902万,与2017年的1723万相比跌去近一半。而2018年出生的儿童刚好在2024年进入小学,也就是说,出生人口变化对校服行业的影响正从当下开始逐渐显现。2 h$ ]/ M* ~; }" J- M Y
- T" v5 j. G+ M& m: a3 Y蛋糕变小对于集团化运营的校服品牌来说或许还不是最迫切的挑战,毕竟其市场占有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对那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校服企业来说,面临的压力无疑将与年俱增。 $ p8 K2 g0 w) z ^- E% k. F- i2 X$ J% A # H! W: I m5 o1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