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人出生就在罗马”,这句话,用在年轻人身上显得格外扎心。
广东某四线小城,上演了一场“现实版人生对照组”:
26岁的失业女生蜗居在家,看着发小全款房车、岁月静好,第一次体会到“原生家庭差距”竟比深圳到老家的距离还远。
年前遭遇裁员潮的她,在深圳投了上百份简历,却连面试都没有,住着租金800的出租屋,女子感到很焦虑
原以去大城市能见见世面,拼出一番天地,却在和发小的聚会上被暴击——那个留在家乡的闺蜜,早被父母铺好了红毯人生。
当“小镇贵妇”和“深漂难民”坐在同一张奶茶桌上,空气里飘着的不是珍珠的甜香,而是命运参差的苦涩。
父母的眼光和高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很深奥,却也很现实。
事情发生广东一四线城市,女子已经回到家了,回到家,虽然还有一些压力,但整个人都是比较放松的。
女子是99年的,今年26岁,之前在深圳工作。
天有不测风云,女子年前公司关门了,她也就失业了。
女子在深圳很焦虑,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房租水电生活费,一样也不能少,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思来想去,女子决定,先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好好思考一下未来人生的路,看看怎么走?
不聚不知道,和发小谈心才知道,发小现在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和她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发小是好闺蜜,比女子大一岁。
毕业后,发小没有去什么大城市,直接就留在了这坐4线城市,找了个朝9晚6的工作,现在工资到手5000元。
女子想想自己在深圳,工资是高一点,但是交了房租水电,工资也剩不到5000元了。
而且,发小的爸爸妈,给她全款买了一套复式,是她的房子也是她的家。
去年,发小还提了一辆车,车贷也没有任何压力。
她现在的目标,就是谈恋爱,然后谈婚论嫁。
女子看看自己,如今一事无成,虽然可以住家里,但房子以后可能会留给弟弟,自己总不能一辈子赖在家里。
不得不感叹,有父母帮衬就是好,至少有了房子,解决了人生一大难题。
父母给的底气比加班费实在多了。
当年嘲笑留老家的人没出息,现在人家二胎都上幼儿园了,我还在为房东打工。
别扯什么奋斗改变命运了,现在阶级跃迁的梯子早被房价焊死了。能全款买房的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看着发小在父母羽翼下岁月静好,深漂族终于读懂《红楼梦》里“好了歌”的悲凉:
我们以为逃离的是小城的庸常,殊不知,大城市给的不外是高级版的生存游戏。
有人算过一笔账:在深圳月薪1.5万,扣完五险一金和房租,可支配收入竟不如老家体系体例内5000块的发小。
更残酷的是,当你在出租屋里吃泡面加班,人家正在父母装修的婚房里享受生活。
真相,往往藏在对比的裂缝里。
26岁就被催婚催育的人生进度表,喝茶打牌,就能预见退休生活的逼仄感,还有永远绕不开的七大姑八大姨式职场天花板。
选择从来不分对错,只看你能否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大城市给得起996的福报,也给不起一个安身的厕所;
小城市送得出全款房的温暖,也买不回闯荡江湖的酣畅。
《围城》里说:“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这话放在2025年依然辛辣。
给所有在十字路口徘徊的年轻人三条锦囊:
1.若父母能给四个二带俩王,就别非要去拼单张A;
2.无论在哪,持续学习才是打破天花板的金刚钻;
3.别觉得没选的路,就铺满鲜花,每条路上都有硌脚的碎石。
正如网友神评:“人生不是非A即B的单选题,选C可能正在发明新大陆的路上。”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