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竹今年34岁,出生在湖北仙桃,如今在武汉定居,和妻子育有一双儿女。去年漂流长江时,他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在江边长大,“小时候,听说了尧茂书长江漂流的故事,便萌生了一个人漂流长江的念头。去年之所以决定挑战长江漂流,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一下生活,挑战一下自己。”妻子唐女士也尊重丈夫的选择,“他一直有颗想要探险的心,从刚认识到结婚,他无数次提起过长江漂流的故事。”
于是,从去年6月6日开始,孙文竹一人一艇,从四川攀枝花顺江漂流而下。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段漂流时,他还经历过翻船的生死时刻,“船被一个浪打翻了,我在后面游泳拼命追,起码在水里泡了一个半小时,漂了大概30公里。我一度认为要‘挂’在这里了,用装在防水袋里的手机录了遗言。幸好后来江水流速减缓,终于追上了船。爬上船之后,我浑身发抖,趴了十几分钟才缓过来。后面的旅程就安全多了,基本上没有出现过意外。”去年11月16日下午,孙文竹在上海崇明东滩日出点上岸,结束了全程超过3500公里的长江漂流之旅。
在家休整了几个月后,孙文竹即将开始挑战黄河漂流,“之前就做好了计划,挑战长江完成后,以后继续漂流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这一次,他计划从海拔4000多米的青海玛多县黄河源头出发,先用一周左右时间适应高原环境,然后沿着黄河干流顺流而下,途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最终抵达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全程约5000公里。
为了成功完成漂流黄河的挑战,3日晚,孙文竹已经抵达青海西宁,提前开始做准备,“接下来还要坐9个小时的大巴车到玛多县黄河源头,等皮划艇运到之后就开始漂流。黄河漂流难度最大的部分在上游,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玛多县最近气温都在3度左右,晚上低至零下10度,这是一大挑战。我打算先适应好了再下水,安全第一。”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他这次还准备了一条新的硬质皮划艇,随身携带氧气罐、高寒露营装备等,为野外宿营做好准备。值得一提的是,黄河从内蒙古到山西的这段河道落差较大,水流速度较快,还有壶口瀑布这道“天堑”。对此,孙文竹表示,瀑布无法漂流,他将采用去年绕行白鹤滩水电站、三峡大坝的方式,通过陆路绕过,“进入山西之后,黄河水流就平缓下来,漂流难度就不大了。”
对于个人能否在金沙江、长江水域漂流一事,上游新闻记者去年曾咨询过沿途多个城市的海事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原则上不可以,一旦驶入船舶航道是比较危险的。但他们也表示,目前并无相关法律规定禁止个人在江上进行漂流,一般都是进行劝导,以教育为主。一名长江下游地区的海事部门工作人员还表示,孙文竹在进入所属城市水域时,通过12395热线进行过报备。孙文竹告诉记者,在长江漂流过程中,沿途的海事、航道、水上公安等部门工作人员都会向他宣讲法规,提醒注意安全。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