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四川少年小沈(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平台随手点赞一条“豪车炫富”的视频,竟险些遭遇意外。视频发布者通过私信与其联系,以“国外公司高薪招聘”为诱饵,许诺“三天赚五万,报销机票”。
单纯的小沈怀揣着“一夜暴富”的幻想,偷偷乘坐飞机抵达广西南宁。在这里,他与其他求职者被分别安置在宾馆、酒店、民宿等。待时机成熟,犯罪团伙租用面包车将众人转移至偏远码头,最终通过改装渔船实施跨海偷渡。
“他们说这是去海上体验生活,结果却像牲口一样被塞进船舱。”回忆起那段经历,小沈仍心有余悸。海警锁定违法航迹
海警执法艇在执行夜间巡逻任务时,在大风江入海口海域发现一艘行迹异常的木质渔船。据执法员回忆,该船不仅反常地在收工返港时向外海航行,且航速忽快忽慢,极不符合正常航行规律。结合近期接到的多起人员失联协查通报,执法员立即判断该船存在重大嫌疑。
然而,面对海警发出的停船指令,嫌疑渔船非但拒不配合,反而加速向外海逃窜。这一明显的对抗行为进一步印证了海警的判断,执法艇随即展开追缉。
执法员发现,目标渔船状况极其糟糕,船体老旧开裂,船棚在航行中摇晃幅度巨大。“强行逼停极可能导致其船体破损甚至沉没,风险极大。我们采取了并排行驶、逐步压缩其航行空间的方式,将其安全驱赶回近岸方向。”
狭小船舱竟隐藏15人
经过约半小时的紧张海上较量,海警成功将嫌疑渔船截停。执法人员迅速控制船上2名船员,并对全船展开细致搜查。当打开狭小的船舱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在高度不足70厘米的密闭空间内,人员拥挤不堪,紧贴船壁,身上沾满油漆,个个大汗淋漓。经清点盘查,确认船上共载有15名意图偷渡出境人员(连同船员共17人),该船涉嫌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
案件侦破过程中,海警机构发现这类新型犯罪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精准投放”,诈骗分子通过算法分析用户行为,定向推送高薪招聘信息;二是“技术隔离”,强制要求下载境外加密通信软件切断追踪链路;三是“心理操控”,利用青少年物质欲望编织“暴富神话”。
“这类案件往往涉及境外电诈集团、境内中介、蛇头等多方势力,形成隐秘复杂的犯罪链条。”海警执法员介绍。
海警执法员提醒广大群众:天上不会掉馅饼,“高薪无门槛”背后往往暗藏危机。发现疑似偷渡线索,请立即拨打95110海上报警电话。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