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全是假的!“新骗局”,已有很多老人上当,建议转给爸妈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昨天 16:51
标题: 全是假的!“新骗局”,已有很多老人上当,建议转给爸妈

私域直播兴起,老年人竟成“头号韭菜”。

9月21日,曝光了一起新型骗局,私域直播成为“坑老”通道?

55岁以下禁止入内,不少老人掏兜上当。

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后,更多细节被曝。

新型骗局,围猎老年人

不到55岁不能加入直播群聊?

2025年9月21日,曝光了一起新型骗局,瞬间引发网友关注。

披露了一个典型案例。

家住上海宝山区的王女士,不久前了解到了私域直播。

进入直播间后,在商家的大力宣传下,王女士一口气购买了10盒宣称对肠胃有益的益生菌产品。

但没想到的是,因为这10盒益生菌,王女士却遭到了家里人的埋怨。

花钱不讨好,到货后,王女士的家里人都对王女士购买的这些东西嗤之以鼻,根本没人敢吃。
$ }1 v7 J" n, |9 `

家里人的态度让王女士也挺委屈。

于是王女士前往市场监管局咨询,想要一探究竟。

相关部门结果一出,王女士傻眼了。

经过市场监管局调查后,最终认定王女士购买的益生菌产品,仅是普通食品,并非所谓的药品或保健食品。

直播间中宣称其有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属于虚假宣传。

“花了大价钱买的东西,结果却什么都不是。”王女士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但在深入了解后,发现王女士观看的直播间还并非一般人能刷到的。

与传统的公域直播不同,王女士观看的私域直播往往是通过微信群将老年人引导到特定的直播间。

而这些直播间通常需要输入密码才能观看直播带货的内容。

也正是设立层层“门槛”,私域直播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那这些不法商家是如何利用私域直播坑骗老年人的?

近年来,一些私域直播平台先打着“免费送鸡蛋”“领红包”的旗号。0 C7 E) j  g" q9 a" N. k! C5 A5 u

在社区周边快速搭建微信群。

以为天上掉馅饼,群里的老年人一开始或许只是为了拿到免费的鸡蛋或者红包。

但在商家的诱导下,渐渐地却被带入虚假宣传的直播中。

而且,王女士观看的这种私域直播规模不小,甚至已经形成规模化的布局。

光说王女士观看的“国科优选”直播间中。

记者就发现在其官网上宣称,已在全国600多个市级行政区域开展业务,且有超过5000个经销商。

记者顺势在地图上搜索国科优选在北京地区的门店,发现在半径30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将近30家。这些门店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将老年人拉入专门的私域直播微信群,并通过群内不断转发直播链接,鼓励老年人观看直播。

记者随机挑选了几家国科优的门店,

尝试加入这些门店私域直播微信群,但都被拒绝了。

其中一家国科优选的工作人员给出了一个解释。

公司有规定,要求55岁以上的人才能进群。

涉及群众不少,相关部门火速介入。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经过王女士这件事,执法人员顺藤摸瓜赶往王女士线下提货点展开调查。

虚假宣传板上钉钉,但案件的查办却给执法人员造成不小的困难。

原来,商家将宣传与产品实物进行了分离。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顾客从门店提货,但门店内并没有直播间里介绍的产品陈列。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终归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目前执法部门已对涉事方进行批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人民币2万元整的行政处罚。

后续,为了深挖私域直播的真相,一名符合年纪的记者选择“羊入虎口”。

记者进入门店后,主动向工作人员咨询门口“进店有礼”的活动。

但工作人员却告知,目前只有通过进群才能享受相关优惠。

在进一步交流中,工作人员推出加入微信群参与听课可获得红包和电子消费券。

进群听课有三毛钱的红包,有一块钱的电子消费券,关键的是这些红包和优惠券可以购买店里任何产品,抵作现金使用。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当记者表示愿意加入门店微信群时,却并没有第一时间成功入群。

原来门店工作人员提出进一步要求,必须通过身份验证和答题才能获得奖励。

按照门店一步接一步要求,记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加入了微信群。

据记者描述,刚开始前几天,群里每天都会发出直播链接和观看密码。

就这样持续了20来天,没想到直播间突然宣布停播,后续又给记者踢出群聊。
" b) o% d' i, T% n" L, h

由此看来直播套路和王女士描述的一致。

在乱象丛生背后,上当受骗的并非只有王女士。

无独有偶,止损指南

除了上海的王女士被骗,北京市丰台区的刘先生也相继“中招”。

据悉,王先生购买了12盒商家声称能替代药物的羊奶。

结果发现这款羊奶其实只是普通食品,并没有直播中宣传的医疗效果。

对此,有专家表示,私域直播正逐步成为老年人群体消费的隐性陷阱。

不仅会对老年消费者造成了经济损失,严重的话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

也为广大老年人提了个醒,看直播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对于商家的宣传,要做到“不轻信、不转账、多核实”。

但如果真的不幸被骗又该如何止损呢?第一步,发现自己受骗后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并通过12315平台投诉,向公安机关报案。

其次,在观看直播时,尽可能保存直播录屏、产品包装、支付凭证、群聊记录等。

这些将成为执法部门查处案件的关键证据。

最后,如果真的“中招”,也不要陷入过度自责,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对于央视报道的这起新型骗局,您怎么看?

您观看过所谓的私域直播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经历。


: Y; `2 E+ Y, e* P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