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前,欣欣出现咳粉红色痰、呼吸困难等“感冒”症状,当地医院检查后,血肌酐指标显著增高,初步判断为肾功能衰竭。由于病情危急,欣欣被紧急通过救护车转入湖南省儿童医院ICU。
“刚开始没法确定是急性还是慢性,进ICU做了一系列检查才明确,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张翼回忆,感冒只是诱因,它加重了欣欣的症状,还引发了肺水肿、心衰等慢性心脏病并发症。
经过血液透析缓解危急症状后,欣欣转入专科接受进一步治疗。考虑到儿童治疗的便利性,医护团队为她选择了腹膜透析方案——“小孩子选择腹透比血透更方便,家长学会操作后,在家就能完成治疗。”除了透析,欣欣还需长期用药,以纠正贫血、控制血压和肾性骨病。目前,欣欣已住院一个月,体内环境基本稳定,家长也掌握了腹透操作方法,即将出院回家继续治疗。
专家科普:别忽视“沉默的肾脏”,做好两点防风险
“很多人觉得尿毒症是大人才得的病,其实儿童也可能患病,只是不高发。”张翼介绍,儿童尿毒症成因复杂,一两岁发病多与先天性因素相关;10多岁孩子发病,可能是肾炎、隐匿性疾病未被发现,也可能是后天家长忽视,导致病情逐渐发展至肾功能衰竭,“等出现明显症状再追溯原因,往往已经很难了。”更值得注意的是,肾脏代偿功能极强,早期病变不易显现,就像“大坝垮堤前毫无征兆”,仅能通过检查发现异常。为此,专家针对儿童肾脏健康给出关键建议:
1.定期体检是关键,尿检、肾功能必查
“学龄期或学龄前儿童,至少1—2年做一次体检,别只依赖学校常规检查。”张翼强调,体检中“尿检”和“肾功能”两项不能漏,它们是早期发现肾脏问题最直接、经济的手段,早发现能及时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2.留意身体异常信号,别因“不典型”忽视
家长日常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若发现孩子尿中泡沫多且久不消散(需排查蛋白尿,但若大量食用蛋白质后出现则属正常,无需过度焦虑)、尿色发红、夜尿增多或尿少;或是出现水肿、高血压(伴随头晕头痛)、生长发育迟缓、不明原因疲劳乏力等情况,都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避免因“症状不典型”或“觉得是小问题”而延误治疗。
“孩子的健康没有‘后悔药’,多一份关注、多一次检查,就能为孩子的肾脏健康多一道保障。”张翼呼吁,家长应摒弃“不病不检”的观念,尽早重视儿童肾脏健康,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 G1 T D% i& ^/ S! p# J; w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