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陕西现"炒股村":全村100多股民凌晨干活白天炒股
[打印本页]
作者:
传播网编辑
时间:
2015-6-1 10:28
标题:
陕西现"炒股村":全村100多股民凌晨干活白天炒股
来源:
华商报
(西安)
; f. [# m% o5 H, ?
“我拿的这只股票估计还能再涨点”、“农业板块、核电军工还行”、“我看这形势不太好,今天怕是要跌”…… 5月28日一大早,在兴平市马嵬镇南留村村民南栋梁家的屋子里,20多个男女股民或站或坐,盯着墙上的大屏幕,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在村头一家商店里,也有村民在电脑前看盘。
4 g2 I/ ^% k: V$ X
“股市那么火,咱也想去看看。”一位中年村民笑呵呵地说,南留村离马嵬驿景区不远,全村约830户、4300多人,村民收入主要靠种苹果。据最早一批股民之一、村支书南栋梁说,村里去年不少人开户炒股,目前股民超过100人,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27岁。“有的村民投入20万,听说还有人投60万、100万的。”他说。
o) c' d- Y5 c: H" L
之前,华商报曾报道过该村村民炒股的事。如今几个月过去,A股经历了一轮疯涨,不少股民都赚钱了,南留村的股民们又收获了多少呢?
2 O/ y$ t v2 W1 D( e
就在华商报记者去采访的当天,沪指暴跌321点。和A股几亿股民一样,南留村的100多位村民,也同样感受着股市的涨涨跌跌。
" V H: c& H, P+ W/ \+ |2 N
>>“看盘就是上班,跟城里人一样”
0 y6 z( f. b, j' b# r, Y& N% {: X
最近几天天刚亮,村民刘建就下地给苹果套袋子。跟他一样,南留村股民的一天,也提前开始了。股市开盘后,刘建熟练地敲键盘、查询个股,说起股市行情头头是道,下午收盘后再下地。“早点起,白天就能留更多时间看股票,早上干活一是凉快,二是为了赶在9点半看大盘。咱是职业农民嘛,炒股和干农活两不误。”他嘿嘿笑着说。
Y: v, b. V& J1 e ^
一年前,刘建的生活还不是这样。那时,他早上下地干活,中午回家吃饭休息,如果天不热就继续干农活,下午天黑再回家。但自从炒股后,他的作息时间也变了,“夏天白天太热,对着太阳干活容易中暑,中午歇凉时顺便炒股。”如今,股票、经济政策成了村民们聊天的主题,有的村民买来电脑,接上宽带,在家里炒股。
7 i. x' \3 X0 ~! A P' M- C6 E+ p
以前,天热或农闲时刘建和村民“就想打个牌”,如今大家忙着炒股,“麻将桌都没人去了”。只要股票开市,村民就早早来看股票行情,简直就和城里的上班族一样,周末再干农活。“我们看盘就是上班哩,跟城里人一样。”刘建笑呵呵地说。
0 Y) e. ?* K) B! f$ ]- z
今年60多岁的南兴牢头发已经花白。最近,南兴牢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给苹果套袋子,9点回来看盘,11点半股市早盘结束后回家做饭,下午3点收盘后又下地干活。“相比干农活,炒股赚钱快,亏钱也快,而且费脑筋。”他说。南兴牢目前投了三四万块钱。“看别人炒股就拿点钱试一下,有利好消息就进,后来有了点经验,又追加了一些钱。”聊起操作他谦虚地说,自己是蜻蜓点水,都靠个人判断。“经济方面的新闻和股市新闻、国家政策每天都得看,想挣钱了就得关心。”他说,目前,村里的股民主要是中年人。
+ @1 q |6 F/ C7 Y
>>“炒股跟种庄稼一样,不能太着急”
8 D, o; r1 s# k: o( C' {1 M
把股票引进南留村的是刘军航。
, }% I% S/ _5 P8 c
2007年,刘军航的家人在咸阳一家医院住院,他陪护时,听几个病人家属聊起炒股。“那年正好是大牛市,很多人赚了钱。”刘军航话不多,但声调很高,说话一字一顿,一开口就能说出很多股市术语。
) v+ _! C) f' n, f8 Y
刚开始他不懂股市,就拿出大约1万元找一位亲戚帮忙炒股,后来赚了一些,但他感觉让别人操作不方便,正好有个亲戚在西安一家证券公司上班,几个村民就相约去开户。后来,一家证券公司到村里安装了显示屏方便大家看盘。为了炒股,有人把大货车卖了投入一半到股市;还有人把存款拿出来,大家投的钱越来越多,炒股的人也越来越多。看着有人赚钱,不少村民就相约去开户,仅是去年,村里就有50多人开户。现在村里很多人家里都装了电脑,有时间就看股市新闻,一起研究股市,也有的在家看盘。
6 p; r) g$ c2 f6 K3 k5 U+ b$ F
“咱是职业农民嘛,股市好了就来看看。”刘军航说。大盘从去年6月底开始上涨,11月降息后大涨,从去年12月到今年4月利好不断,降息就把钱从银行往出来赶……聊起股市他头头是道。现在他看好核电、军工、金融板块。当然,他也有几次惨痛的亏钱经历。
6 k/ h7 I& c) p+ U
刘军航说:“炒股跟种庄稼一样,不能太着急,今天种下去过几天挖出来,肯定没收成,得等一段时间;但是一直等,庄稼就会烂在地里。该等就等,该卖就卖。”他说,村里赚的最多的应该有30万。村东头有个人买的“中国电建”、“中国中医”,在这轮行情中,几个涨停板,听说赚了几十万元。
4 O2 ] c* X/ t& K
>>一家四个人炒股,习惯打短线有赚有赔
6 r6 A0 W% e0 e1 R: h3 v& z; y5 T
如果不是听人说起炒股,50多岁的刘社教如今可能还骑着三轮车出门收废旧手机。去年经济不景气,小生意也不好做了,他觉得赚不了多少钱就在家歇着,看到邻居炒股就心动了。
3 _- u( I5 ~! S. ]0 R
刘社教说投入1万元,目前账面有1.1万左右,“要是股市行情走好,还打算再投点钱进去。”
' g, b5 s/ H& F. c% |8 F
刘社教家里除了他,他老伴、儿子、儿媳都在炒股,他儿子刘岩被村民认为是年轻人里的炒股高手。顺着村道,华商报记者来到刘岩家里,他正在看电视上的股票节目,打开的电脑上,大盘红红绿绿还在跳动。他打开的QQ群里有股市资讯,群里不断有人介绍股票。
( C# Y0 I) I! P4 |
刘岩出生于1988年,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工作,到兴平、西安卖过机电设备,结婚以后暂时在家休息。听村里年长的股民说起股市,他去年8月到兴平开户,自己凑的加上家人给的钱,大约投入了10万元。开户以后,进来就赶上牛市。但他炒股有赔也有赚,有一次赔了5000多。他习惯于打短线,自己设的止损线在5%左右。他平时就在家里自己操作,有时也出门和其他村民交流一下心得。“都说小孩和女人的钱最好赚,所以我最近买了‘贝因美’。”他笑呵呵地说。
( z) K. q! I& W# z4 r k9 U* `
刘岩说,村民们大多都是做短线,一般拿一到两周,一般不超过一个月。有人把上海电器拿了一周,几个涨停板下来赚了不少。不过,刘岩也错过了不少机会,有一次,听QQ群里有人说“华丽家族”能涨,他没敢买,结果涨停了。
2 _ B0 R) ?$ f2 O; n( e) F
刘岩的母亲目前也在炒股,她说自己没赚多少钱,“跟着炒股能人,先富起来嘛。”她哈哈笑着说。
4 u0 r( J! e0 f# D
>>“每天都要看新闻,一天不看股票总觉得少点啥”
7 q X! O; G1 L9 p2 D% X( {$ z/ F# ^
下午,村支书南栋梁家里来了客人,他几句话说完就忙着进屋看大盘了。
; M3 u. E8 s$ F0 Z; q; i6 I
他正在看“美的集团”和“中国太保”的走势。他一天盯着大盘,一边打开几个股票QQ群跟股友交流。“炒股跟做生意一样,每天都要看新闻,现在一天不看股票总觉得少点啥。”他笑着说,
# J8 G& o& j3 v
天有些阴,一会儿就下起了雨,和屏幕上的大盘一样,让人感到有些闷。“今天这大盘跌得凶!”屋里屋外的人越来越多,讨论股票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有人开始讨论起跌停后是否能卖掉股票的交易规则;有人在讨论“5·28”大跌和今年的“1·19”大跌谁更厉害;有人说估计还会暴跌;也有的说中央从各方面推进改革,今年是大牛市,上5000没啥问题……“真害怕,有人分析说周一要反弹”、“这么快就到5000点了,市场太疯了”……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刘军航抽空给朋友打电话说:“走势不太稳定,不要再补仓了。”
" J2 x( F, W0 d8 e, O3 S5 u0 j
“上半年几次大涨时,家里就挤满了村民。周末休市时,大伙儿还会聊一聊下周的走势。”南栋梁说。
4 ^2 [* |$ z* g( W9 E
5月28日收盘,沪指暴跌321点。有村民一边对比着2007年“5·30”那次大跌,一边探讨着大跌的原因。但南栋梁不着急参与讨论,他先打开股票交易软件下方弹出来的消息,点击后浏览网页,再打开专业的财经网站,读着网上的股评:被套住了不可怕,市场总有见底的时候,只要不割肉出仓,账面的浮亏终有一天会扭转。“今天是最近股市跌得最猛的一次,听说大跌是因为汇金减持四大行。”他给大家念着股市分析和评论,“降息好几次了,听说还要再降,市场还有预期。”大家听了后都纷纷点头。
3 @8 L/ [" A2 t& \. i
>>“炒股永远是第二职业,炒股的没有不种地的”
% B! C2 M/ W9 _; a$ U
对于外界关于农民炒股的话题,村民们觉得有些说法是误会了。
( |) m9 r9 f, e1 `# Z- Y& s
“股市行情好了就在家炒股,行情不好了我就继续去收手机。”刘社教说。
5 k& W; l# V1 G5 \/ i
“炒股永远是第二职业,炒股的没有不种地的。”一位女股民说。
4 [+ Q' q; m7 c, t9 L. q( l
不过,在不炒股的村民看来,农民炒股有点难以接受。在南留村头闲聊时说起村民炒股的事情,一位村民先说不知道,然后说炒股就是那么几个人么,语气里透着不理解。
5 ~+ {7 C O0 k" I
当地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炒股这事自己决定,村民炒股也没什么,风险自己把握,投入的资金也不多。
! U4 B' M+ z4 c9 }/ v& Y
但对村民来说,苹果还是主要收入来源。“村子里年龄大的人不懂,也不太接受炒股。”南栋梁说,炒股就是小打小闹,有的老一辈觉得不务正业,其实炒股也是关心农业政策呢,大伙儿农闲时才看盘,主业还是干农活,何况现在大部分人炒股都赚着钱呢。
5 W. H7 r. ?. y, m+ U; d
在这些炒股的村民来看,炒股不光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而且对做生意还有所促进。比如金价涨跌很快会体现在股票价格上,而废旧手机里面包含微量黄金,从股价波动就能联想到废旧手机的价格可能涨或跌;煤炭概念股票行情不好了,往往煤炭价格就下跌,找村民拉煤的生意也就少了。“股市反应真的比较快,和大家的生活联系其实很紧密。”刘社教说。
# K% |9 Z: s" V1 f2 o' B! s
记者手记
3 c0 `/ J+ t, p1 ?
农民炒股不再是新闻
0 A: z% V4 p7 t6 ]' c7 f0 ~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炒股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民在自家门口炒股也不再是新闻。
8 P1 u2 o1 a2 D- y, P* c
西安一位业内人士说,其实农民炒股并不是特别稀奇的事情,全国的“炒股村”还有好几个。比如,浙江东阳市南马镇泉府村,600多户村民中就有100多户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进股市了,成了远近闻名的“炒股村”。而对证券公司来说,下乡安装炒股软件以后或许会很常见。去年就有很多大企业为了推动销售,派人下乡刷墙,“市场行情好了,一些证券公司为了拉客户,下乡也很正常”。
9 |, r! H9 }% Y. [+ n8 Q B
炒股给村民们带来了聚在一起的机会,夏天边乘凉边聊股市,冬天围着炉子分析行情。但据一位熟悉兴平“炒股村”情况的人士说,村民们其实并不太喜欢宣传,曾经有国内几家媒体希望联采访,但都被拒绝了。村民们说,“炒股村”的名声传开后,就有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来采访,所以大家对记者的采访并不好奇,只是不太愿意说姓名,也不给看账户。
$ N) q% v* d3 i6 l; F
而在刘军航看来,农民炒股仍是小打小闹,应该时时记住那句话: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j* b6 _7 z9 I; Q8 h7 k# v
延伸阅读
2 |8 @$ W v" r1 N
如何让农民更好地理财
, p( D `( r n) s
当城市人享受各类理财产品带来的收益时,农村理财市场却略显苍白。即使村民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大多数人也只是把钱存入银行或放在家中,极少涉足银行理财产品。有些农民盲目投资,让“活钱”变“死钱”,甚至上当受骗。另外,银行缺乏扎根农村的理财队伍,很难为农村客户提供有针对性、全方位的理财服务。
, k- y V: K4 s
农民炒股,或许也是一个无奈之举。但股市毕竟风险较大,对于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农民来说,抗风险能力毕竟有限。这就为其他金融机构如银行等提出了一个新命题: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农民。
# _# b- I% V. g$ v) \
投资理财对大部分农民来说是个盲区,所以要先让农民了解、熟悉、掌握理财产品知识,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多讲些身边实例,使枯燥的理财专业知识变得生动具体、通俗易懂,增强农民的科学理财意识和能力。营销人员也要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引导农民理性、适度投资,选择一些保值或稳健型产品,比如国债、货币基金等。在此基础上,视实际情况适当为农民配置一些保险产品,如附加医疗和住院津贴的商业意外险等。此外,选购理财产品时,最好以短期和中期相搭配,这样既可保证不时之需,又可兼顾相对较高的收益。
4 ?" D# b+ p0 ^/ {' H) A, Z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