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雅安汉源县古路村:绝壁古寨将建索道 飞越“贫困” [打印本页]

作者: 传播网编辑    时间: 2016-9-12 16:54
标题: 雅安汉源县古路村:绝壁古寨将建索道 飞越“贫困”
9月底,跨度760米的索道有望开通,彻底结束古路村仅靠骡马道出行的历史。

  核心提示

  ◎作为雅安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寨,古路村成了汉源县63个贫困村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按照汉源县制定的精准脱贫进度,古路村“摘帽”的时间定在了2017年。

  ◎今年9月底,一条跨度760米的索道有望开通,村民从此不仅飞越了天堑——漫山遍野即将进入盛果期的核桃,再不愁出路。

  ◎8月29日—9月1日,本报记者蹲守这一彝族村寨,发现了古路村飞越“贫困”背后鲜为人知的“预谋”。

  古路村,没有路。进村的通道曾是绳索、藤蔓和钢梯。大渡河流经汉源县永利彝族乡,两岸峭壁陡立,直耸云霄,133户人家的村庄就在绝壁之上。

  古路村,盼着路。10多年前,村民从悬崖间凿出一条1.5米宽的骡马道,作别了肩挑背扛、攀岩而上的历史。

  云边村寨,世代居住着彝族同胞。他们穿着重头饰,有各种多彩的帽子:瓦盖帽、荷叶帽、英雄帽……但有顶“帽子”,他们最不想戴:“贫困帽”。

  作为雅安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寨,古路村成了汉源县63个贫困村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今年9月底,一条跨度760米的索道有望开通,村民从此不仅飞越了天堑——漫山遍野即将进入盛果期的核桃,将不再愁出路;早年用骡马驮来餐具、桌椅的村民,将不再担心客源。古路村的“脱贫战”,显得如此节点精准、有条不紊。

  8月29日—9月1日,本报记者蹲守这一彝族村寨,发现了飞越“贫困”背后鲜为人知的“预谋”。

  □本报记者 张守帅 王飞 雷倢 文/图

/ q# Z" j3 P3 x4 q, J1 J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