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标题: 8岁“裸跑弟”报名南京大学自考:早晨6点学习 [打印本页]

作者: 传播网编辑    时间: 2017-2-9 15:52
标题: 8岁“裸跑弟”报名南京大学自考:早晨6点学习

2月6日,何宜德和父亲来到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报名自考,之后和父亲在校门口合影。

  O. s! E, N7 r% ~: ]: X$ [

. Y: g# t. A* e$ J/ J" ?

父子二人穿越天山时的合影。


4 L, ]* r& B/ y0 }5 }

新京报讯 时隔5年之后,曾令儿子在雪地里“裸跑”的“鹰爸”何烈胜,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今年2月6日上午,何烈胜携儿子“裸跑弟”,出现在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门前。这一次,50岁的何烈胜和8岁的儿子何宜德一道,报名参考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自考课程。而在此之前,何宜德在自家私塾完成小学和初中基础课程,并修读了部分大学课程。

在过去的5年间,何烈胜在儿子身上,展开了一场教育实验,争议不绝。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裸跑弟”何宜德(多多)尽管对同龄人的学习节奏,表现出羡慕,但仍认为自己“现在很好”。而何烈胜则承认,自己的教育方法另类,但“另类不一定错误”。


( d$ T" H( Z. S) f

父亲教育4岁儿子在雪地“裸跑”

" K, t+ p; e- T  m/ F4 F% {- T- z

2012年除夕,美国纽约下大雪。一名瘦小的男童全身仅着一条内裤,在雪地中奔跑。

5年前,这则视频在网络广为流传,有媒体调查发现,视频中的男童名叫何宜德,小名多多,来自中国南京,时年仅4岁。而“裸跑”,则是其父何烈胜进行家庭教育的项目之一。

男童成为网红,被称为“裸跑弟”。而在其身后,因为特立独行的“鹰式教育”理念,何烈胜被冠以“鹰爸”名号。

此后,“鹰爸”和“裸跑弟”父子在媒体频频露面。记者整理公开报道发现,2012年8月,何宜德在青岛入海,参加国际OP级帆船赛;同年9月底,他花费15个小时登上日本富士山;2013年元旦,何宜德在南京新街口地铁站卖报,何烈胜将之解释为练“财商”;2013年8月,何宜德拿下全国第七届金字塔珠心算精英大赛冠军;当年8月底,何宜德自驾小型飞机,飞越北京野生动物园。

在何烈胜看来,所谓“鹰式教育”,就像老鹰训练小鹰,不是搂在怀里,而是放到鹰式的环境中间,将其“往前推”。

这样的教育理念,为何烈胜招致不小的争议。

$ l' O8 S3 ?8 h8 l' v

8岁报名自学考试 称想当“企业家”

% y: \/ b/ D1 _6 F1 g# W

2013年后,“鹰爸”和“裸跑弟”一度沉寂。

实际上,何烈胜雇佣了几名退休教师,创办“鹰爸学堂”。课程安排、教材均自行开发。何宜德除偶尔去附近小学旁听外,其余时间均在“鹰爸学堂”接受“鹰式教育”。

何烈胜透露,这4年间,何宜德在自家举办的“私塾”中学习,目前已经自学完成了初中课程,并且提前学习了一部分较为专业的商业管理类课程。

今年2月6日上午,何烈胜父子现身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共同参考销售管理专业自考课程。报名完成后,父子俩手持准考证,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校门口合影。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何宜德表现出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老练。他介绍,自己目前正在编写一套机器人程序,即日将赴英国参加一项世界级比赛。谈及自己所受的“鹰式教育”,何宜德表示,同龄人拥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很“羡慕”,但相比较而言,还是觉得自己目前的教育模式更好。“能学到更多的系统知识,还有很多拓展活动。”

何宜德透露,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名企业家,而具体从事哪个行业,目前“还没想好”。

/ Z' f9 z3 a7 K% v) `# p

■ 对话

9 W. v9 B) o1 }2 q6 Z" T2 r3 }
! G7 D/ Z( f$ y1 k

“鹰爸父亲”:我不是拿儿子做试验

- U3 I, Q# A# d

何烈胜早已习惯身处舆论漩涡,5年来,他越来越相信,自己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另类”教育模式。昨日下午,他向新京报记者强调,“另类不一定是错误”。

8 |0 X! `& O& u+ }

“我没见过他抵触”

) b+ W2 ]; x$ y6 u* K7 h5 c

新京报:何宜德现在是怎样的学习模式?

何烈胜:他现在一般5点半起床,然后在15分钟之内整理好内务,再吃早饭,一般6点钟要开始学习。上午上课到12点,下午1点半到6点。

新京报:都学些什么?

何烈胜:跟在学校没有太大差别,增加了线上的学习,听一些名师的公开课。目前的安排是,上午学习普通初中的课程,下午他要看市场销售方面的专业书籍,为考试做准备。

新京报:学习强度这么大,孩子会有抵触吗?

何烈胜:我没见过他抵触,因为都是他想要的。多多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同龄人的两倍,但是他很享受。比方说,每天五点半起床,他都不需要人盯,自己到点就能起来。

( n  S- _5 I/ a! C; h: B5 l

“不需要无质量的同学关系”

) ?( K# k7 v7 C  B+ A! Y! o

新京报:跟同龄人比,何宜德有什么区别?

何烈胜:他的优势很明显。在学习上,自学能力特别强,然后自律能力和学习效率都要高过同龄人。在我的教育模式下,他是学习的主人。

新京报:何宜德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同龄人的不同吗?

何烈胜:他还没有这个意识,也不知道这种区别。

新京报: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何烈胜:内心是喜欢的,因为会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儿子无法拥有正常的同学关系?

何烈胜:有质量的同学关系才有意义,无质量的同学关系可以不需要。


$ m3 [1 J. z' z) S

“作为父亲,我是成功的”

5 K+ m( `* P+ t

新京报:你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何烈胜:我希望他做一名企业家,至于具体什么行业,需要他自己决定。未来希望他身体健康,有幸福感和使命感,然后实现财务自由。

新京报:为什么不让孩子接受常规的学校教育?

何烈胜:我不是不尊重现行教育,而是想探索一种学校教育之外的补充,相当于一块试验田,多多就是种子。虽然另类,但是另类不一定是错误。

新京报:有人质疑你用儿子做试验?

何烈胜:不是拿儿子做试验,而是我们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父亲,我是成功的。

+ H, F$ R: ]- X% n$ c2 Q8 c

■ 追问

& g2 o) Q3 t( H. B7 W  ]1 r3 U( x$ @

8 T4 O8 k+ r6 e

是否侵犯孩子受教育权?

# x, ~3 N. I* y& [- y

, i$ s3 P  P; A  w9 T

律师称违反《义务教育法》强制性规定

1 V5 Z8 G" z; j3 K% J

记者注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一些网友据此指出,何宜德并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鹰爸”的做法涉嫌违法。对此,何烈胜表示,自己并没有剥夺儿子的受教育权,而是没有接受常规学校教育,“并不违法”。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何烈胜在儿子已达到六周岁的情况下,未让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其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强制性规定,属于违法行为,侵犯了其子的受教育权。他认为,无论何烈胜的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都首先应在保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行。


" j% ^1 @+ a$ x" V! w1 ?( s& P

对孩子成长是否有利?


5 }9 S, q" J  k" k3 U1 G
0 K/ p# l: H0 U- V+ o0 n# _/ r

教育专家认为“鹰爸”对教育理解片面

0 N! _4 O" g- \  {3 z5 C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何烈胜所推崇的“鹰式教育”,剥夺了孩子的常规性体验和自主化选择,使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单一化。他认为,“鹰爸”对教育的理解相对片面,只着眼于短期成果。“在孩子还小时,或许在一些方面比同龄人更优秀,父母也感到荣耀。但孩子的成长过程难以预测,全然摒弃传统教育、并对孩子实施个性化教育方案存在极大风险。

储朝晖表示,父母可以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教育方式,社会也应鼓励孩子成长模式的多样化探索,但这应基于教育者对教育的深度理解。相比较而言,何烈胜的“鹰式教育”或显片面与偏激。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煜 实习生 武琳悦


' W% M- N1 Z3 x- b6 L7 J! ~; a




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