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题目描述的内容,杀妻嫌犯朱晓东的一系列行为反映了明显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作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嫌犯所做所为为一般人所不可能做到。这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嫌犯将尸体藏于冰柜长达100多天,还能继续正常生活,并用死者手机伪造朋友圈记录,佯作生活正常。普通人也可能因为冲动或其他原因杀妻,无论何种原因,都不大可能将尸体藏于家里冰柜而继续佯作正常生活。
另一个方面则是嫌犯情绪至少从行为上没有表现出异常,没有慌乱,也没有惶恐,似乎很平静。普通人无论何种原因杀人后都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获恐慌,或懊悔,或愧疚。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模式,也被称为心理病态。它是许多暴力犯罪的人格基础。甚至可以这么说,那些杀人或伤人后若无其事的犯罪人,几乎都有明显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朱晓东相似的犯罪嫌疑人,去年初名噪一时的北大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也有着明显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只不过后者交织着更为复杂严重的心理变态。
除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嫌犯藏尸在家里冰柜,一方面可能在杀妻时没有筹划好如何处理尸体,不得已藏尸冰柜,另一方面或许有着其他的考量,通常反映了其它的心理变态或精神障碍共病交织。
不过需要说明和澄清的几点,以免读者有所误解。
一、单纯的人格障碍都不构成减罪的因素。各种精神障碍中,只有发病期间丧失自我意识的如精神分裂症,或分离性身份障碍才有可能减罪,而且要满足法律要件。
二、暴力犯罪者中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但不能反过来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就一定是潜在的暴力犯罪人。一个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所接受的教育,所形成的三观等因素会使他避免蹈入暴力犯罪的深渊。事实上,有不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在生活中正常工作、社交,并没有威胁性。
三、作为具体的暴力犯罪者,很少只有单纯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往往会交织其他心理病态因素。
四、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并非面目可憎,相反,有些甚至会表现得相当迷人,谈吐流利,自信爆棚,即使是一个屌丝,也可能有多名性伴侣。本案嫌疑人其实就有这些特点。
都说一夜夫妻百日恩,可是家住上海虹口区的朱姓男子杀妻后冰柜藏尸三个月,期间还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每天准时到楼下遛狗,如此作为可谓是让人不寒而栗!但恶有恶报,近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朱某提起公诉,目前此案正在审理当中尚未宣判。
新闻播出后,很多人感到震惊之余发问:失联3个多月,凶手是如何做到瞒天过海?如何欺骗死者的父母、同学、同事的呢?甚至有网友问:3个月不上班学校不知情吗?记者采访了被害人家属,了解到凶手在3个月时间里冷静、冷血地不断欺骗他人。
事发于2016年10月18日,被告朱某因家庭琐事与妻子杨某发生争执,遂用双手扼住被害人颈部将其活活掐死。杀妻后的朱某异常冷静,然后冰柜藏尸三个月。直至2017年2月1日(年初五),其岳父60岁生辰那天向父母坦承杀妻藏尸冰柜三个月的犯罪事实,并在当天下午3时许在其父母的陪伴下到警局投案自首。
据悉,嫌疑人朱某和死者杨某都是85后。去年10月,面对自己即将到来的30岁生日,死者杨某在微博中写下,希望一切安好。然而,那是一场永远无法赴约的生日,她的微博从2016年10月4日开始停止更新,最后一条微博,杨某转发后配上了爱心的表情。评论中,仿佛是呼应,数千名网友用一支支“蜡烛”祭奠这位逝去的女子。
据熟悉该户情况的居民介绍,夫妻俩居住的这套一室户约三十平米,进门是厨房,向左一拐,就是卧室,阳台与房间打通相连。据悉,用于藏尸的冰柜放置在阳台一角,是那种最普通的、卖冰棍会用到的冰柜。
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男子的父母曾转述儿子的说法——小杨喜欢吃些牛肉、羊肉、三文鱼,冰柜是为这个买的。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从10月18日之后,多次上门未见的儿媳小杨,其实一直都在屋内。最终,这一事实让所有人毛骨悚然。
& S0 _ }% Z5 q: m% g; b9 c欢迎光临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https://www.icbw.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