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G' z `; S: u: D7 w 邹平人,写邹平事。该书作者是深为大家所熟悉的本土作家成刚,近年来,他笔耕不辍,创作积累达300万字。该书由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荣誉出版,是作者和出版社共同打造的精品力作。为了能更好地把握梁漱溟这个人物,创作过程中,作者多次跟梁先生的后人进行真挚的对话,大量阅读了梁先生及国内外众多研究学者的著作和学术成果。梁漱溟所倡导民众进行的科学启蒙、文化普及、教育,如此等等,都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进行了回顾。由于整个乡村建设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为了克服因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描述不足,整体内容和宗旨被一些具体、甚至是个别化的事件淡化,从而削弱作品整体文化立意和历史厚度的问题,作者多次征求当地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突出重点,通过再现当时生动的生活和工作场景,集中展现出了梁漱溟和乡村建设的全貌,以彰显时代价值,提示人们在今天所进行“农村振兴战略”中,昨天有哪些参考意义。
) X0 G9 C5 ? C# J0 q5 g# d 2 @) Q' z! N8 E; x$ n7 f; f3 \) D 0 ?2 C/ b; r3 ^* N" I( C+ O+ J 8 Y& i. A/ H1 a F0 x; e 7 ~% U, `: _3 a4 o' i% R3 h / s8 _ a0 n9 E2 m0 b* I# [
% J3 Q: m* ^ P ) x3 v8 ~ i8 \, U' N 全书分上下两册,八十五万字,历时三年写成。小说采取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把大量的史实和历史人物揉入文学创造的环境之中,采用传统的描写方式,向读者全方位地展示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全貌,形象生动,文笔优美,历史事件感人。特别是主人公梁漱溟先生七年的乡建历程行迹清晰,文章精髓跃然纸上,是一部场面宏大、内容丰富、深刻的文学作品。其主要人物全以写实为主,部分基层人物则采用创作或虚构,既忠于现实又不违背文学创作的原则,读来鲜明生动,令人耳目一新。(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 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