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 b& u- R* y* l, S( X& O- x2 J$ _: P) x2 P& Z% P/ D 
前段时间朋友来成都旅游,旅行看风景之余,说成都采耳名声在外,一定要来尝试一下。3 X# [& z3 [7 O+ Y4 u 
 
2 ^/ E5 O; m' q! k' p4 C& H% ?8 T7 a结果采耳几天后突然感觉耳朵闷闷的,听东西都有点不太清晰了,耳朵痒,流出水,掏出来臭臭的。/ q$ M2 k, z/ g- ]3 Z! _ 
 
# M; v4 o" v0 P2 q2 w6 |去医院看,确诊为真菌性外耳道炎,照出来菌丝已经有白白的毛了,医生说真菌性外耳道炎十个九个都是因为采耳,并且说真菌长得非常慢,采耳后半年内都有感染风险。 
) O3 y$ ^' g9 k9 T( p 
$ L1 F0 U2 Y5 [2 C0 q相关资料显示,用不洁净、未消毒的工具进行的非专业采耳,是真菌性外耳道炎感染途径之一,如果挖耳勺没有清洁干净,在掏耳朵的时候又不小心弄伤了脆弱的外耳道皮肤,就很容易引起病菌感染。
 
 
1 {4 d" D: n/ h# ?& f: Y) m 
2 H/ _% X" y  T+ y) C- d: w- C我想起在成都宽窄巷子、锦里等地看到的街头采耳,基本都是那一套工具,不是每客更换的,现在想来,存在很大的隐患。 
1 R+ x2 J2 C( L9 E% W2 P( z6 {3 }( D7 u 
采耳规范化的必要性 
: v5 @1 z" @3 S. L% f  F- k6 R" g% ]5 b# f1 a  g 
采耳,也就是“掏耳朵”,兴起于民间的剃头匠,是四川特有的一种耳文化,2018年,“成都采耳”被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街头巷尾”登上了“大雅之堂”。7 E+ E9 S; r4 s* X, b- B1 N 
& \# J2 n) X: H5 Z& { 
作为非遗,成都采耳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休闲活动,更成为了一种文化,成了很多外地游客来成都的“必打卡项目”。 
5 m& t( L: q+ z) d4 s& b0 m/ g: V 
! O- r+ u4 C* Y8 a% a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规范化发展。 
* d4 u% j2 ]+ F/ n5 @1 H" b* Z0 ^) S: A( ?( z& e  E 
他山之石:安徽出台《采耳服务规范》$ ~! e3 n) g$ j% i& D8 V 
4 I9 j) a* n5 ~3 X; a7 J6 J 
 
+ U9 Z& k2 q6 h2 G. p' M# S' ^是2022年7月29日,安徽省商务厅发布地方标准《采耳服务规范》(DB34/T 4228-2022),规定了采耳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服务要求、安全要求和评价与改进。 
( M1 B5 j3 p. }, E$ L- i$ n 
4 v5 @9 y9 p2 N+ J其中提到,“采耳工具应一客一换、一客一清洗、一客一消毒(采耳前和采耳后)。”  S  j, N7 r1 Z 
 
- n0 q8 E. j5 _) K: r& [" u; ~3 v总结3 A2 U; O5 O1 k4 K* W 
7 w3 p% M2 J* i( T- P4 x: c 
采耳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成都旅游业的发展,这张牌打得好,可以是成都重要的文化名片。同时也为大量民间匠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带动经济的发展。 但如今采耳大多是民间传承,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 
1 B0 o) o6 K& i! S& U1 o8 b. n' X  n2 U: F 
我查询到,成都乃至四川都没有出台过关于采耳的相关规范文件,在这一块是缺失的。因此为了行业的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采耳文化,早日出台采耳服务规范存在很大的必要性。 
2 P: a3 k* w1 |- q 
& W; o; \2 p" u1 `*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