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客户端 2018年,民主与法制社刊登了一篇题为《四川广元:迷雾重重的闹市烂尾楼》的文章。文章指出,省政府复议称市政府“违背诚信原则”,要求相关部门为企业和善意第三人(购房者)办理房地产相关手续。但是,该决定未能得到政府及时准确执行,企业只能“望证”兴叹,保交房承诺无法兑现。作为原本红火的招商引资企业,在办理不动产和抵押登记时却屡遭“卡壳”,在2004年至2009年、2014年至2018年的近十年时间里,土地使用权证遭遇政府两次莫名注销、变更,企业陷入绝境,走上了漫长而又艰辛的维权路,项目随之烂尾。2 @; W t9 p1 Z* K; R/ K
Y4 j: U! n$ R! A' V, X
随意五年变规四次, O: {( A& ^- N4 ]; Y
据悉,该企业全名叫四川省广元市通大道农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大道公司),于2001年成立,系国有混合股份制公司。其背景是作为广元市招商引资企业开发建设通大道商业城(后又名百利城)项目。近日,该企业表示前述报道刊发后,时任广元市主要领导亲自督办,牵头梳理前因后果并终于在省政府复议决定做出五年后履行了该决定内容。然而,由于领导调动等原因,烂尾楼复活之路又变得渺茫起来。 2 @4 y% G. A; Z7 b 事情回到2001年,作为招商引资而成立的通大道公司于8月2日经过广元市规委会批准的建设方案,容积率2.34,最高楼层27层,用地性质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及办公、住宅”,9月,市政府分管领导在方案上签字同意,11月,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次年,通大道公司与原广元市国土局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随后办理了四个国有土地使用证。 ( z7 z3 |" \1 x6 A0 f 通大道公司董事长陶玟缙介绍,按照约定,2002年底开始动工修建一期项目(A地块),但在修建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通知他最高只能修6层,不准按当初的建设方案修建,理由是影响市容市貌,否则就不给他办理任何手续。该项目于2004年底竣工。令人不解的是,如今,项目周围却有多个已建成的二十几层的楼盘。“更大的问题又出在此后修建另外三个地块时”他说,2004年广元市市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让他公司将化肥农资市场建成农用车辆专业市场,2005年和2006年又以增加税收和提升城市形象为由,让其将农用车专业市场建成农用车、小轿车一体的汽车专业市场,且不能用砖混结构,只能用钢结构搭建。“不知道是政府缺乏长远规划,还是个别领导有意为之,他们不断地调整规划,我前后三次不停地拆了建,刚建好又拆,导致我损失过亿。” , h( u* U2 g6 K' N: U' 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