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0.8]叙利亚冲突损害“中东抵抗之弧”根基' J t# t8 E, U: d. u) p
[size=0.8]伊朗作为中东“抵抗之弧”的领头羊,其角色作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伊朗一直被认为是中东地区的“反美反以”力量的领导核心,通过单独或联合相关国家的军事和政治组织,采取诸如导弹袭击、无人机攻击等方式,对美以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军事行动。例如,10月1日,伊朗就对以色列发动了自冲突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行动,打击了以色列的重要军事设施,打破了以色列防空系统的“神话”,让其盟友更加信服伊朗的实力与决心,巩固了其在地区内外的政治影响力。 2 p' S. F' C3 w( l[size=0.8]此次叙利亚局势突变,无疑让伊朗领导的中东“抵抗之弧”陷入危机之中。叙利亚具有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特别是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西南部,与以色列、黎巴嫩和约旦交界,由于地势较高,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占领了戈兰高地,就拥有了巨大的战术优势。此次以军迅速出兵占领的戈兰高地叙利亚控制部分区域,更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图,尤其是切断其与黎巴嫩真主党的陆路联系,相当于是在给中东“抵抗之弧”釜底抽薪。多年来,伊朗一直通过叙利亚向中东各国的反以武装组织运送武器,包括正在与以军对抗的黎巴嫩真主党和也门胡塞武装。而一旦切断了叙利亚这条路,黎巴嫩真主党就属于是被断了后路,使得伊朗的武器没办法大规模运到真主党手上。5 w+ ~ e' V' r8 c( M+ t4 D' A& }
[size=0.8]在外援中断的情况下,黎巴嫩真主党想独自抵挡美国和以色列的进攻恐怕不太现实,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门胡塞武装也会面临着生存威胁,美国和以色列可能会动员也门政府从东向西两头夹击胡塞武装。同时,以色列也可能在美国提供海空援助的情况下出动地面部队登陆胡塞武装控制区。一旦胡塞武装也被打垮,伊朗构建的“抵抗之弧”将进一步瓦解,对于以色列的威胁也将大大削弱。 ) ]( J+ n8 J) _7 l[size=0.8]此次叙利亚局势突变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是重重内外风险叠加的结果。在巴沙尔政府垮台后,以色列等敌对国家将会利用伊朗的撤退继续不断发动军事行动,精准打击伊朗在中东地区的“触手”,从压制伊朗到重创真主党再到进入叙利亚,实际上指向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中东“抵抗之弧”。12月8日,以军参谋长哈莱维在视察新征募的部队时说,以军地面部队眼下正在“四条战线”行动,分别为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黎巴嫩和叙利亚。这一行动将使得伊朗必须面临着多线作战的挑战,同时也让伊朗在中东地区的盟友开始感到不安,担心伊朗的退缩会让他们也面临同样的命运,从而严重打击这些武装组织的斗争意志、组织力度以及队伍士气等,使得“中东抵抗之弧”根基严重受损甚至彻底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