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6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子洗完澡被无人机偷拍,报警后发现是隔壁邻居,拍摄画面流出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8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这真是人在家中“洗”,祸从天上来!
当你在自己家中洗完澡出来,突然发现窗外有一家无人机正对着你拍,是什么样的感受?近日,浙江杭州的一位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细思极恐的一幕。 这名女子叫黄女士,是租住在杭州萧山森与海小区,已经快一年了。她家住在7楼,窗外是空旷的山景,平时习惯性地不拉窗帘。那天她刚洗完澡,没怎么穿衣服就走到客厅准备拿衣服,结果一抬头,就看到一架无人机悬停在窗外,一动不动。 她愣了几秒,赶紧用衣服挡住身体,叫男朋友过来看。等两人反应过来准备追查时,无人机已经飞走了。男友立马下楼查看,结果并没有发现飞手。 黄女士认为自己应该被偷拍了,所以联系到了物业,并报警。警方接警后迅速展开调查,当天就找到了“真凶”,真相令人大吃一惊。
据警方说,飞手正是住在她隔壁单元的住户。但调取了无人机的储存卡,发现里面只有一些远景拍摄画面,没有发现异样。 飞手也极力否认偷拍,因为没有直接证据,警方也无法立案,事情就这么卡住了。但黄女士心里还是觉得不对劲。
她表示,虽然证据不足,但在她家窗外悬停,对方也有侵犯隐私的可能。 本以为此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没想到,到了第二天深夜12点左右,黄女士又发现了一架无人在小区楼栋之间穿梭。
而且这已经不是一两次了,10月4日晚上11点多,也有一架无人机贴近楼体飞行。 此外,在楼下摆摊的商贩也发现了一次无人机偷拍,并且用手机录了下来。从流出的视频来看,一架无人机在夜里悬停在一家开着灯光的住户外面停留,过了许久才飞走。 黄女士觉得这件事肯定不是巧合,所以把情况发到小区业主群内,结果直接就炸锅了。很多业主表示,这么大晚上肯定是偷拍。 不少居民开始怀疑,小区可能被某些人盯上了,偷拍不是个例,而是系统性地踩点。
但问题在于,这类行为很难追责。无人机体积小、机动性高,飞行时间短,操控范围远,只要飞手操作得当,想找到确切证据几乎不可能。更何况,大多数无人机都可以设定不自动存储画面,或者随时删除数据。 根据现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禁飞区域多为机场、人口密集等场所,普通住宅小区并不在严格管控之列,属于灰色地带。这也让一些人钻了空子。
黄女士所在的小区物业也介入调查,但进展不大。物业表示,将加强夜间巡逻,提醒业主注意隐私防护,但更多的行动,还得靠警方和相关部门的介入。 这种情况最让人憋屈的地方在于,你知道自己被侵犯了,但却拿不到证据。哪怕报警,哪怕对方真的心怀不轨,只要拍摄内容不“落地”,你就很难维权。
从道德上讲,这种行为毫无底线;从法律上讲,监管手段确实滞后。很多时候,只有等到实锤出现,才追得上责任。可对于被侵害的一方来说,等来的却是不可逆的伤害。 对普通人来说,最直接的防范手段,就是拉好窗帘、安装遮光膜、减少夜间开灯暴露。虽然听起来无奈,但这也是最好的方式。就算没有无人机,也得防范有望远镜偷窥。
黄女士的遭遇,其实只是一个缩影。无人机不是问题,问题是人拿它干什么。技术本无善恶,用的人才有。

$ ~; u2 ?0 j: r/ A) ~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10-13 15:00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