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j5 S$ e% @3 m' i9 `; V3 ?+ k. v3 @! H3 M e6 y( m0 }! X
此类重复烂尾绝非偶然,其本质是民生责任的全面失守。水利部明确要求农村供水工程需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三项制度 ,但龙坪村的案例中,这三项责任均告缺位:村级组织盲目立项且监管不力,水利部门未履行验收核查义务,最终导致惠民工程异化为“圈钱工程”。正如宣威市水务局在整改通报中指出的,“部分工程管理混乱、监管不到位”是农村供水工程失效的关键诱因 。& y9 q$ G& h% k& x) s2 k
: e8 g- X2 k' r" W7 Q查清重复烂尾真相与验收责任,已有明确的追责路径。应依据水利部验收规范,由上级纪检监察部门与水利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核查:一方面追溯29.96万元资金的收支明细,核查是否存在截留、挪用等问题;另一方面调取两次工程的立项审批、施工记录与验收材料,重点核查验收人员是否履行实地核查义务,是否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 。对验收失职、监管不力的责任人,需参照“发现数据造假一票否决、严肃追责问责”的规定从严处理,并督促相关方退还集资款或启动合规工程建设。0 N: B" s3 b5 o
* [5 A" J. R7 N2 x3 f. b/ t. S. v( a
集中供水工程是民生工程的“底线项目”,验收环节是守护民生资金的“最后防线”。龙坪村两次烂尾、两笔资金流失的背后,是对村民信任的践踏,更是对党纪国法的漠视。唯有彻查验收渎职真相、严惩相关责任人,才能给村民一个公道,守住惠民政策的公信力底线。; [! \7 D# q% z3 a) v9 `8 l2 S* o
- }8 c3 @; A! j0 @: l6 o$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