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8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明星的市场焦虑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6万

稿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2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1:1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在各大颁奖活动现场,艺术明星的身影无处不在,似乎没有他们的存在活动就搞不起来,似乎当代艺术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回想起来,十几年前中国经济还没有到达高潮的时候当代艺术没有多少人来给鼓励和颁奖,但恰恰在那时候创造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许多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现在经济好了,许多艺术家作品能进入市场了,创作空间也改善了,一大拨一大拨的人却纷纷跑来给当代艺术家颁奖以示支持,然而现在的创作成果在整体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在我看来,颁奖风潮的问题是市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问题已经不是公平与否、到底应该是哪些人得奖的问题,而是现实有多少需求的问题。实际上,当代艺术多年来并没有真正在大文化领域产生足够的影响,只是随着现在市场的发展而声势有所扩张。

作为一种自然生发的新鲜事物,作为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文化,当代艺术的发展必然是旺盛的,甚至是野蛮的,特别是在与资本、权力配合下,其发展会更加无所顾及,致使艺术圈成为码头林立的江湖王国,虽然不能把称王称霸演绎成舞台上的流行风气,但也是可以通过已经流行的方式把艺术家塑造成明星来完成一种文化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既是整个行业的结构性需求,也是大部分艺术家个体的职业性需求。面对频发的颁奖活动,我们看到了一颗颗艺术新星在冉冉升起,一个新兴行业在逐渐壮大,同时也看到一个群体对成功和未来的集体焦虑,以及在道德、利益等问题上的放纵。

明星是大众消费时代的产物,是神话政治人物破灭后的新角色。无论娱乐明星还是文化明星都脱离不了它本身和商业资本以及大众群体间的暧昧关系。中国的明星艺术家们随着1990年代中期陆续在国际展览中亮相,并获得国际身份认可后,迅速积累起了名誉基础,于是以独立、前卫的姿态进入了媒体叙事,成为前卫文化的代言人。当经历了媒体管道的净身后,明星们几近完美,饱受观众的追捧,又引来更多艺术品投资人的兴趣。他们以强有力的明星效应平衡着各方利益的需求,明星们的出场有时也代表了政治的正确性和商业的可持续性。我们要警惕的问题正是艺术的独立和明星的暧昧之间的矛盾,以及明星的暧昧和整个行业的结构性建设之间到底有多少因果关系。

艺术的价值在于独立而新奇,它不同于日常商品的价值是与各方关系妥协后的结果。但是一个现实的人却总是生活在各种利益关系中的,如何让独立和新奇变为现实,那就看人们如何赋予艺术在现实中的作用。显然,成为艺术明星的资历正是他(她)本人赋予了现实生活以独立而新奇的力量。不过失望的是,我们发现很多明星艺术家的作品却并没有这种力量,他们反而还有意识地弱化了这种力量,却爱上了将自己赋予某种外在的光环,致使自己彻底沦为政治和资本做主的大系统中的一个棋子。艺术家叶永青曾在一篇访谈文章中谈到“每一件价格炒到吓人的作品都不在我们手上,我们的过去都不知道被谁收藏了,后面是赤裸裸的金钱。”可见,光彩的舞台背后暗藏着机关。

当明星成为消费符号,成为证券投资时,明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牺牲品,红地毯上的漫步只不过是集体主义需要的安排。将当代艺术明星化的操作,实际上是将当代艺术商标化、垄断化。在乐此不疲的各大秀场上我们也看到了整个社会文化消费的快餐化,在面对成功和未来时社会集体认知的模糊和焦虑。


" Z  l9 [6 K+ k) F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4-6-19 06:12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38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