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风公司:勇担央企责任 助力精准扶贫 今天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东风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部署,积极承担精准扶贫工作,实施“赋能工程”,打造具有东风特色的“扶贫套餐”,推动一个个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落地见效,展现了和悦东风的担当与温度。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只剩400余天时间,东风必将尽锐出战、迎难而战,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A* o! n& b7 F
“东风扶贫工作队积极帮助修建标准化蚕房,推动村里产业发展,让我们的钱包‘鼓’起来了。”提及东风公司,广西马山县白山镇立星村东风蚕房负责人覃庆财满怀感激。$ j5 T- s2 q* @- M# y: R# _
自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以来,东风公司针对马山县的个性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在精准扶贫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东风模式”。如今,东风路、东风桥、东风蚕房、东风羊栏,一个个有着“东风”烙印的扶贫项目在马山县落地。
' R8 W* }) q+ F8 L7 D 这只是东风公司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小小缩影。“十三五”以来,东风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部署,积极承担5省9县市的精准扶贫工作,累计投入资金3.2亿余元,先后派出12名扶贫挂职干部,实施“赋能工程”,打造具有东风特色的“扶贫套餐”,推动一个个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落地见效,把党的好政策送到贫困地区百姓的身边。此外,还在湖北地区推进“润楚工程”,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东风润苗行动”。 对症下药,让扶贫扶到“点上根上”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西部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个县经济发展落后,村基建设破旧落后,整体风貌较差,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f z2 ?, d- L) R% F. j# l! m" ]
自开展定点帮扶以来,东风公司充分发挥企业资金、人才等优势,围绕马山县道路不通、产业不兴等“穷根”对症下药,为当地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5 ~. O% c# ~6 Y- v
作为东风公司派驻马山县立星村的第一书记,沈拥军在2017年底驻村开始,就积极挖掘地方特色优势,通过了解民意,吃透村情,希望为村里找到更多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他帮助当地村民量身打造了多个种养合作社,还动员村民以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
' j, K' w2 A5 a o: F 如今,肥了蚕羊,通了道路,绿了乡村,同时还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昔日的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5 L2 ~9 \0 Y5 o K! @
村民覃柳京便是积极参与入股合作社的村民之一。虽然她家在2016年已实现脱贫,但她如今把目标瞄准了“小康生活”,“东风来到立星村这几年,为我们做了许多实事好事。”覃柳京感慨道,“虽然已经脱贫了,但我希望未来的生活能更好。”
2 ] u, |3 l$ [: b3 D" H7 H 与此同时,在国家级贫困县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东风公司探索的“互联网+”扶贫新模式正在悄然改变当地农户的生活。东风公司搭建“东风惠购”网购平台,将“柯坪三宝”品牌推介到东风网购平台,提升了柯坪优质农产品在东 风及内地的知名度。
# ?2 G' r4 P0 x/ a5 m* j 今年,村民艾力江·阿不来提种植的20亩木耳出现滞销问题,随着“互联网+”扶贫新模式的来临也迎刃而解。“新疆柯坪的资源非常丰富,但销售渠道一直是个惹人愁的问题,现在我们更有信心,我明年还要继续种植特别农产品。”艾力江·阿不来提说。 找到“金点子”,方能拔掉“穷根子”。西藏、新疆、广西、湖北……在每一条扶贫攻坚的战线上,东风公司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受援地资源优势,助力当地居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 I: I# X/ T! B/ Q“造血式”扶贫,让贫困村民走上致富路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必由之路。; T; l0 S: K6 K( a
东风公司积极创新扶贫模式,通过将“输血”扶贫和“造血”扶贫有机融合,为产业赋予持续发展的动能。
& G& ?: a: s6 X" p! g9 y 在昌都贡觉县,通过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支持15户建档立卡户成立阿旺绵羊合作社,投资建成8个养殖点和1个饲草基地,带领农牧民走上了一条“特色优势产业路”;将特色农畜产品不断输送至内地,推广到公司旗下各子公司及业务关联企业,帮助受援地企业与内地超市开展合作。# A, X/ B6 |# J4 [
在十堰房县五台乡金牛寺村,引导村民开展“跑跑鸡”和黑山羊养殖,培养当地村民自主“造血”能力。引入的山泉水企业,目前正在建设一期项目,山泉水项目落地后,村民们不仅能够拿到土地流转租金。项目投产后,村民还能在家门口工作,拿到每月3000元以上的薪金,年底还能拿到该公司纯利润分红。
7 R) X4 H" u( E0 ]; o- @+ _ 在马山县立星村的帮扶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发展了沃柑、桑蚕、养殖等多个产业,强化了这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且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 f# ]4 ~* E& g/ d6 a. B
在发展当地产业的同时,东风公司精准网络销售通道、实施定向采购, 为村民赋能销售能力。一方面,组织开展扶贫团购活动,将扶贫点的羊肉、红枣、土鸡等特产,送上员工餐桌,定购江达县“雪岩泉”矿泉水作公司专用水;另一方面,通过首批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央企扶贫馆,举办精准扶贫农副产品展销会,宣传推广贫困地区农产品,帮助扩大市场销售。9 D# k" D6 L; E& ^
东风公司援疆干部、柯坪县副县长邓永华告诉记者:“东风在柯坪县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工作,截至9月上旬,共采购柯坪县羊肉、红枣、杏干、木耳等各类农产品870万元,采购工作服36000余套。” 通过以点带面,如今贡觉县、金牛寺村、立星村已成为众多贫困地区学习的榜样。“央企带来的先进管理和经营理念,让贫困地区的产业建设有章可循。如今白山镇不少村屯都在学习立星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白山镇副镇长陈汉卿告诉记者。 8 D* R% `/ X. N9 x2 u
“扶智”与“扶志”相结合,让扶贫扶到“心”里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是整个甘肃省规划最好、设施最全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8月27日,甘肃舟曲,舟曲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揭牌。同时,由东风公司援建的该校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正式交付使用。交付使用以来,该实训基地得到舟曲县委、县政府及校方极高评价。
! A3 c! I# p; {3 Q. x' _ 据了解,今年9月新学期,舟曲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共招收新生600余人,其中汽车维修专业新生达150余人,该专业已成为当地职业教育热门专业。' s6 Q+ q! M1 ?; J+ w
教育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金钥匙”。历年来,东风公司十分重视赋予贫困地区群众自力更生、自我发力的能力,一直把智志双扶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
# D: J5 S: [# @+ E& B" R 譬如,在西藏,援建昌都职业技术学汽车维修实训教室;在房县,与房县政府、东风南方、湖北东风技师学院联合举办汽车维修定向班。这些措施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学子接受职业教育学习,帮助他们学习汽车维修技能,通过就业实现脱贫。
% `6 N. M3 q) w' x 据了解,自2013年,东风公司通过“东风润苗行动”,共投入近3000万元资金,在贫困地区援建20所东风希望小(中)学,帮助近万名学生完成学业。同时,依托东风汽车技师学院,与受援地当地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成立精准扶贫职业定向班,共组织了34名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学习,并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生每学期发放不低于3000元助学金。* n K' {; m( A. z, J+ I' e
落实精准扶贫,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东风公司除了教育扶贫外,还时刻关心着帮扶地区的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在派遣驻村干部期间,领导班子多次赴马山县、贡觉县、五台乡等地区调研,并慰问当地贫困村民。利用企业管理、市场运作、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势,与贫困地区开展深入扶贫交流,寻求包括制造业发展、品牌打造、产业招商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当地村民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 V& s- K7 a8 n6 R6 p
“扶贫工作,一定要帮到‘点’上、扶到‘心’里。”东风公司用实际行动扛起央企的责任和担当,用真情、出实招,让贫困户切实感受到温暖。今后一段时期,东风公司将继续实施”赋能工程”,兑现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庄严承诺,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