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全球范围来看,一种被命名为KP.2的新冠变异株正在蔓延。2月以来,由于KP.2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增长较快,世界卫生组织于5月3日将KP.2列入“需要监测的变异株”。
. Z8 R: J( S* P6 c2 {! g9 t/ @+ f. a @" ^
据国家疾控局昨日(14日)发布的新冠病毒KP.2变异株相关情况,截至5月12日,在我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25条KP.2序列。每周报告的本土序列中KP.2占比在0.05%~0.30%之间,处于极低水平。, w. k) a1 `$ t# ?+ C
& i* [& C3 F# S) C/ b! k9 H3 F
国家疾控局表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流行株构成比排在前三位的为JN.1、JN.1.16和JN.1.4,3月11日首次从广东本土病例中监测到KP.2变异株。8 b$ M- c& x4 V2 u% N% h
s* P7 Y- M# a0 p4 n
什么是KP.2变异株?- o2 Q6 x5 E% r
4 u( @+ d0 `* C! Z7 M KP.2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JN.1变异株的第三代亚分支,也是JN.1变异株中具有较强传播优势的一个亚分支,于2024年1月2日在印度采集的样本中首次监测到。目前尚未检索到KP.2的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较当前流行的JN.1变异株发生明显改变的报道。2 g8 R- m4 c' t$ e0 W) c9 z
E u6 b) M$ {& P( c
国际上KP.2变异株的流行情况如何?. i3 `3 |$ W+ a! m( X
0 q" b9 ^8 I) E) m 目前,JN.1变异株仍为全球优势流行株。今年以来,KP.2亚分支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逐渐增加,从1月上旬的0.16%增长至5月上旬的14%左右。近期,部分国家KP.2亚分支流行程度相对较高,占比为10%~30%。" C5 a: m- Y) l" j
g1 S, v% z6 p, t# e8 ]
据美国CDC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5月11日的两周内,KP.2变异株占到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的28%,4月中旬这一比例仅为6%。4 s% {# E: G& R) v' P
" h2 B+ j L: I1 A' d
张教授点评9 T6 z, `4 H0 \0 t0 Q! `5 A: }
# C6 ~' @" \; M& i o
张文宏 教授3 _! O* \& v* h# e( f; U% V% G5 O
& S# s. M/ k6 W, c' n$ U3 Q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
9 d: W( E$ Y) n- n4 x8 K ]& }6 P" Q N/ W8 H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3 `1 K! d" K( B. K9 L; @
4 y1 ~) V5 ~" U5 ~# b. v 新冠病毒处于持续的变异中,但仍很难突破奥密克戎家族。就像流感病毒持续处于变异之中一样,变异是病毒在宿主免疫压力下生存的常态。
4 Y M/ m7 x# `1 r- i, D6 R, ?
0 b5 }8 o) P8 b, N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联合全国79家医院数据,平台监测证实新冠奥密克戎毒株的变异与波动。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初以BA.5.2和BF.7为主,自2023年4月初开始XBB分型逐步增多,2023年7月起,临床样本分型以XBB分型为主,EG.5增长较快,8月上旬新增发现FY.3.1和FL.13.2。世卫组织提到的“需要留意的”变异株(Variants Of Interest,VOI)中XBB.1.16检出较多(包括FU.1),“监视下的”变异株(Variants under monitoring,VUMs)中XBB.1.9.2及其亚型在2023年下半年占比较多,8月下旬检出EG.5.1的子代EG.5.1.1,9月上旬检出EG.5.1.1的子代HK.3,且HK.3在9-12月比例逐渐增加。10月下旬出现HK.3的子代HK.3.1及HK.3.2。2024年1月起出现JN.1,并在1-3月检出均在70%以上,出现JN.1.1及JN.6等分型,截至4月30日,仍以JN.1检出为主。国传中心对地下污水也进行了检测,污水中新冠核酸浓度监测显示, 2024年1月10日前后有一个新冠高峰,随后达到感染高峰平台期,自3月27日开始出现下降趋势,4月中旬至今维持在3×104拷贝/L 水平,5月13日最后一次采样的浓度为2.95×104拷贝/L。并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且该数值与第二、三轮感染高峰的间隔期浓度相似。/ H& x9 W" ~2 c7 K* w4 ]
% b+ C3 Y6 u! m# v
而在此期间,全国的新冠临床疾病负担并未出现大的波动,仍处于正常波动中。
9 b* y' t' Y" Q$ I) V! W2 y) }5 y. `7 l a8 m2 B& K5 h8 M- e U
当前监测数据提示,我国当前流行的新冠病毒仍属奥密克戎JN.1为主,而当前国际流行关注到了JN.1的子代亚型KP.2,截至5月12日,在我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25条KP.2序列。每周报告的本土序列中KP.2占比在0.05%~0.30%之间,仍处于极低水平。后续虽然该亚型仍然会有出现比例增高的可能性,但是如同国际上该亚型虽然从今年3月起检测到,美国CDC监测提示截至5月11日,KP.2占比上升至28.2%,但急诊就诊、住院人数以及死亡人数来看,未见人数趋势的明显上升,因此可以判断KP.2后续的实际临床风险有限。8 L; l) K$ Y" S# a
/ g2 {+ Z, a. u2 k. y+ T0 O
未来我们仍然会强化对新冠以及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监测,出现新病毒亚型将是常态,无需过度担忧。
" N7 M+ {* \3 D7 J& w g: V/ L3 ? ~)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