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发多日之后,南方医科大学仍旧未能就“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处分”一事作出最终完整且清晰的答复。“有一种沉默震耳欲聋”,而南方医科大学在此事件上保持的沉默,则又制造了更多的失望与焦虑。这失望与焦虑之所以会“更多”,是因为这起事件涉及到“高校”与“医学”。在公众朴素的认知里,这二者都占据着相对来说较高的道德高地,令人敬仰,值得尊重。当这二者交织在一起,又直接面对“敬畏生命”这样的底线,自然会得到广泛的关注。& d6 k0 n+ u# |/ F+ K$ y: H
$ D$ t" Y& y: O4 @遗憾的是,在事发多日以后,南方医科大学仍未拿出一份详尽且有说服力的调查结论来。面对滔滔舆情,这所大学选择了沉默。这样的姿态,只能与公众原先保有的对“高校”和“医学”朴素的尊重与“高看一眼”造成落差,这样的沉默,只能制造更多的失望与焦虑。, w- Q' B* |; @3 P- g: r* |
2 a+ j8 D4 u' [4 n# H: z
是此事极其复杂,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才能完成调查?还是此事实在左右为难,“不好回复”?无论怎样,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作为当事方的南方医科大学,都不应以沉默来应对公众关切。更何况,在此过程中,究竟是何人举报,这举报又何以得到如此“斩钉截铁”的回应,都需要得到更详细、更准确的信息反馈。: o8 [9 k! t" C# ^8 i
9 `# ]& R% {+ \9 T
南方医科大学的沉默看似什么也没说,其实又说了很多。这份“淡定”其实是对公众声音的漠视,如果想靠时间的流逝“自然而然”地抹杀掉此事带给社会的冲击,显然不会如愿。因为也许有可能随着每天不断涌现的“热点”,此事件会慢慢“淡”下去,但这沉默,只能让此事件造成的伤口一直都在,随时随地提醒人们,曾经有一所以拯救生命为基本目标的高校,发生过这样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这沉默也在提醒着南方医科大学的主管部门,是不是应该有所作为,早日打破沉默,还事件一个完整且清晰的真相,给公众一个有说服力的交代!
9 o, k! b5 l' i' O6 W+ o, Y1 U# |0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