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民意机构25日对“大法官”人事行使同意权,蓝白以过半席次,二度封杀赖清德提名的7位“大法官”人选,并喊话赖办下次提名前先与在野党协商;对此结果,赖清德表达高度遗憾与忧虑。不过,绿营内部也因对被提名人陈慈阳、詹镇荣有不同看法,最后定调自由投票,近一半绿营民代不挺赖清德提的名单。 赖清德去年8月底提出首波“大法官”人选,虽然白营支持刘静怡,但最终因绿营否决,导致7位“大法官”人选全遭封杀;赖今年3月再提名新人选,包括蔡秋明、苏素娥、萧文生、郑纯惠、林丽莹、陈慈阳、詹镇荣7人,台民意机构25日举行投票。
投票结果,台民意机构负责人韩国瑜裁示司法机构负责人被提名人蔡秋明、副负责人被提名人苏素娥、萧文生、郑纯惠、林丽莹同意票51票,不同意票59票;陈慈阳同意票26票,不同意票82票,无效票2票;詹镇荣同意票26票,不同意票81票,无效票3票,均未获得全体民代过半同意票,依规不同意为“大法官”。 此投票结果显示蓝白达成共识全面封杀,据了解,原本蓝白皆有意要放行1人,但经过双方磋商,有人认为应该等大罢免过后,在野民代仍维持多数,就可“强烈建议”采政党推派、协商方式提出“大法官”人选,最终蓝白皆同意全数封杀。 国民党民代吴宗宪说,党团评断指标是看人选有没有“对执政党说不”的勇气,此次人选相较过去“大法官”更具多元背景,尤其钦佩詹镇荣、萧文生,但询问他们有关政策是否“违宪”时,2人的论述都比较回避。 蓝营民代翁晓玲也喊话,希望赖清德提名第三波名单时,能够更尊重多数民意,必须跟在野沟通协商。 此外,民进党分裂投票虽不影响最终投票结果,仍备受关注。民进党团干事长吴思瑶表示,党团内部有不同意见,所以采取“5+2”投票,5席全数同意,但有部分党团成员认为陈慈阳、詹镇荣的观点有待商榷,“分开投票也代表民进党不是一言堂,可以充分对话”。 据了解,陈慈阳、詹镇荣2人遭封杀,是因为部分主张与绿营不同;如陈在审查会中曾回应蓝营民代,赖清德若以领导人身份主张罢免,他认为不宜。而詹则曾回应国民党民代,陆配被要求限期补缴放弃原籍证明,是侵犯到人权。 对于7名人选全部没过关,赖办发言人郭雅慧昨回应称,赖清德对表决结果表达高度遗憾与忧虑,“大法官”持续缺额多人,造成“宪法”救济空窗,损害人民基本权利。
; S. h* H3 A9 x) a0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