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曝多段未成年人围殴视频,霸凌者叫嚣:我没16岁欢迎报警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82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视频里,八九个同龄人轮流扇耳光、踢腿,被殴打的男孩跪地求饶后,换来的是更密集的拳打脚踢。图/网络视频截图

“报警拿你开刀。”“我没16岁,欢迎你报警。”视频里,八九个同龄人轮流扇耳光、踢腿,被殴打的男孩跪地求饶后,换来的是更密集的拳打脚踢——5分钟62次掌掴、48次脚踹,施暴者边拍边笑,甚至逼被打者喊“妈妈”。

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近日江西万载县真实发生的未成年人霸凌事件。

据大象新闻报道,当警方通报“6名违法行为人因未满16岁不予执行行政拘留”时,网友扒出视频里清晰的施暴者远超9人,还有三段未被通报的同类视频,显示同一伙人正对其他孩子重复同样的暴行。7月25日,江西宜春万载县公安局康乐派出所副所长周道平对记者表示:“在6月26日,就已将违法嫌疑人全部抓捕到位,并对他们做出了行政处罚,目前案件已经结案。”

但这一恶劣的未成年人霸凌事件,仍让人追问,“未满16岁”何时成了霸凌者的“免罚金牌”?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8类重罪承担刑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强调“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这些法律的初衷,本是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避免“一罚了之”。

但在现实中,这却被部分施暴者曲解成“我有年龄护体,打人不用负责”的底气——反正警察来了说“不执行”,家长赔点钱就能了事,甚至能把施暴视频传到网上炫耀“未成年就是能为所欲为”。

这种“年龄特权”的滥用,暴露的是当前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漏洞。

报道中,施暴者能多次纠集多人作案,甚至跨场景、跨对象实施暴力,说明学校、社区的日常监管存在明显盲区;家长作为监护人,显然未履行“教育、管教”义务,否则孩子不会养成“打人不用怕”的扭曲认知。

更值得警惕的是,当霸凌视频被上传网络,施暴者的“观众”可能是更多未成年人。他们看到“打人不被罚”的“爽感”,可能模仿甚至升级暴力。逼被打者喊妈妈”“用树枝抽打”“踹倒后跺脚”等细节,已超出普通打闹范畴,带有明显的侮辱性和虐待倾向。若放任这种行为,只会让更多孩子误以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法律可以“宽容”未成年人,但不能“纵容”恶行。对此,不妨参考“恶意补足年龄”规则——若能证明未成年人主观恶性深、行为恶劣,即使未达刑责年龄,也应通过专门矫治教育、责令家长严加管教等方式,让其承担相应后果。

此外,学校需建立“校园霸凌预警机制”,通过心理老师、班主任观察学生异常行为;社区可联合公安定期排查重点青少年群体;而涉事学生家长必须接受“强制亲职教育”,学会正确管教而非溺爱或放任。

那些在视频里叫嚣“没到16岁欢迎报警”的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但如果现在放任他们的暴力,未来等待他们的,可能是更严厉的法律制裁,或是被暴力反噬的人生。

保护未成年人,从来不是为恶行兜底,而是要在他们滑向深渊前,拉一把、管到位。毕竟,真正的“年龄特权”,应该是社会给予未成年人的包容与引导,而非其恶行的“免罚符”。


6 R' u& Z2 {2 `$ Y8 N/ |# i# v7 H4 n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8-2 07:05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