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v" X5 _; R4 l: q I
* @6 r$ L- K& V- R1 g5 ^原来$ m: N; E2 m. s n/ U
人生是什么?对这样一个似乎有些深奥的问题,人们所给出的答案会因为各自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价值观和对事物的理解和态度而多种多样,层出不穷。
- x& w, u: ~9 A$ u0 \6 I白癜风胶囊$ a" g( Q' S* W* i1 j- S
<一、如何正确看待人生的第一步——接受教育与就业>3 G y9 `4 [+ {
5 j) r0 q* b0 R+ W$ ? q* S 有人说:“人生是一次奇妙的旅行,充满了未知与惊奇。”也有人说: “人生是一杯鸡尾酒,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还有人说:“人生是一个永远都解不开的迷,你永远无法预知下一步,也许在你会踏着金光大道,顺利地走向成功。但也许在你面前的是一条曲折的泥泞小径,荆棘密布。有时,你还会被它戏弄一番:在冥冥之中,它会改变你的行径轨迹,使你走上另一条路,一条并非理想的路。当你觉得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你会失落,会觉得无望,甚至暂时失去自我。因为你以尽你所能,但你仍然失败了,而你已经付出了太多代价但是,当这一切都过去,你不得不接受现实,尽管你认为它很残酷。你的理想终究无力与现实抗衡,只能屈服,重新开始。”然而,有不少的年轻人对“人生是什么”的回答是“没想过”,最令人悲哀的回答是“没想过,也不在乎。因为在乎也没用,何必去想呢?人生就这样:从入学开始,你的大部分时间就被学习、复习和考试占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中学毕业。这还没完,你得牺牲更多的时间——埋头书海、挑夜灯,只希望高考能有好成绩、考进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即便如此,这些愿望也未必能实现。”, t# s9 i. o- O" @
5 \7 u+ z2 k% P3 q 在我看来,诸如此类的的观点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恐怕未必吧。现实固然有残酷的一面,但这绝不表示无望。凡事轻易屈服,逆来顺受,这绝不是面对人生应有的态度。人生的道路为什么不能由自己决定,是什么使人们觉得面对这些由各种社会因素造成的压力时难以说“不”?不是别的,正是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观念。只要愿意,改变这一现状并不困难。有两个发展方向可以让人们又望拥有光明的未来,或至少有更好的生活:第一种,如果你读书的天分,你可以选择“全程在校教育”(小学至大学)然后找一份自己喜欢的,收入不错的工作,享受生活。第二种,如果你没读书的天分,在已获得足够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就别再把时间浪费在那些让你头疼的课本和考试上了。如果你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可以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班,以获得一技之长,找到好工作就不成问题。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在校教育”才是唯一出路,才有可能成功。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况且,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想着如何才能成功,而是“学以致用,享受生活。”而在是两个完全不同,不容混淆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讲,前者很容易做到,只有你懂得如何炒作自己,获得足够的关注。但你并不能以此的到财富,或者所有你需要的,想拥有的东西。这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一个只为他人而活的人,终日生活在虚伪的面具之下,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更不会懂得什么是人生的意义。- U0 a. Q U, ~" Y% s% D
: s% \( W: T p: ]* f4 w0 \5 m8 A
当然,人生的意义存在于多个方面,“如何正确看待人生的第一步”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两点同样重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观”; ~& D: @( |7 `9 b. i1 o a
\$ i) Z; u4 k
<二、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V/ Y" F( ?, {7 X8 Q: ?+ c
7 M( K0 U% N5 S/ X8 w9 k k9 j A
虽然现今社会已是越来越包容,对多数另类的事物及观点都予以接受,然而这并不表示它们都合理,有意义。比如:不少年轻人——90’后总喜欢比“酷”,他们的言行举止、好恶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时尚气息”其中一部分渴望受到关注,常以各种奇特、怪异甚至荒诞的方式达到目的,如,泄露个人隐私或故意出丑等。 “芙蓉姐姐事件”则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其实,导致这种扭曲价值观的因素大致有二:一是“自我安抚心理”由于怕被他人排斥,所以加入其中。其实,这种恐惧源自内在的缺乏,由于精神上缺少支柱,只好通过渲染外在以弥补,希望主流的步伐。二是“借此走红”从此改变人生。他们被称为“迷失的一代”。的确,这种“捷径也许在短时间内会使之获得大量关注,但都是过眼云烟,因为终究无成无就。他们必须明白,靠“盲从”或“哗众取宠”的方式永远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v E. m* }* @9 s# l3 z1 P; }1 M8 ~. C# s" l2 t% e+ H; p
<三、拥有良好的道德观>
5 F: s# g6 S. M
( R& I1 F/ Q/ p3 U 道德观是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对是非的判定没有刚性的标准,它是衡量个人行为规范的标尺,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标准。然而,有很多特质可以视为良好道德的组成部分,比如:诚信、礼让、互助等。
& V% G2 W- x3 r6 V7 m
; ]' g+ p' P0 R) h 但是,由于当今社会的种种因素,在把这些特质付以行动时,我们不得不学会自我保护。比如:见义勇为时:出了车祸,伤者神智不清,理应出手相助,但在无旁人作证时,就要另想办法或求助,以免被误认为是肇事者。
: M/ f1 y( M. f9 ?% B$ i! M8 E# K& }) F% c3 }. V5 @
另外,注意个人行为规范,维护社会公德。勿被他人的不良行为所干扰。如此,便树立起了良好的道德观。% f, k6 H) o, N4 e4 b- X; g( U
. d! x0 w! c: q k# g* C 综上所述,凡是能做到以上要点,即正确看待人生的第一步、正视价值观、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就懂得了人生的意义。
8 x4 \# _$ o: M. ?+ M3 m+ l+ c9 d4 V% }1 d; g6 z
8 e# z% x5 v5 }
( W1 @4 {1 @! b2 H; t: q2 ?, \. Y, ?7 ^5 J& i% X/ V" r-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