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4 L9 z$ u/ g1 R4 S
/ r" Y) K' K+ y+ N
信访办主任上网实名举报,在公众看来近乎一个黑色幽默,值得引起更高层次的关注。
! j6 n# l- |8 u5 ^0 x$ V7 [据报道,日前,一名网友自称是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住建局信访办主任阮某,其在网络上多次实名举报洛南县城管局副局长石某某存在利益输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违法违纪问题。9月19日,洛南县住建局向媒体证实,阮某的确是该局信访办主任,阮某实名举报石某某一事,纪委已经在调查。洛南县纪委表示,已经介入,但有关情况涉及工作秘密不方便透露。
* |; h9 R+ ]: y. e/ V
, z& t# G7 Z% b& {7 [
作为群众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网络举报因为更容易引发外界关注,已然成为公众行使监督权、检举权、控告权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举报内容不免真真假假,某些所谓网络曝光实则更似网络侵权,但网络举报的监督作用不言而喻。在治理网络谣言、打击网络侵权的同时,网络举报的渠道理应进一步畅通,网友公开举报的权利也应进一步得到保障。
2 d# N: s3 i" N- H9 n; u! }' B此番,洛南县住建局信访办主任,为什么要实名举报该县城管局的副局长?具体缘由,暂时不得而知。关键是,这名副局长是否在公厕工程中偷工减料,是否通过做假账等手段侵吞国家财产,又是否存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问题?是信访办主任故意诬告,还是副局长涉嫌贪腐,公众有权知道真相。既然当地纪委已经介入调查,相信一定会给出一个说法。0 `# ?! Z$ B/ o( r+ ~. N4 H3 b6 S
此案特别引人关注的,不是被举报者的问题,而是举报者的身份。一个专门负责信访工作的信访办主任,举报他人涉嫌贪腐问题,不是通过内部信访渠道而是通过外部网络渠道,不是通过正规举报流程而是通过实名视频曝光,着实让人费解。大事小事都捅上网,试图通过网络曝光,把事情闹大,何以信访部门的主管官员是如此思维?
/ b9 m$ T. |/ N x在各种个人纠纷上,通过网络曝光,确实能够引起一些重视,“网络审判”虽褒贬不一,但更容易看到效果。但是,这名信访办主任曝光的不是个人纠纷,而是举报官员贪腐事项,况且自己就是信访办领导,相信可以反映问题的内部渠道很多,怎么也玩起了网络曝光这一招?信访办本身就是负责信访工作的,如果信访办主任也“不信访而信网”,信访部门还能为信访者解决问题吗?2 L6 \: r( O" l# A
据报道,阮某称自己之前曾向纪委举报过,纪委的回复是“反映不实”。阮某认为纪委是在糊弄他,进而发视频到网上实名举报,目的是希望引起更多关注,让纪委能够认真调查。作为信访办主任,他肯定知道诬告他人的后果,自知必须对举报内容负责,对举报失实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既然如此,阮某的坚持举报,可能更容易让人愿意选择相信。3 ]! l& r. P1 ~2 [% G9 P* d" u
纪委此前的“反映不实”回复,在此事引发关注后,会有不同的调查结果吗?如果没有,该给副局长一个清白的,应该给也必须给。相关举报事项越是调查得清楚明白,越是有利于还原事实的真相。反过来,如果调查结果不一样,公众又该如何去理解?4 L, g/ r+ f: J0 {
无论如何,信访办主任上网实名举报,在公众看来近乎一个黑色幽默,值得引起更高层次的关注。如果管信访的信访办主任,举报他人涉嫌贪腐问题,尚且如此费劲,普通网友又该去哪里寻求帮助呢?
% L! Z* Y3 H5 k8 G8 H% _& J- d2 f- ]) F4 b: B# I; e1 f$ T# a'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