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以冲突仍在持续。以色列两名部长接连发表争议言论,称“鼓励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迁移至别国”,受到美国罕见谴责。然而,当事以色列部长很快公开“回击”了美国。$ A8 Q% w9 `3 k" g7 p! Q) s' F
Q7 y" @1 ]& }6 L' F. c“恕我直言,我们不是美国国旗上的另一颗星星。”1月2日,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回应美国。' L" Y9 O/ [! c4 H, t
* }& z4 M0 }0 R$ Y, y这是本-格维尔又一次公开回呛美国,上回也是同样的“狠话”。
本-格维尔 资料图7 |6 K- Z9 f: d# e- u
; d2 T# k9 O3 n8 C' I7 n1 p! \/ n, I- D
以色列两名部长近日发表的言论引发巨大争议。' W1 m8 Y2 f, j5 k
! i. F) D- Q3 a! i: j1 g去年12月30日,以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公开向以媒表示:“我们希望鼓励(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自愿移民,我们需要找到愿意接纳他们的国家。”6 ?7 Y; x& j; M0 O9 x$ n+ D" y
! ?; y; M& e: b- r+ R. r
今年1月1日,以国家安全部部长本-格维尔在会议上声称:“我们不能从加沙地带的任何领土撤军,我不仅不排除犹太人在那里定居的可能性,而且我认为这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 R1 z- C u w, u8 O* L' J8 B+ |( ]0 g* h( O" L; y6 n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利军队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正在带来越来越沉重的伤亡数字。6 A7 ~6 m; P' p( D& \
; r8 p, P$ i; R6 ?, N
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统计的最新数据,冲突已致加沙地带超2.23万人死亡,超5.7万人受伤。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加沙地带的230万巴勒斯坦人中已有190万流离失所。0 D7 H6 Y4 H; Y5 y7 q- y
3 o1 e+ F: ?4 l' c- T, u* j战火难见熄灭迹象,加沙民众的未来牵动全球关注,以色列两名极右翼部长却发表上述赤裸裸的煽动言论,直接点燃了相关方面的愤怒。% Q5 F3 y" S$ y& d
# J' H# r+ R! h5 a) I# i) T2 v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谴责将200多万巴勒斯坦人赶出加沙地带的言论构成了“战争罪”,并表示加沙地带民众“会坚定不移地面对一切驱逐他们离开家园的企图”。
' i1 i( B! V# V' @) j* N9 ?* a" T4 |# L
有报道称,身在卡塔尔的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表示,让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的阴谋不会得逞。+ | \% M1 R+ z; Y+ A
# H& U2 d2 G7 Z* |3 s! \( l
颇为罕见的是,这次美国竟也“谴责”了上述二人。% V5 h( W- n) g
# w9 r) F2 R9 h4 d; P9 f5 k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表示,华盛顿“反对以色列两名部长最近发表的支持将巴勒斯坦人安置到加沙以外地区的言论”,并指出“这种言论是煽动性和不负责任的”。
7 n, y% C& S$ w2 F4 q" S& n! d: r, ?* y9 i& u9 h( v- R: C5 p
米勒还重申了美国“清楚、一贯和明确的”立场,即“加沙现在和未来始终是巴勒斯坦领土,哈马斯未来不再控制该地区,没有恐怖组织能威胁以色列”。
马修·米勒美国国务院的声明称:“以色列政府,包括总理(内塔尼亚胡)一再且一贯地告诉我们,这种言论并不反映以色列政府的政策。他们应该立即停止。”
: U8 u/ ?4 `: g" _* s- [( S
; T% e8 S! T& ^: J% c. c2 x“我们已经明确、一贯和毫不含糊地表示,加沙是巴勒斯坦的土地,并将继续是巴勒斯坦的土地,哈马斯不再控制其未来,没有恐怖组织能够威胁以色列。这是我们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周边地区以及全世界的利益所寻求的未来。”声明称。9 s4 q+ K* t. O. ~3 {: n
% P2 }9 V! z/ _1 _( p* l. @《以色列时报》对此指出,在美国总统拜登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施压,以控制其极右翼盟友的几天后,美国国务院发表了这份堪称“罕见”的声明,点名指责了两名极右翼的以色列部长。
7 h+ i1 j- g. b+ `& e
: h0 |, E: G( k7 G“这份声明突显出美国对内塔尼亚胡政府越来越大的失望。在打击哈马斯的战斗中,拜登政府继续在外交和军事上支持内塔尼亚胡政府,但在战后对加沙的规划和治理问题上,他们的分歧越来越大。”报道称。
3 z4 F2 P" `: Y0 E* _2 \, E1 v" p
不过,美国的谴责很快遭到回击,也进一步暴露了美以分歧。本-格维尔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回应称:“我真的很钦佩美利坚合众国,但恕我直言,我们不是美国国旗上的另一颗星星。”
" L5 z2 y8 ~4 R! R$ Y m9 b. N) ]( R. L0 |1 r5 h
值得注意的是,本-格维尔这句“狠话”早在一年前就曾回给过美国。去年3月,针对拜登批评以色列司法改革,本-格维尔曾写下“他们(美国)需要明白,以色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不是美国国旗上的一颗星星”。: k, n) z" h6 W9 K8 U9 s9 d
* `: n% ^2 B5 V ~+ ]) i& g这次,本-格维尔继续为其言论辩护称,美国是以色列的好朋友,“但首先我们会做对以色列有利的事情”,“数十万加沙人迁移”将允许以色列定居者重返加沙,并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 H5 K/ ?- L9 B" `* X" r: ` Y8 t
' t& z: ]% [ G/ G# z与此同时,在其言论被美国国务院谴责后,以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变本加厉,反而加大力度推销“重新安置加沙巴勒斯坦人”的方案。
1 H' Y. N2 |2 a$ @5 w
0 y% O& @5 a. `. c6 W0 E' j斯莫特里赫声称,“今天超过70%的以色列公众支持”这一“人道主义解决方案”。但《以色列时报》指出,斯莫特里赫并没有提供这一统计数据的来源。
斯莫特里赫 资料图
?1 y8 H% c# @
0 j: f; D8 D6 ?6 T加沙民众陷入严重人道主义危机的当下,在外界来看,以色列政客维护一己之私的言论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只会使以色列在国际舆论上更加被动。& j! z' H+ z$ X3 a) q
# ~+ g1 v1 p# j }9 w$ |5 z
实际上,不止美国,目前法国也下场明确谴责了以两名部长。 f0 K3 Y% [- q1 W; Z8 p: J
3 I4 y; @. ^. ~0 f8 p. V法国外交部3日在一份声明中称,“法国谴责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和国家安全部部长本-格维尔的言论”,“我们呼吁以色列不要发表此类挑衅言论,这是不负责任的言论,并且会加剧紧张局势。”
0 G6 m( R+ H; J- [: P$ T; c
* n/ i# K0 ?4 d- V" O3 j对于两名极右翼部长的出格说法,内塔尼亚胡政府很快发表声明,称这不代表以色列政府的政策。然而,两名现任部长的接连公开声明,很难和政府完全撇清关系。
; d, M$ l. _) p }! Q: s, X6 U C: l% u1 E# M# t
实际上,美媒去年底曾曝光,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内塔尼亚胡本人曾询问拜登“能否向埃及总统施压,以让后者开放边境,接收加沙地带200多万巴勒斯坦人中的一大部分”。得到拜登的回复是“看来是行不通的”。1 Z7 F7 S6 ~( X6 Y) z
2 P W; ]( t$ Y4 ~! v
美媒对此评论称,这突显出在将来以色列完成加沙军事行动后,美以两国在短期和长期内对如何处理加沙问题存在明显分歧。此外,美以领导人在“两国方案”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存在性上的分歧也日益激烈。" T+ J. J2 H) Q% T
8 h& z/ b6 L- y/ f1 ^根据爆料,美以领导人上述对话发生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数天内。自那之后,美国在联合国多次独家反对关于停火止战的决议、向以色列不断提供军火,帮助推进以色列的军事行动。1 ]& t) A. }, D( e5 ^ F {
- I/ m* I( @+ c1 C- {8 u0 m$ G: L
去年12月7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宣称“没有其他任何国家像美国一样努力减轻加沙民众的痛苦”后,曾遭到网友的一致嘲讽。
+ s! J' N, k/ k' |4 Z$ c% V5 H& T* c5 O3 G$ g, a7 E m9 K
如今,美国继续热衷于“口惠”,然而对以色列部长言论进行口头谴责,连盟友以色列都不以为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k% M" p: T K
% b1 g' ~. X7 g5 p" x& z- L8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