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s9 J" O _/ o3 f法新社称,分析人士认为,该事件暴露了“以色列对伊朗安全部门的渗透程度之深”,“这是伊朗情报部门的一次重大失误,尤其是在外国贵宾参加总统就职仪式的背景下”。31日晚,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对暗杀事件的回应是更为严厉的特别行动,旨在让行凶者感到悔恨”。+ d w* {8 o3 j' a( N. Q: q
7 M6 a- e. r$ R* S6 w0 x法新社称,法塔赫派别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是哈尼亚的竞争对手,但他31日表示,暗杀哈尼亚是“懦夫行为和严重升级”。一直斡旋以色列和哈马斯停火的卡塔尔外交部表示,此次暗杀是“令人发指的行为、可耻的罪行”,“暗杀以及以色列持续针对加沙平民的鲁莽行为将导致地区陷入混乱,破坏和平的机会”。报道还称,哈尼亚被暗杀也让其地区盟友团结起来,包括与以色列对峙愈演愈烈的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哈马斯的武装派别卡桑旅表示,哈尼亚之死将其与以色列的战争推向了“新的高度”,这将“给整个地区带来巨大的后果”。 0 y% O5 T( U% `1 E { 5 J; A3 v j# G4 `: Y# N美方的态度耐人寻味。白宫一开始拒绝发表评论,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被问及“美国是否提前被告知暗杀哈尼亚的行动”时,他称“无可奉告”。但奥斯汀说,中东地区爆发更大范围的战争“并非不可避免”,地区紧张局势正在加剧,“如果以色列遭到攻击,我们一定会保卫以色列”。之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接受采访称,美国“不知情、也未参与”对哈尼亚的暗杀。他拒绝预测地区局势发展,称在哈尼亚被杀后,达成加沙战争停火“是当务之急”。德国则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发展为地区冲突,“针锋相对的报复逻辑是错误的道路”。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称无可奉告 视频截图/ X1 x8 [" ~. ^( _1 l
$ X# h# g( K3 t5 O; R
“停火前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渺茫” * L* C2 @ n& z2 A 6 q' Y- e! G' h法新社说,对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来说,哈尼亚被杀是“晴天霹雳”。巴勒斯坦各派31日举行总罢工并在约旦河西岸游行,抗议哈尼亚被杀。以色列民众则担心被哈马斯扣押的以色列人质的命运。居住在海法的阿娜特·诺伊说,哈尼亚之死“是一个错误,因为它威胁到了人质释放协议的可能性”。 8 Y0 Y. i; z) U ( d2 y5 W+ e3 ?4 k俄罗斯副外长波格丹诺夫31日表示,莫斯科认为,哈尼亚之死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政治谋杀,或导致该地区局势进一步升级。7 k2 w/ e' [' o) u H, ^9 V
$ w8 w- U( w# [5 L“停火前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渺茫”,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哈尼亚是一位务实的政治人物,他以与巴勒斯坦各派领导人保持积极关系而闻名。他被暗杀后,哈马斯的强硬派现在更有能力决定议程,很难想象停火谈判会在此时有任何进展。《卫报》称,一般认为,与哈马斯的军事领导人相比,哈尼亚更加务实,也更愿意与以色列进行谈判。“暗杀哈尼亚表面上对以色列来说是极大的士气提升,对不受欢迎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说是一个福音,但这可能成为促使冲突升级的因素。”+ k. O. W% j5 z"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