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君 | 逍遥美学的当代重构与笔墨实践

[复制链接]

130

主题

130

稿子

6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西运城
艺术家简介
未君 | 现任教于河北美术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画山水、花鸟、书法、美学理论等领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兼重彩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理事,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成员。
并兼任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湖南省文史馆研究员、湖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九三学社湖南省书画院副院长等职。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三十余次参加国家级大型画展,在国内举办个人画展11次;出版个人专著、画册、文集20余部。
未君《不知天上宫阙 》127.5×90cm,纸本设色 2024年
未君《鹤舞弄清影 》127.5×90cm,纸本设色 2024年
我从事艺术创作已近三十年,艺术对于我,既是职业更是生命的存在方式。近年来,我逐渐意识到,艺术语言的突破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亟需一种回到观察原点、重构视觉经验的自觉。这种意识一方面来源于我对中国传统绘画中“逍遥”美学的重新理解,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日常生活中与幼小的孩子互动所获得的深刻启示。孩子那种无拘无束的幻想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令我重新思考“看”的方式与“画”的自由之间的关系。
我的绘画情缘,深植于戏剧舞台的流光溢彩与文学世界的浩瀚深邃,以及影视剧中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我自认为我从小是在戏院里看着各地戏剧长大的,这段“看戏”的时间大约从五六岁开始持续至十三四岁。舞台之上,那一举手一投足间的气韵,那曼妙优雅的京剧“兰花指”(后来被我称之为“戏曲出枝”,比如树枝、藤蔓的穿插构图,还有花鸟画中的疏密、虚实,山水画中的高低错落和“三远法”等等,均可以通过“兰花指”的表现形式运用到艺术创作当中),还有那华彩夺目的服饰,那充满生命律动的舞姿,都在我日复一日的细微观察中,悄然孕育、蜕变,最终演化成全新的艺术表达语言。这种观察与转化,本身便是一种精神上的逍遥游——不拘泥于物象本身,而是在其韵律与神采中自由穿梭、体悟,这些都是我后来在进行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节选自未君论文《微观与宏观——逍遥美学的当代重构与笔墨实践》
未君《山海经• 且听青鸾鸣春 》211×97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未君《重返桃源》82.5×54cm,绢本设色 2024年
未君《逍遥游 · 浮生千寻雪》82.5×54cm 绢本设色 2024年
未君《庄周梦蝶》108cm×72cm 绢本设色 2023年
未君《桃源琴声》纸本设色 225cm×105cm 2024年
未君《风生水起 》42×43.5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未君《千里奔赴 》62×43.5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未君《我从远方归来 》62×41.5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未君《源远流长 》180×97cm 纸本设色 2024年
未君《林泉高致 》69.5×48.5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未君《浮生若梦渡沧海》61.5×41.5cm 纸本设色 2025年
艺术的根本使命,不在于再现世界,而在于重建一个可与观者共鸣的精神世界。微观建构意识提供了一条通往另一种新语言的路径:它源于最朴素的观察与最原始的想象,成于最严谨的笔墨锤炼与最开阔的文化视野,最终指向的是中国美学中最高远的理想——逍遥。纵览宇宙洪荒与人类历史长河,我们自身何尝不是存在于更宏大存在的“微观世界”之中?我们如尘埃般渺小,甚至可能是更高级生命眼中无法辨识的微观存在。在浩渺宇宙面前,认识到自身的“微观性”,反而可能获得一种释然的逍遥——知自身之渺小,故能超越个体之局限。
回望艺术长河,那些穿越时空、引发全人类共鸣的巅峰之作,无一不是达到了“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完美统一。这种统一,是形式与内容、技巧与精神、微观与宏观的高度和谐,更是艺术家心灵臻于逍遥之境的终极体现——在广博的宇宙意识与精微的生命感悟之间自由翱翔,在技艺的极致与精神的超越中实现圆融无碍的艺术逍遥游。
笔者相信,当艺术家能够如孩童般观看、如哲人般思考、如匠人般劳作时,艺术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精神的舟楫,载人游于无何有之乡,达成人之所不能达,见人之所未能见。这“广大”与“精微”交融的境界,正是艺术创作所能抵达的最为澄明高远的逍遥圣域。而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不仅创造着作品,更在塑造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实现着从技到艺、从艺到道的升华,最终抵达那个自由、自在、自得的逍遥之境。砥砺前行中,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一定可以把文明带往下一个高峰。
——节选自未君论文《微观与宏观——逍遥美学的当代重构与笔墨实践》
未君《生命的律动 》62×41.5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未君《逍遥游.雪之灵》绢本设色 82.5×54cm 2024年
未君《寻觅桃源》绢本设色 ,71cm ×47cm ,2024年
未君《芸芸众生》82cm×54cm 绢本设色 2024年
未君《踏雪寻梅》82.5×54cm,绢本设色 2024年
未君《桃源秘境》绢本设色 82cm ×54cm 2024年
未君《蝶恋花》67cm×50.52cm,绢本设色 2023年
未君《与鲲同游》,绢本设色,66.5×50cm,2023年
; r. ^8 h' @" o+ W8 z! H/ V! h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9-18 04:47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