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都商报记者 顾爱刚 心理专家:
8 h& e8 q9 g% g* c" e! ]+ f 晒娃应谨慎要保护孩子隐私# n1 g) Z. K6 t* m0 m& |; t
在高级心理咨询师徐亚灵看来,每位晒娃的父母都是对孩子绝对的真爱,但多多少少都有点夸孩子和秀孩子的冲动。
: _. I! n2 p0 F8 [, w" f' h# E3 a* G 徐亚灵认为,晒娃应有所选择,也要悠着点晒。一是要控制频率,谨慎刷屏,顾及他人感受;二是要精选孩子的生活片段,有价值、有创意的再晒出来;三是可以将朋友圈好友分组,只对固定的分组公开晒娃内容。% k! ~/ t) k6 I9 H# X, l+ p
“孩子也有隐私权,不要一味地以为孩子还小,无所谓隐私不隐私。”徐亚灵认为,网上晒娃事实上已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父母应保护孩子的隐私,特别是孩子不愿被他人知晓的事情,而不是只顾自己晒。: \" u4 R) K8 [/ E
此外,徐亚灵还特别提醒,晒娃在无形之中可能暴露家庭经济情况、孩子个人信息等,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安全,晒娃也应该谨慎。# E- j! _& r2 P6 Q" N$ h& F" P
“我妈让人火冒三丈。我不喜欢照相,她就偏逼我去。(给)我拍照,就是让她发朋友圈。”
' a9 C: F; ?% p" l “六一”儿童节,又到了许多家长集中晒娃的日子。不过,乐山10岁女孩小桃(化名)却在日记中吐槽:妈妈逼我拍照,就是为了发朋友圈。有网友评论称,孩子说出了很多小朋友的心声,莫名戳中笑点。昨日,小桃的妈妈于兰回应说,给娃娃多拍照是为了留下更多童年记忆,而在朋友圈晒娃,既是一种分享,也是一种展示,说“炫耀”也无妨。
+ L9 ` g- z3 W/ k4 Y7 u! b 女儿吐槽:
, L2 v& ~4 ~0 C- o* w. @# I 妈妈给我拍照 就为发朋友圈
( W0 ?! t2 o+ l. D/ a0 v 今年10岁的小桃是乐山市区某小学五年级学生。5月29日,周五,学校举办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下午放学后,小桃回家写了一篇图文并茂的日记,在日记里她吐槽了自己的妈妈。
3 H9 @& V0 g R! u 原来,为了给女儿过节,妈妈于兰准备约小桃到乐山嘉州长卷去玩。可小桃不乐意,她在日记里说,“我妈让人火冒三丈。我不喜欢照相,她就偏逼我去。(给)我拍照,就是让她发朋友圈。”9 s7 M' a" ^2 J g' l
谈到不喜欢拍照的原因,小桃说,其实自己并非不喜欢照相,而是妈妈每次都要让她不停摆造型,有时拍张照片要反复好几次,也有点累。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桃觉得在大庭广众之下,反复摆造型拍照,有点做作,感觉不好意思。
. ?- f* n6 }# z$ g) D 在小桃的记忆中,妈妈从小就爱给她拍照片,最近一两年来,妈妈开始使用微信,就拍得更多了,然后发到朋友圈去。面对女儿的“吐槽”日记,妈妈于兰毫不犹豫地发到了微信朋友圈,随后被其他朋友纷纷转发。有朋友评论称,小桃说出了很多小朋友的心声,莫名戳中笑点。也有朋友表示,当妈妈不容易啊,现在很多妈妈都是“晒娃狂魔”,能够理解。* k; |$ j# O, c. }
妈妈回应:
# U* P7 o/ | c! Q, J' P 晒娃,既是分享也是一种展示
' f6 R9 W: P1 M# \6 ?; d. p9 n8 ^ 面对女儿的抗议,于兰表示,抗议无效,胳膊拧不过大腿。昨日上午,小桃还是被妈妈拖着去嘉州长卷看了玩偶。于兰在朋友圈“得意”地写道:“六一快乐,还是被捉去拍PP了”,配图是多张女儿单人照以及母女俩合影。1 \( R. }% g7 D8 E% T1 j7 t
昨日下午,于兰又带小桃一起去书店看书,成都商报记者也一同前往,希望母女俩能够化解“矛盾”。听小桃说“拍照累”,妈妈反问,“你以为我拍起不累哦?一会儿用相机,一会儿用自拍杆。”说到这里,母女俩相视一笑。 ^: I$ \9 Y# m
于兰解释,给娃娃多拍照是为了给孩子留下更多童年记忆,她们那个年代留下的童年照片很少,现在有条件,为何不多拍点,拍好看点的照片。6 _9 o7 ?, H$ ]* Z
至于在朋友圈晒娃,于兰认为,大家都爱自己的娃儿,在朋友圈晒一晒,这既是一种分享,也是一种展示,说“炫耀”也无妨。她介绍,她晒娃的频率还算比较高,但并非没有选择性,晒娃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娃娃的个人作品、和娃娃一起出去旅游的照片、娃娃学习和生活中的心得体会等。
' V4 t+ d! B9 ?0 z; x 被女儿吐槽后,于兰精选了女儿从小到大的九张照片发到朋友圈,“没有我的辛苦拍摄,能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吗?”有朋友调侃说,“开始跟自家孩子较真了,闻到了委屈的味道”。" @+ |' j8 Z1 m" v1 `( b- l3 ~ O
妈妈反思:" e% n- I Z. X
以后和女儿多交流 尊重她的意见
& I! [# G' p# d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沟通后,小桃表示,认可妈妈为她“留下更多童年记忆”的说法,也并不反对妈妈晒朋友圈,这一点,母女俩达成了共识。小桃说,她有时也偷看妈妈的朋友圈对她或她的作品的评论。“如果不是反复摆动作拍,我可以接受。”小桃再次重申。不过,于兰坚持认为,只有多拍,才能拍出好照片。这种坚持也体现在她对女儿的教育上。于兰说,她是全职妈妈,生活重心全部放在娃娃身上,自己一直希望娃娃按她预设的规划路线成长,她甚至都想好了,以后要让女儿读美院、出国留学等等。
7 n7 ?% G7 d" h0 I$ |! Y: v 不过,女儿这次吐槽也让于兰有所思考,女儿渐渐长大了,她也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后会跟女儿多交流。在一番沟通后,于兰松口说,以后拍照她会尽量拍快点、拍好点,再拍一两年,等小桃读初中了,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拍了,到时小桃如果坚持不愿意拍照,就不会再勉强她,尊重她的意见。
+ }: Z) t. z7 h) u2 ?4 |) _ 晒娃, m. L9 K7 Z# p9 l6 G
我们换个角度看看9 o4 C7 x$ a: P# e( U" R
A朋友圈晒娃 你想过娃的隐私吗?
" w" V& A/ ^* U9 V' O" B, N 晒的图难删 子女长大或生尴尬
l2 e6 d5 o% {+ u% d2 H" } 通过微博或朋友圈晒孩子萌照,记录宝宝的成长,已成为不少爸爸妈妈的习惯。但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可能会侵犯孩子隐私。3 y: E3 ~: n* O9 A
香港私隐专员公署日前发布报告,指家长及教师对儿童网上隐私关注不足,有父母经常上载子女生活片段,孩子长大后未必可收回或删除这些被别人上载的资料,建议父母应尊重子女隐私,将照片放上网前想清楚对他们将来的影响。( ]0 l% F$ ?+ h; L" {+ ~
报告显示,一些父母可能会把子女的相片及短片上载至社交媒体网站。这些网上的“踪迹”,由于孩子尚很年幼,无从明白和同意这种做法。将来长大后他们未必可以搜寻、收回或删除这些被别人上载的资料。儿童与父母之间缺乏互相尊重对方的隐私而容易产生摩擦。香港私隐专员公署主管彭碧翠表示,网上资料会永久留存,父母上载子女生活相片如婴儿洗澡照等要衡量后果,“未来子女及其他们的子女再看到这些图片,可能会感到尴尬”,而这些图片或视频也可能会被网上图片库盗取牟利,或被其他人利用作网上欺凌。该公署认为,父母有责任保障孩子的隐私,父母应明白和懂得使用适当工具以保障他们的网上隐私,来限制谁可以看到孩子的资料。
4 a8 t i$ v4 ?8 f! M 建议
$ y' H% s/ [$ C4 s 晒娃前想清楚将来对他们的影响
1 Z$ [" S9 e2 d, C" ]; G5 Y ●父母应尊重子女隐私,在将照片放上网前想清楚对他们将来的影响。
]# h B2 j5 k4 ~ ●教导子女上网的基本安全规则,如要得到父母同意才能上载相片,不能透露个人密码给任何人,包括老师及同学。: T& O$ [, `% ?: X
B朋友圈晒娃 你想过娃的安全吗? 7 |# n3 H! h k5 N! h7 q
相貌名字都晓得 招来“人贩子” 0 s! F' F- p. b3 r# Q2 z* q' K
当父母在网上乐此不疲地分享孩子的生活片段时,殊不知已将孩子的具体信息、行踪和隐私完全暴露,可能招来不法分子,将孩子置于险境。
# t& y2 Z# }9 J( y. t! n 前段时间,福州一位网友发微博称,一网友在微博上晒孩子照片后,竟有陌生男子打印了孩子的照片放在钱包里,冒充孩子的舅舅去幼儿园接孩子。幸亏保安比较机警,问这个“舅舅”孩子的情况,陌生男子前言不搭后语,心虚地走了。. g, B/ u5 o/ j3 `& X
浙江衢州的杨女士也曾虚惊一场。一个陌生女子和她4岁的孙女搭讪,叫得出孙女的名字,说要带她去找妈妈,幸被杨女士及时发现,陌生女子随后走开。事后经记者证实,这位陌生女子是杨女士儿媳妇的朋友,她在网上看了杨女士儿媳妇分享的孩子信息后,知道了孩子的姓名和样子,但她和杨女士并不认识,于是产生了误会。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杨女士儿媳妇仍有些后怕,因为自己常在网上晒女儿的照片,去过哪里等等。随后,她删除了多条跟女儿有关的内容。; K9 H, A* V0 p9 n; k# }. q& I' o
警方提醒,父母在网上晒娃需谨慎,勿随意泄露孩子姓名和学校、自身工作单位、手机号码等私密信息。如果暴露太多行程、小孩信息,也许会吸引不法分子的关注。一旦骗子对孩子进行拐骗,其他市民又难以分辨的话,骗子极有可能得手。
/ ^! P8 W @ ?5 h2 m5 R+ r& F2 C! u 提醒& U2 \) {/ O2 h0 |% r
晒娃别透露姓名学校行程等重要信息
. T# H6 ~: \- m$ J' F) [% B" G ●在网上发布孩子的图片或文字记录时,无意间会泄露孩子的相貌和姓名等,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绑架等。因此,晒孩子照片时,最好不要将孩子姓名、固定行程、就读幼儿园或学校的信息发布在网上。
4 Z3 e4 k; r& S( ^: u# k ●公开的微博图片很容易暴露个人隐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微信朋友圈发图虽然相对隐秘,但仍存在风险,在微信隐私设置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的选项一定要关闭!+ N' d8 M% o& B+ `+ h
综合南方都市报、重庆商报、现代金报
0 z9 a G0 }: l1 x5 t4 z5 n 晒出的孩子照片和文字信息,真的会暴露孩子的信息吗?有媒体曾做过这样一个“你晒我猜”的测试……" [* b# H4 @! P0 o
媒体测试1 e# r& y p, }$ h
3条朋友圈记录 娃娃信息全暴露2 @$ Z, `9 a3 W8 P3 C( l9 g
27岁的小艳(化名)在孩子出生三个月时,就为他开通了微信。现在孩子1岁多了,微信里已有200多条记录,大多是孩子的生活照和成长日志。
& _* o, a: y* b. l 记录1:7月6日,小朋友看洋洋哥哥荡秋千,开心地不停眨着大眼睛。# Z. }! i* ] ^$ A4 I
记录2:11月23日,我最最亲爱的小孩,周岁快乐!
9 I/ L6 b/ N3 B' w7 W+ E2 Y/ ? 记录3:11月28日,为了表达我的爱,我决定将牛牛的名字改为Mark。
# `! l& c' E- y% W) T9 ~$ c# y$ V" u 推断:26岁的网友“最强幻想家”平时酷爱看侦探小说。记者将小艳的3条记录发给他看,不到两分钟,他就分析出了宝宝的基本信息,“宝宝姓刘,小名是牛牛,英文名是Mark,生日是11月23日”,小艳文字的配图还能看出她家所在小区,家长基本上每天都会用同款婴儿车推着宝宝到小区里玩耍。
3 D/ l X- j% }# y$ | z$ v3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