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晚报记者从成都城投集团了解到,连接成安渝高速的主要进出城通道成洛大道的三环路至绕城高速段,于3月30日正式启动“大手术”,作为中心城区“三环十六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中的一条射线快速路,该项目将升级为双向12车道,其中主道8车道、辅道4车道,5.37公里将全程没有红绿灯,预计2017年1月底主体工程完工通车。
9 g* s$ O/ L# ~8 F$ s7 G9 N
8 l, J2 g( w9 ^/ N 三环路至东风渠全程高架 成都大学节点新修下穿
/ T# Y# X, E& v0 y* q' B
1 y' I8 G' X; A- n$ b$ w “近年来,随着区域交通流量的迅猛增长,路面损坏严重,道路使用品质下降。”成都城投集团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成洛大道(三环路至绕城高速)快速路改造工程西起三环路十陵立交,东接绕城高速成安渝立交外侧已改造段,全长5.37公里,总投资约27.8亿元,项目建成后,一条全程无红绿灯的全新快速路将现身城东。该负责人表示,结合沿途交通状况,该项目采用高架桥、地面道路、局部下穿隧道相结合的形式,其中高架桥起于三环路十陵立交,向东跨越东洪路、蜀王大道、十陵下街及东风渠,于东风渠东侧落地,总长约1.9公里,高架为双向8车道,底层道路为双向6车道。; [+ P( d2 \' I! ?' _9 c4 E
; P9 U7 S$ [2 V) \0 S, s3 ~
记者了解到,东风渠至绕城高速收费站段总长约2.35公里,采用双向12车道主辅分隔地面道路,主道双向8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在三环路十陵立交节点,三环路外侧2条既有匝道将改造接入高架桥,并在三环路成洛大道方向新建2条右转匝道,同时在蜀王大道西侧高架桥两侧设置1对上下桥匝道。此外,在成都大学节点,采用双向8车道隧道下穿成都大学正门。目前,三环路至绕城段已打围施工,开始第一阶段的管线迁改,东洪路至蜀王大道出城单向通行。6月1日-12月31日将进行第二阶段的高架桥及隧道施工,其中8月1日-12月31日期间,三环路十陵立交进出城方向断道施工,所有车辆经三环路可绕行灵龙路,其余路段在施工期间均保持双向4车道通行。
! y ^. U# G+ ]7 F& w
, p) g# N, Y. D2 E' n* t 同步建设4.5公里综合管廊 内设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6 R4 d6 m8 M& v7 |9 e8 Z) Y# i
2 ]: i2 Y1 w1 L( \2 I “这是中心城区首条实施综合管廊示范建设的快速路,在进行路面改造的同时,将同步实施综合管廊建设,对沿线地下管线实施集约化管理。”现场施工负责人表示,综合管廊起于三环路十陵立交外侧,止于绕城高速成安渝立交内侧,全长约4.5公里,断面尺寸内径8.1米、外径9米,入廊管线包括燃气、电力、自来水、通讯、垃圾渗滤液管等市政配套管线,总投资约8.6亿元,为减小施工对环境及交通的影响,初步决定采用盾构法施工。为实现通风、逃生等功能,管廊全线设计了24处综合井,内部还将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8 F) o% C3 @; e9 s6 E6 R z( b% v+ F
据悉,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因管道建设引起的重复开挖问题,并对管网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带来极大方便,提升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该项目还引入了“海绵城市”生态理念,也是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根据道路沿线绿地规划情况设置海绵体,打造先进的水源涵养及循环系统,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等作用,通过渗、滞、蓄、排等技术实现“海绵城市”理念,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前,中环路一段长为700米的“海绵人行道示范段”就已经初露雏形,在模拟暴雨雨量的情况下,30秒就能自动除积水。根据市建委今年的安排,将投入7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成都晚报记者 董亮(图由城投集团提供)
3 O3 g# U5 o+ T1 G+ E) n" j2 E4 P, e' a* w5 T( i! n* T!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