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记者通过多渠道证实:湖北恩施咸丰籍女孩娄滔,因医治无效,已于2018年1月4日晚在咸丰老家离开人世。遗憾的是,因其器官不符合捐献条件,其捐赠器官的遗愿未能达成。愿天堂里没有病痛折磨!一路走好,娄滔!
9 O0 n8 m# a% _* } v( ]7 L
$ r0 y2 b0 d! O5 j" u9 b
. J& j( R! w. k, {( B- g
1 g) N9 k. L P+ \【此前报道】- _" ?, B" H- Y" q) ?
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这个北大女博士最后的愿望让人泪目…8 y+ d+ _4 @6 ~5 u, y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得了这个病,活着对我是一种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严地离开,爸爸和妈妈,你们要坚强地、微笑着生活,不要为我难过。; r# F. N4 p1 b$ s6 x5 \) Y
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 G1 f9 Q9 j- q6 @% {, B( r, R- k
最近,这份遗嘱,让无数网友泪目。
3 o6 b' x% O% y4 d5 K- V - j# n% N% ]' r
4 \ Q) Z1 `5 _将器官捐献出来,这是她最后的愿望 这段感人的文字,是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患上“渐冻症”后,清醒时留下的“遗嘱”。 6 |/ o5 K1 ]: a% }
/ W5 D8 x( H! n8 f6 P6 ^3 b2 N娄滔生前照片$ K/ { E8 T7 S0 ?5 t
10月9日清晨7时,娄滔被接到武汉汉阳医院,家属代替她在人体器官捐赠登记表上,签下了名字。8 Z- e5 m4 g4 p+ ^! B: w! V3 W
在和病魔抗争2年后,2017年10月11日,娄滔所就读的北京大学历史学院领导,特地赶到武汉汉阳医院,将一本北京大学“荣誉系友”证书,交到娄滔父亲手中。
) w' h8 ?" z5 {( T目前,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娄滔处于“深度镇静”治疗中。% Y7 O8 o0 I1 z3 [0 Y& u* d- ~+ z' d
武汉协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一许姓负责人称,依据有关器官移植法规,人体器官移植摘除,必须在“脑死亡”和“心死亡”两种状态下才能进行,此外供体器官的指标检查,也有明确健康标准。. U* v9 K+ \3 T# b& ^, c: u7 I; _
他表示,娄滔虽然患有运动神经元病,但其病在大脑神经指挥系统,身体各器官功能仍是正常的。不过,娄滔身体已出现感染,必须在抗感染治疗外,才能捐赠器官。即便如此,依然要在家属的意愿下,在法制的框架下进行。7 _) m; v$ {0 K) K; r
“女儿得了渐冻症后,强烈要求死后将器官捐献出来,这是她最后的愿望。”10月12日,54岁的娄功余和妻子汪艳梅是湖北恩施土家族人。女儿娄滔,是两人唯一的宝贝女儿。
% f7 o/ _1 \& ^' ^6 M在娄滔患病后,很多人都伸出援手。两次爱心筹款100多万元。朋友圈更是展开了捐助的接力。
1 B8 J4 a/ K+ R* v # q5 i& s# C5 s2 I
+ U, k5 S1 [0 f c: q图为娄滔父亲手机中保存的娄滔大学时期的照片,当时的娄滔健康充满活力。
/ N, [: F, j& H% s" \% Q, F她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2 [* {3 Q% A7 \8 c+ v% V对于身边的同龄人来说,娄滔就是父母口中 “别人家的孩子”。
3 T, {9 ^; Y2 `$ D( T/ f. M+ o娄滔系恩施高中2004级5班学生。“能如此醉心于历史,还是深奥难懂的古代埃及史,真是难得”,她的高中班主任兼历史老师刘荣之这样评价她。
5 \8 [0 i5 J2 F( i/ n“她最大的特点是爱笑。”在高中英语老师周道梅看来,娄滔同学性格开朗。8 J ]. P8 X1 D# q+ ?
“只要有事找她帮忙,她基本都没问题。”在同学赵怡心中,娄滔很讲义气,乐于助人。8 i8 o6 o/ H0 O% z7 v7 F* Q
200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P& y: n( \1 S8 ]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英语成绩超棒的娄滔,在媒体新闻中心做志愿者,义务为全世界运动员做翻译,获得好评。) H3 U, D k. \% U* m8 h0 m
本科期间,娄滔的学习成绩始终位列全系前三,2012年以优异的表现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上古史专业。
* g T" f% W1 [' c2 l硕士期间,以世界史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学金,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译作一篇。* m. B) D+ ]2 s
2015年,娄滔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古埃及史专业。
+ [7 Z6 n8 Z/ t8 B. V2 q1 ]她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自从到北京读大学后,除手机、电脑需要父母额外赞助外,每月生活费标准,一直都是1000元,其余全靠奖学金。3 m7 S, t2 j* R/ c2 I
娄滔很善于学习。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别人为论文忙坏了。但娄滔还在寝室看似漫不经心地养花、给同学做美食。最后一个星期,娄滔的洋洋洒洒几万字的论文交上来,被评为优秀论文。( @8 v2 n Q2 H: S5 _
在熟悉人眼中,她永远是那个乐观开朗、聪明好学的美丽女孩。
3 O0 b/ b+ l4 V9 f5 L![]()
7 w) O* b/ \, D; j
. P+ w) g' t& ]$ C2016年,病中的娄滔坚强乐观。
; w* h$ n9 D4 i: T灵魂被囚禁在了身体里 原本,娄滔的人生规划,是毕业后做一名教授——传道授业。
( }+ y# _8 {8 x) B作为父母膝下独生女儿,娄滔憧憬的生活方式是:一定要和父母住一个城市,最好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可以不要天天见面,但要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
1 G% Y- s8 `( i" k( l; l% Y) I) j. ?# Y她的身体一直都很好,在学校跑过万米长跑,还经常游泳。' D& I7 l. v# j$ k
一切来得猝不及防。9 q! ?) p. g; c
据娄功余回忆,2015年8月,娄滔回恩施度暑假,经常说身体浑身没力气,上楼乏力。当时,父母还笑女儿“太娇气”。
5 D' z4 b7 g+ K. \10月份娄滔返校后,一天早晨给妈妈打电话,说一只脚尖踮不起来,不听使唤。经过一系列神经内科检查,2016年1月中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协和医院相继对娄滔的病情作出诊断:疑似运动神经元病。. {" L& C/ b' x; q/ {, e4 [, W
运动神经元病,就是大家熟知的“渐冻人症”。! v2 B: S7 W, ]* z0 W
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病因病理不明。而娄滔所患这种,属于远端发病这种,其发病进程十分迅速。其可怕之处在于,患者大脑意识从头到尾都是清醒的,会慢慢感受到全身不受控制,最后连呼吸肌都无法自主,只有眼睁睁等死。
9 g" I7 w$ X5 o4 j( {也因此,这种病被描述为:灵魂被囚禁在身体里。
: U/ f5 B5 ~% I- m& m1 ~为了不拖累男友,在患病1个多月后,娄滔主动提出和男友分手,并谢绝很多同学的看望。她希望,自己留在大家心目中的是一个健康美好的形象。; k! U& n$ ^& @7 q) v) }) U
2年来,娄滔踏上了漫漫求医之路。. [2 ?+ O; F. K* l4 Z' @
2016年10月,不见好转的娄滔,被转回恩施当地一家医院的神经内科,做保守治疗。她的病情越来越恶化。发展到最后,连吃饭、张嘴都没力气了。2017年元月,因大脑缺氧深度昏迷,娄滔住进了ICU重症监护室,失去了自主呼吸功能,用呼吸机维持生命。9 \: x2 B0 ?7 Q$ X" f% L5 V
尽管如此,娄滔在患病期间,仍坚持“听”完了60多部中外世界名著。患病期间,娄滔经常说,好不容易进入了理想的校园,找准了衷情的学业,不能继续奋斗、有所作为,实在心有不甘。. m; U4 x* @4 F- _8 I- }3 ~% k
据了解,“渐冻症”病人发展后期,整个人都如同面条一样瘫软。面对自己的病情,娄滔曾多次提出,不治了。但父母劝她要继续坚持。5 h) k- O8 r1 Z& \7 x/ @
最终,这个像天使一样的姑娘,选择口述遗嘱,捐献出自己的器官,并要求“将骨灰撒入长江,不给这个社会带来任何负担”。这份遗嘱应该是她留下的最珍贵的“礼物”。' m H+ |4 K/ e' ]9 S2 {
# o- ?; W5 N# E! Z3 V" {
. C& V8 \+ w/ b: V+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