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28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云港一家4口同日死亡!警方通报系服毒自杀 家属求说法遭踢皮球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60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5 10:49: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9月24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朱某乔一夜之间痛失4位家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从体态上看,朱某乔怀疑是中毒了,赶紧报警求助。警方经过调查,断定是因为夫妻二人欠下网贷与赌债,金额巨大,便杀害孩子后,服毒自杀。面对这一说法,朱某乔表示不认可,求说法却遭到了派出所与刑警踢皮球。 5口之家4人同天身亡,警方口头通报与巨额欠债有关 江苏省连云港市三兴村村民朱某乔一家,3世同堂共同居住在自家建造的小楼里,家里5口人虽说没有大富大贵,但是日子也是不错的。幸福的家庭却在2月前的一晚,彻底破碎,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四人同天死亡,5口人只剩下了朱某乔一人。 在看到4位至亲一顺排躺在床上突发身亡,屋内也没有发现可疑的迹象,就是在儿子、儿媳身边看到了疑似胃内呕吐物,不明死因的情况下,朱某乔选择报警求助。警方经过调查,口头的形式向朱某乔传达案件的结果,称是因为朱氏夫妻二人欠下网贷与赌债巨额,无力偿还的情况下,选择了结生命。 2个孩子的死亡,复合窒息而亡,系夫妻二人先杀掉孩子,再服毒自杀。面对这一案件通报,不仅只是口头上念出的,没有任何法律文件。而且描述的不详细,说是欠下了债务,只用巨额来形容,具体是多少?而且,朱某乔回忆,儿子、儿媳生前并没有网络赌博以及欠网贷的情况,真正的死因或许与警方通报大相径庭。

死者遗物手机被收走,拿回时内容缺失,无法查证

除了口头的通报令人质疑,在案发后,警方调查时,将朱某乔的手机以及儿子、儿媳的手机一并收走,这是为了调查案情,可以理解。但是在1个多月后,还没有还回来。朱某乔只好去派出所讨要,跑了很多趟,才拿回手机。朱某乔想要通过通话记录以及转账记录,来确定儿子、儿媳是否真的有欠债的情况,可是,手机里的内容缺失,有些东西不在了,无法查证。 死无对证,重要的遗物又遭到了破坏,一家四口的死因真的成了谜。朱某乔更加质疑,家人的死另有原因。为了了解儿子、儿媳是否欠钱,又是欠了的钱,数额是多少,朱某乔来到派出所咨询情况。

家属求说法,遭遇派出所与刑警踢皮球

朱某乔心中的疑惑,只能找到办案人员才有机会解答。另一方面,得有死亡原因,保险公司才能赔偿,也就是说,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死因。朱某乔来到派出所,询问情况,对方表示,这是归刑警队查的,派出所并不知情。朱某乔来到刑警队,工作人员称他们不接触办案,只负责现场勘查,具体的案件受理,立案,结案都是派出所负责的。往来刑警大队与派出所,双方在踢皮球,不承认具体的办案单位。 案发50天,无法律文件,保险公司未赔偿

最后一次前往刑警大队,工作人员表示,这并不是刑事案件也不是治安案件,无法立案。50天过去了,死因还不明,保险公司尚未赔偿。

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现如今只剩下朱某乔一人,已经案发50天了,没有正式的法律文件说明死因,就像是一块大石堵在了心口。无奈之下,朱某乔求助媒体,有记者曾致电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对方并未接听,情况不明了。


: I2 M4 i8 U7 W+ L8 o& y1 P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稿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沙发
发表于 2020-9-28 08:41: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 |4 h$ ^. y7 z8 S* s在传播网上有人发布污蔑侵犯我个人合法权益肖像权的内容,希望站方看到后回复我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7-19 04:10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