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m! G8 u. M( N. e3 @ “天价”砂石采矿权之所以备受瞩目,主要是超出了社会公众的认知。许多地方随处可见、并不稀缺的砂石资源,动辄数十亿元的成交价,委实令人匪夷所思。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国内多个地方砂石价格“跌跌不休”,而砂石采矿权市场依然高位运行,并时不时放出一个“卫星”,必然会吸引人们的眼球,进而引爆舆论场。 % j2 g# ?' y# D: [6 G 事实上,砂石采矿权之所以屡屡拍出高价,与其自身的赋存状态和拍卖的资源储量有直接关系。众所周知,我国多数地方砂石资源十分丰富,很多地方一座座山都是砂石资源。为了科学高效开发利用砂石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开采“一面墙”和利于矿山闭坑后的土地综合利用,许多地方关小上大,按照砂石资源赋存状况规划设置了一批大的采矿权。因为这些新设立的砂石采矿权门槛高,与煤炭和其他金属、非金属矿山相比资源储量数字大,而权益金又是按立方米或吨计价,所以必然造成总体价格的高企,给人以“天价”之错觉。 5 h& M! g3 t7 ]0 Q4 w% V C) i 其实,如果我们略微对这些被喻为“天价”的砂石采矿权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天价”采矿权平均单价其实并不高。据中国矿业报社记者了解,砂石市场并不看好的河南某地,去年出让的两个建筑用灰岩采矿权,每吨达到6元以上,因为出让的砂石采矿权资源储量小,多在一两亿吨左右,所以总体价格不高,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 F4 P; K2 p9 p
# a' G) \% B) @2 S; G
有需求必有市场。广东因大湾区战略的实施,这几年砂石市场一直在高位运行,拉动了砂石矿业权市场。当前,广东省一些地方为满足砂石市场需求,设立了一些资源量比较大的砂石采矿权,而包括央企的一些国有企业也纷纷看好并抢滩广东市场,提前布局砂石产业,甚至不惜巨资竞拍砂石采矿权,这本是市场经济规律之下正常的企业行为,不应过度反应,也大可不必过度解读。. F) _2 U+ G8 c5 `, ~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砂石进入“稳量时代”,一些前几年大举进军砂石行业的许多央企、国企,已意识到了长江沿线等传统的砂石热点地区将出现局部砂石过剩态势,开始有选择性地竞拍砂石采矿权。中原地区的一些地方,砂石采矿权也随着砂石市场价格的持续下行而有所降温。这将意味着我国的砂石行业已经开始回归理性。 ]0 w! N8 U/ G5 q
(王琼杰 本文原载于9月6日《中国矿业报》1版)2 U, i. z7 k! R6 ^9 q. B. t+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