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宣清乘船在水库里找寻扬子鳄 # `4 E' s/ x& h/ x为何在5月下旬的晚上进行野外调查? . J0 f6 ~( H }' Q / J4 [# ?$ W9 R5月20日,农历四月十三,小满。 % s: }& M; K3 H% ]9 A) R0 x/ J* j# p2 D
晚上八点,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工作人员以及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一行,来到了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周王镇境内的红星水库边,穿上长筒胶靴、拿起手电筒,开启2024年扬子鳄野外种群资源调查活动。8 X! Y0 a' j! B; t6 _! u* V7 J
5 T. s9 R2 M1 n1 N# X调查范围涉及扬子鳄保护区所在的5个县市区,活动在5地同时开展,计划时间为5月20日至25日。4 `$ e, ~& e. I/ C) m
) }- n! k0 m' A- x) q" K& E. e2 D
当晚,在红星片区的野外调查活动分两组进行,一组主要在红星水库水面调查,另一组则调查片区内其他区域的塘口。野外调查工作主要是寻找在野外生存的扬子鳄,并记录相关信息。大皖新闻记者穿上救生衣,跟着管理局自然保护科负责人蒋宣清和巡护员张宏安一起,乘坐一条小船,开始在水库里寻找扬子鳄。# B7 e/ d+ \! X, `
扬子鳄并未被靠近的人惊走 ) {; x5 R2 R; b$ M1 `- m- c 3 p: V4 w6 | G. X7 v选择在5月下旬开展野外调查也有讲究。“再早一点的话,虽然扬子鳄已经结束了冬眠,但早晚温差大,它晚上可能会躲进洞穴里,看不到它。”蒋宣清介绍,到了6、7、8月份,是扬子鳄觅食和繁殖的季节,外出活动多,此后扬子鳄要开始整修洞穴为越冬做准备,而在5月下旬,扬子鳄会走出洞穴,并待在附近,便于开展野外调查。; @# G- `5 g8 b
( j/ c$ z- x; j ~, _7 r" s
夜晚的水库十分吵闹。划船行于水面上,虫鸣、蛙声不绝于耳,两座岛上生活了很多白鹭,或许是被手电惊扰,也不时被惊飞。 2 j6 Q5 j O8 L% I* A 5 e0 k C/ E: M; H时间过得很快,在水库里寻找扬子鳄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个小时。整个水面巡查结束,蒋宣清和张宏安共发现了16条扬子鳄。“去年我在这里找到了30多条。”蒋宣清分析,今年水库里扬子鳄变少的原因可能是水库周边的栖息地环境不断改善,扬子鳄也逐步向外迁移了。 5 L3 w8 j$ {7 l& `; x1 h 3 ?3 i% F! R( D% T- p" F上岸之后,记者所在的一组人又开始到保护区其他塘口里寻找扬子鳄。& w4 t+ P4 `' A! c" O1 k) B5 @ \" B
/ |8 M( Y( _( q3 Z- `这一家4人接力守护野外扬子鳄水库属长江流域青弋江水系,是一座小(二)型水库,其主要功能是防洪、灌溉、野外扬子鳄栖息地,集水面积约3.2平方千米。2003年,安徽省首次放归3条人工繁育扬子鳄的地点就在红星水库。 + s" c z* s6 t3 F7 k ) g. L+ k7 a- T) X9 V2 H j今年62岁的张宏安自小就生活在红星水库旁,今年他从哥哥张宏华的手中接过了巡护员的工作,成为他的家中第四位参与野外扬子鳄保护的人。/ R3 O' S+ G+ Y- e! Y
: D% n; p' I$ _- w; p
“你看,那里也有一条。”在村民戴国华家门口的水塘里,协助进行野外调查的张宏安很快发现了两条扬子鳄,并拍摄照片记录。他告诉记者,作为巡护员,他每天巡护的路程大约有50多公里,要注意是否有破坏保护区环境的情况,平时还会协助管理局开展宣传、野外调查、环境管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