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文明投稿
关闭窗口

简单4步,开始与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对话吧!

1.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们选择添加朋友   2. 使用扫一扫功能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
3. 扫描后出现详细资料选择关注就好了   4. 现在开始与我们的官方微信对话吧!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www.icbw.com.cn) - 传播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2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地沟油”还脏的东西,却被很多老年人当作宝,你家里面有吗?

[复制链接]

7万

主题

7万

稿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85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8 18:40: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正逐渐提升,而老百姓在购买食品时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
) c, x# @' k8 H: j: n4 V, M1 M) Q9 r, R  j& P% n- |# d) ^* J7 r
从前人们购买食物时会优先选择廉价的食品,但如今健康、有机的食品才是人们最先考虑的要素。观念之所以会发生转变,主要还是因为此前出现的种种食品安全问题。3 x6 B" q3 b# `8 T0 }

! L3 {6 Z# k' m. q' v地沟油事件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很多餐馆为了节省成本会选择购买这些从下水道中打捞加工的油脂。+ M, }+ [9 l5 t# g6 |/ r
! d6 P* U8 ~4 k9 C  D0 x
而地沟油的问题则严重危害了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一经报道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让人们提高了对食品安全方面的关注。 如今的“地沟油”已经很难看到,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却依然存在。有报道称如今已经出现了比地沟油还要脏的东西,很多老年人并不了解甚至还将其视作宝贝。
/ R- I. \7 ]0 [
  L) N# G% t/ a# k那么这种食物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分辨这种食物呢?
  e: N$ ~9 {! B( ^4 J& t, W# `4 q2 ^+ J! P' f
一、地沟油引起的饮食担忧
* z# B+ y( D3 |5 Q7 |, ~  d4 b/ `# s8 c# g5 E! _
地沟油事件起源于1998年,当时中国南方都市报首次报道了地沟油问题。2 c* E3 R% q0 g$ ?! n5 B( R

' Y" j/ L& Z$ v! a0 J揭露出了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利益,会在夜间将下水道中漂浮的废油打捞上来,经过加工后用低廉的价格出售给餐馆用于烹饪食物。 由于饭店在烹饪食物的时候往往重油重盐,因此很难尝出油中存在的异常味道。' ?9 n  P) k: t7 X% O& S

3 O9 g( Q1 W% i! u' A) o但是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即便是食用一次也很有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这也让人们对全社会的食品安全产生了极大的担忧情绪。
! U4 ^9 W1 X5 ?
* b, y# ]* n' Z: Z/ d自中国南方都市报报道之后,我国多个城市的媒体都开始陆续报道这一问题,形成了影响巨大的地沟油事件。" a0 q3 Y% P! b3 W) }
5 g5 y. Y! H& u1 m3 [
随着事件愈发严重,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区也相继传出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我国公众在选择食品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在这之后我国便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打击地沟油非法生产和流通,然而想要彻底根除这一问题非常困难。0 F; m* i. }8 h& a4 }3 b

/ i, d+ a) D  l  L1 Y地沟油的检测和识别难度非常大,其背后涉及到的人员和利益网也非常巨大,因此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非常困难。7 g  u1 Q) f% [7 U* m

/ l5 u; |: F1 X. R! ?这次有关地沟油的报道揭开了食品安全领域一直被忽视的一角,引起了国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L& E& `  b, f, C$ G) F( V
5 r6 c3 m: s1 n& j7 `1 V. F/ b
此次事件实际上也推动了我国加强食品安全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并且发布了有关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相关规定,让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这一事件也极大的提高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意识,让人们逐渐开始关注食品的来源和加工的过程,对食品的安全要求也在逐渐提升。
, t/ X0 S5 A: r$ {- a) T. Z; l0 a2 o/ N
这种意识的提高对于推动食品安全法规的改革和加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 E" Q0 v) z# [0 G& u7 E6 l6 p2 T1 u7 ^( {$ i
如今我们能够发现,地沟油问题已经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身边,但是不法分子却“另辟蹊径”,在其他的食品方面进行造假。假蜂蜜就是其中之一。 二、地沟油消失假蜂蜜却出现
4 {$ }0 J9 d. V+ @$ ^7 L
7 |! k% e( E" M9 R# m很多人的印象中蜂蜜是一种极佳的天然养生产品,很多人会在早上习惯喝一杯蜂蜜水来保证健康。- P  H+ ]9 }, V4 \
7 K+ |+ T. g) K+ a  G! @, s1 e
由于蜂蜜中有着多种营养物质,因此被称为“自然的瑰宝”,也正是因为人们对蜂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市面上蜂蜜的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这也就让假蜂蜜诞生奠定了契机。
3 q+ G3 W2 ^- q4 v' ]5 s
. @+ t9 D5 r2 F) v5 p# ]  ~, ?$ T" W所谓的“假蜂蜜”,指的就是用各种添加色素和化学成分来模仿蜂蜜的外观和口感。9 ]9 v& }0 w+ e( C: j5 Z% Y

, @$ Z5 L3 M* v2 d6 w/ g. |这种蜂蜜大多使用的是大米制成浆液,添加色素和化学物质来让外观更像蜂蜜。( z# ^  w0 I: t! r4 D  N. P2 _/ U" u$ P4 G

- M6 W, W0 U- p  _而这种蜂蜜从外观上看起来与普通蜂蜜没有任何差别,但是价格却十分廉价,受到很多老人的欢迎。 但实际上这种蜂蜜生产的卫生条件甚至比地沟油还要恶劣。
7 n' U* L. w! h7 B
5 B3 x2 L6 W7 K( c很多商家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腐坏甚至长毛的米,其中甚至还会添加一些对健康危害巨大的化学制剂,比如重金属、抗生素残留或是能够致癌的物质。若是长期食用的话无异于“服毒自杀”。
7 e5 k' @$ q# u/ y- [
; G# E* `# C5 }* `: j5 s3 N一小部分有良心的商家,或许会使用蔗糖加上各种食品添加剂制作假蜂蜜。- a+ f/ W6 x0 }% [( g$ a0 u

% o& }# c6 Q7 K& U. S这种蜂蜜虽然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是其中的营养成分极低、含糖量极高,因此如果长时间食用这类蜂蜜的话,也会造成肥胖、消化不良以及肠胃方面的问题。 实际上早在2010年我国央视新闻就曾揭露过这些“假蜂蜜”的存在,并且表示这类假蜂蜜恶劣的生产环境以及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 e2 F8 ]; z' b/ Q  H+ T, Q
/ J" U% N8 h/ D* I7 R表示这种“假蜂蜜”的成本每斤不过几元钱,但是却销售到十几元每斤,不仅“坑”了老百姓的钱,更是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
. d$ `/ H. `9 O4 [8 k
; l& `. z+ f7 ]! O4 C而这种假蜂蜜的销售商一般会以“养蜂人”的名义在路边摆摊,随便拿个纸壳写着“纯天然蜂蜜”或是“土蜂蜜”的招牌就在路边公开叫卖。8 H" a# N+ O9 F- y
3 n. O9 @2 b/ Z( \* \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在一些非正规的市场或是网络平台上出售“假蜂蜜”,侵害我们的合法权益。 因此为了避免这些蜂蜜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我们还是要学会应该如何区分这些蜂蜜。9 n+ V& p, a" X0 n! \

+ f" u8 T, D' y三、假蜂蜜到底要如何区分?# t5 q5 `% P* v

4 j$ y: x/ I+ ?6 L8 ?1 ~首先在购买蜂蜜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蜂蜜的外观进行分辨。一般真正的蜂蜜是浓厚、粘稠的胶装液体,光照下非常光亮润泽,若是用筷子进行搅拌的话,也会呈现出光亮透明的颜色。3 q; a+ `9 k9 @  c% [8 F
2 w  i/ O$ {, B% K4 R6 o
而假蜂蜜虽然也是浓厚粘稠的液体,但是外观看起来却呈现出浑浊不清的情况。$ ]; x6 n0 |7 V" V$ s3 E

) V4 ~1 \1 t4 I* y不过还有一些未经处理的蜂蜜,也会呈现出浑浊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使用纸巾进行分辨。% c, z& e$ y5 G# A' [  J1 w5 Q4 C

. Z, I9 I) ~: g我们可以将蜂蜜滴在干净吸水的纸上,若是真蜂蜜会有着较强的凝固性,会一直保持在纸巾上面不会渗透,若是假蜂蜜则会慢慢渗透到纸巾的下面。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式进行分辨。由于蜜蜂采集花蜜的种类不同,因此真正的蜂蜜会伴有淡淡的花香味。
# k* {. e0 {/ U  d
0 ^/ A( N0 ]( v9 u/ Y; k而假蜂蜜因为全都是化学制剂添加制作,因此很难闻到花香味,只有一股非常浓烈的甜味。
0 x6 \5 t( [  s+ f3 z# H
" W8 ^+ K4 y- G0 A在品尝蜂蜜的时候,真假蜂蜜也会有一定的区别。优质的蜂蜜尝起来非常香甜清淡,进入喉咙中后也会有一种轻微的辣喉感,回味悠长。$ c. d8 [$ L+ G  ?

+ [/ x: h7 r* Q3 h但是假蜂蜜在吃进嘴里之后只能够感受到非常重的甜味,并且这种甜味不会在口中留存太久,短短一段时间就会消散。 若是在商超中购买的话我们也可以查看一下蜂蜜产品的标签。一般来讲真蜂蜜的配料表不会写着蔗糖、白糖、果葡萄浆、高果糖浆等成分。
2 g! j) p. l3 F+ \, S' _$ E# b0 I. `
若是发现配料表中标有任何的食品添加剂,我们也都千万不要购买,以免给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6 D: n" \2 v* b/ A4 g! T& q
  r$ u: o5 e4 U$ {/ j/ X/ P实际上除了蜂蜜之外,平日里还有一些食物会出现“假货”。如果遇到这些食物的话我们也一定要加以注意。 四、这些食物也要注意“假货”. S+ I- D6 D$ a* b7 ~/ y

# |0 k( w! w8 N7 p1 w( e第一类经常遇到的“假货”就是果汁。现如今很多饮料都会打着“果汁”的名义进行出售,因此我们在购买果汁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阅读标签。
8 f* ~" c9 K1 ]& S6 k2 Q( T" \" w* O: H/ O3 B% q3 ]( G4 k' ~
如果标签上没有果汁原浆而是存在各种食品添加剂的话,这类果汁还是不要购买。9 A/ _% u6 F) w* n! y' ~7 o& d8 O
& j3 E" @: ]8 a1 u% p
第二类“假货”就是烹饪时所使用的干燥香料。干燥香料的原材料成本低廉,因此造假者便通过添加一些填充物或是玉米、胡椒甚至是野草等物质进行产假。
' }$ s# A# I+ S" y8 f
% W$ U0 ^6 [( y  B$ P3 H因此我们在购买干燥香料时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和商家,尽可能不要购买路边摊售卖的香料。 第三类容易造假的“假货”就是咖啡。磨碎的咖啡中很有可能会添加一些比较便宜的物质,比如小树枝、烘干后的玉米、磨碎的大麦等物质。/ X& U; V% ]& w5 s" E
( G* ?- N3 h. l+ l9 T
尤其是那些速溶咖啡粉中更是有可能会加入苦菊根、谷物和焦糖等物质混淆咖啡的口感。+ v" r1 K, _0 V
0 z# ?, \, }: ]& j: X  v
第四类容易被“造假”的食物就是特级初榨橄榄油。实际上很多倍标记为“特级初榨橄榄油”的产品都有可能是假的,很有可能使用的是廉价的花生油和大豆油进行稀释。* _0 K6 O* {  o. w

8 ]; N7 i: G- G因此我们在选择这种食用油的时候也一定要选择大品牌,并且注意观察配料成分。 “假蜂蜜”的情况已经在我国很多地区发生,其销售渠道包括地摊、小超市以及网络等多种途径。
( |3 z7 x+ Z( ?, D$ |6 f8 T) \/ {6 ~4 b' V
而这种蜂蜜对健康所造成的危害,甚至比“地沟油”还要严重。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分辨这种食物,尤其是要注意家中老人是否有购买这种商品。
; G7 O4 m8 e' c* B
  I5 m5 |* \2 q如今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非常重视,但即便如此也会有“漏网之鱼”存在与社会上。
* F2 g6 A' x0 ]* u1 X( _; \& Q
  S( U( L/ `$ ~& T+ f# s) v1 c! c1 ]因此我们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商超,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廉价的食品。这些食品非但没有任何营养,反而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得不偿失。  A2 k3 V9 \( N5 R+ Z  ?' R' L8 b

; o) s3 q; X9 U& A5 S2 _& a8 t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平日里经常会遇到的“假食品”呢?你又是如何分辨他们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内留下您宝贵的观点。: C- h' @' {" A! y

9 i$ Q2 X# \! \, w4 K2 a) R
新浪微博 QQ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 传播网-传播网门户网站 ( 蜀ICP备19023435号 )  

GMT+8, 2025-8-5 13:05

Powered by WW.ICBW.COM.CNtechnical support:传播网

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23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