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彭博社12日消息,中美金融工作组将于8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会议,这也是该工作组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第五次召开会议。美国财政部发言人表示,本次会议将重点讨论宏观经济、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以及资本市场问题等议题。. C/ W. Z, v9 J9 e' q$ r) w. ]
2 \1 l! U" L$ D2 g
中美双方2023年9月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其中,“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
+ a& G# s9 p; B! z$ w3 `1 V
" b6 q8 h, i4 c" Y9 o 据《纽约时报》报道,此次美国代表团由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金融事务的助理财长布伦特·奈曼带队,成员包括美联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员。预计他们将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其他中国高级官员会面。
1 O( _9 ?& f3 [! u) P# }. _5 o+ w2 i7 {9 ]
奈曼在启程前表示,他们打算在这次金融工作组会议上讨论金融稳定问题,与跨境数据、贷款和支付有关的议题,以及出现金融压力时,双方可以采取哪些改善沟通的具体措施等。2 P! ~# H- A1 A" w" q5 e
$ l: Q. q/ V; l! X% H9 F# V
彭博社透露,本周会议的议题还包括与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安排。报道称,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央行和其他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国家达成了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美联储也有一些货币互换安排,但没有与中国签订。
4 D) X2 l; t6 {, ^& E* ~- R+ U6 L# ?# p' `" o/ ]+ \5 C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廖淑萍1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央行之间建立货币互换安排,主要是为了在危机期间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责,防止出现流动性风险。
2 h0 ?0 c+ }' h4 b- R' c- a [& U. q
- `1 x1 l2 A O& }, ` 《环球时报》记者关注到,不少外媒在报道本次会议时,强调中美当前面临分歧与贸易紧张关系。《纽约时报》称,尽管中美之间的沟通在过去一年中有所改善,但由于在产业政策和中国主导绿色能源技术领域方面的分歧,两国经济关系仍然紧张。今年5月,拜登政府开始对一系列中国进口产品征收新关税,包括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等。美国还以所谓威胁国家安全之名,限制本国对中国某些行业的投资。. S' }" W+ t% P5 d
$ f, u1 t- y p% f6 d 同时,外媒认为,即将举行的中美金融工作组第五次会议是两国加强沟通的努力之一。《纽约时报》称,中美的金融监管者今年一直在进行金融冲击演习,以便在发生可能影响国际银行或保险系统稳定的危机,如网络攻击或气候灾难等时,双方能够协调应对措施。- w1 w% H" R/ T# [6 n/ ?
9 s: P8 G2 q9 ]" e. J" S7 c
美媒称,美国高级官员本周访问中国,是在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寻求保持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稳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梁怀新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美金融工作组会议是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所组织的具体工作机制,至今已组织了4次。即将举行的第五次会议可能讨论的金融稳定话题引发关注,背后主要原因在于,在现阶段全球经济发展整体形势相对疲软的背景下,确保全球金融稳定对于维持各方利益均十分关键。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近期美国一方面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在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发难;另一方面则酝酿大幅度降息,这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严重波动。2 h5 p% ] L* D4 Y: G8 x$ p
2 J1 c+ H$ |: j( J 梁怀新说,美方提到,将探讨出现金融压力时可以采取的改善沟通具体措施,这一点十分关键,但从根本上取决于美方的态度。“如果美方有意愿,完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接纳中国,为全球金融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克服美国独治架构下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性缺失的重要解决路径。”# E+ }% p( a1 h3 h2 O* k9 \
$ Z1 I. u) w) m, ?
|
|